

回鍋肉、麻婆豆腐、紅燒肉……川渝人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盤用豆瓣醬做的菜。尤其是在重慶人的廚房裏,或許沒有很多調料,但一定有一罐豆瓣醬。 近日,記者走進重慶岩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岩泉食品),了解這家成立了30餘年,集種植、生產、深加工、銷售為一體,以生產辣椒豆瓣醬、蘸料、燒烤料、花椒等多種調味品而出名的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 精心釀製每一罐豆瓣醬
川菜是典型的辣味菜係,善用辣椒,而豆瓣醬又有“川菜之魂”的美譽。近年來,隨著川菜的火熱,豆瓣醬也越來越被各地食客所接受。 從品牌創立開始,岩泉食品便精益求精,堅持傳統工藝。他家的紅油豆瓣醬以蠶豆為主料,加工去皮脫殼成瓣後,通過科學製粬,再經過3—6個月的成熟期,天然釀造製成。具有色澤鮮亮,醬香味醇厚,入口細嫩化渣的特點。 “從原料預處理,到貯存罐裝,簡簡單單的一罐豆瓣醬至少需要經曆7道流程。”岩泉食品總經理周良洪告訴記者,通過露曬發酵,每24小時翻曬一次,微生物菌群可以在自然環境中充分發酵,從而更加醇香。 曬場裏,紅色的豆瓣醬槽整齊排列。經曆日曬夜露,香濃的醬味讓人還未靠近,便已沉醉。 篩選優質原材料,精心調製比例,精準把握晾曬時間……精益求精下,一罐罐醇香的紅油豆瓣醬誘人至極。 “豆瓣醬可以根據顏色深淺來判斷它的等級,以此來選擇做什麼樣的菜。一般來說深紅褐色的豆瓣醬,醬香味濃鬱,適合做燒菜。淺紅褐色的豆瓣醬,略油潤,有光澤,適合做炒菜,比如回鍋肉。而紅色的豆瓣醬,入口鮮辣,瓣粒脆,化渣,適合做火鍋。”周良洪說,針對不同的菜品,他們也分類定製了不同的豆瓣醬,以此滿足大眾的選擇。 正是基於周良洪與其團隊的細致鑽研,食客才能在他家的一勺豆瓣醬中嚐到蠶豆、鹽、辣椒等各種味道。雖有各種味,但歸根結底,是時間的味道,風土的味道。 搭乘電商快車遠銷國外 多年來,岩泉食品生產的豆瓣醬不僅廣受市場好評,其生產的蘸料、燒烤料、花椒等多種調味品也備受食客們的喜愛。 “目前,我們通過社區團購、淘寶、拚多多、抖音、快手、美團等平台進行線上銷售。雖然單價不高,但是電商平台一年也能有一千多萬的銷售額。”周良洪說。 “蘸料和燒烤料是年輕人複購率最高的產品。依照他們的話來說就是‘蘸料搭配萬物’。無論是減肥吃白水煮菜的人,還是不會燒菜的‘小白’,搭配上我們的蘸料,都會讓平平無奇的一道菜,更合食客心意。這就是年輕人選擇此類產品的原因。”周良洪說。 基於此,周良洪組建了專業的電商團隊,針對年輕人市場進行了一係列的策劃與推廣。 “去不到淄博,也能吃到好吃的燒烤。一包不到兩塊錢,卻能烤出4斤肉。”“不用出門就能吃到好吃的烤魚。一條魚撒上我們的調料,送進空氣炸鍋,8分鍾以後,你就能嚐到在美食店裏才能吃到的味道。”…… 策劃有創意,文案言簡意賅卻能反映產品特點,短視頻製作用心,產品本身具有獨特風味。優勢疊加,讓岩泉食品的產品走進了年輕人的市場,成為了大家品嚐後的再次選擇。 據了解,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目前岩泉食品的產品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走出了國門,進入了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的超市。 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振興 作為重慶市農產品加工業示範企業,岩泉食品一頭連著基地和農戶,一頭連著市場。在關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不忘帶動鄉村產業振興。 “花椒是我們產品中不可缺少的一味調料,因此企業也在思考如何發展花椒產業。”周洪亮介紹,目前企業在田家鎮佛鎮村流轉了近2000畝土地種植花椒,探索“農戶+村集體+公司”的模式,從而助力鄉村振興。 “企業來我們這裏發展花椒產業,村民們都特別歡迎。花椒采收期,一天就能帶動400-500人就業,全年能帶動附近村民增收近90萬元。”佛鎮村黨支部書記唐良平說,不僅如此,年底企業給村集體的分紅,還能讓大家再添一筆收入。 談及未來,周良洪告訴記者,他們正在研製新的產品,將與農戶們更加緊密地結合,既利當前,更利長遠,爭取獲得“雙贏”。 “我們潼南的蘿卜全國有名,吃起來肉質緊密、脆嫩、微甜、無苦味,產業發展的基礎還特別好。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這獨特的優勢,加強與農戶的合作,將蘿卜幹、蘿卜皮、蘿卜纓等製作成醃製產品,讓蘿卜的全身都變成寶,既解決農戶蘿卜纓無處堆埋、蘿卜產量過大銷路遇冷的問題,還能生產特色產品,提高企業競爭力。”周良洪說。 開發新產品、借助線上平台、帶動村集體產業。當下,岩泉食品正緊跟時代的潮流,在創新中不斷前進,在走好強村富民新路子上作出努力,在企業不斷壯大的同時,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全媒體記者 鄧瑜欣 唐苠涵)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