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 關羽)近日,重慶特色消費品平台製作的《這豐物很中國》潼南特輯上線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資訊、網易等網絡平台,開啟了一場“家鄉本味的溯源之旅”,以“豐物體驗官”的獨特視角,通過接地氣的Vlog方式探索了潼南鄉村振興人文故事和“兩碗菜籽一碗油”的產業故事。 視頻作品中,“豐物體驗官”踏上了尋找重慶豐物的旅程。除卻重慶美食的麻與辣,特別注意了其中濃鬱的“香”,而這“香”的背後就是這次的豐物——菜籽油。 在崇龕鎮油菜基地,順著體驗官的鏡頭,可以看到一片片綠油油的油菜長勢喜人,村民正忙著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確保油菜豐產豐收。 “現在油菜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好,返鄉發展油菜種植的人越來越多了。”畫麵中,向導向體驗官介紹道,“今年大麵積種植了含油量更高的慶油8號等雙低三高油菜品種,出油率達51.54%,實現了兩碗菜籽一碗油的目標,種植戶對明年豐收信心十足。” 菜花黃,菜籽香。在重慶紅蜻蜓菜籽壓榨車間,一粒粒飽滿黑亮的菜籽進入自動化生產線,清亮的菜籽油隨著機器的轉動緩緩流出,隔著屏幕,菜油的醇香陣陣飄來。“公司目前年油菜籽壓榨能力3.6萬噸,年產濃香小榨菜籽油1.2萬噸,帶動3.5萬戶油菜種植戶增收。”該公司負責人張西文介紹,除生產線工藝精心設計,傳承古法壓榨的同時,公司充分發揮潼南菜籽原料優勢,實現高品質糧油的產業化生產,借助重慶特色消費品平台擴大銷售渠道,讓更多在外打拚的遊子也能品嚐到家鄉的味道。 這部短片以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表現形式,向觀眾展示了潼南鄉村與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不僅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也實現了社會價值的顯著提升。 據悉,為更好地將“重慶產”的地道風味送到消費者餐桌上,由國資委指導,翼支付建立的重慶特色消費品平台於今年10月上線。該平台是雲端一體生態開放體係,有效連接平台用戶及商家,形成用戶服務保障體係、數字化運營能力、商家運營管理及成長體係等功能。接下來,平台還將與市內多個區縣經信部門進行合作,建設線上特色區縣館,吸引更多消費品品牌入駐,整合“企業+平台”聯合運營推廣,實現促銷增收。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