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中國提出“雙碳”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雙碳”戰略的指引下,近年來,可再生能源實現突破式發展,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其中尤以光伏發電增長勢頭迅猛,成為了實現“雙碳”戰略的重要布局。 所謂光伏發電技術,通俗易懂地說就是太陽能發電,是利用太陽能輻射直接轉變成電能的新型清潔能源。位於潼南高新區(南區)的重慶聚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新材料)就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光伏組件、光伏並離網發電係統,並承擔項目設計安裝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成為川渝地區光伏與儲能綜合應用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艱苦創業 敢於第一個“吃螃蟹”
在普通外行人看來,重慶的地理條件和天氣對光伏產業並不友好,聚光新材料為何選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 近日,記者來到該公司一探究竟。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爬上3層轉角台階,位於廠房屋頂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係統便映入眼簾。一片片銀灰色的光伏麵板在鋼架的支撐下,與平頂屋麵呈銳角擺放,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據介紹,聚光新材料廠區共有4棟大樓,屋頂已經全部鋪滿光伏麵板,裝機容量為500千瓦,經過4年的測試,得出潼南全年真實光照時間在900到1050小時之間,經濟效益和環境收益俱佳。 “對於霧都重慶的光照條件,幾年前網上數據為全年700小時左右,比起光伏發展成熟的沿海地區,這個數據確實給了我們一點壓力。”聚光新材料董事長羅浩告訴記者,既然重慶地區光照不如其他地區,他就從原材料上下功夫,降低發電成本,光伏每瓦成本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並於2017年在此建成了重慶第一座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測試全年光照真實數據,結果顯示效果良好。 於是,羅浩帶著團隊“撲下身子”踏實幹,“甩開膀子”大膽幹,“擼起袖子”帶頭幹,取得了明顯成效,成為川渝地區最早的集光伏和儲能產品生產、設計、施工、運維服務為一體的新能源企業,先後被評為“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中心”“潼南區先進知名企業”、數字化車間,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精特新掛牌企業、上市企業苗子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抓住機遇 推動綠色產業發展 “這個項目投用後,年平均發電量147.9萬千瓦時,年降碳1419.9噸,既滿足了學校的用電需求,減少了用電成本,又能培養學生的節能環保意識,建設環保節約型校園,助力綠色低碳理念融入教育體係。”看著布滿光伏麵板的教學樓樓頂,潼南實驗中學相關負責人滿臉期待。 他所說的項目正是由聚光新材料投資建設的全市裝機容量最大的公共機構屋麵光伏項目——潼南實驗中學建築綠色化改造示範項目,總投資686萬元,綠色化改造建築麵積9.39萬平方米,屋麵光伏發電係統總裝機容量1.6兆瓦,目前已完成竣工驗收,即將投入使用。 “該項目采用‘自發自用,餘電上網’模式並網,所發電量優先供應學校使用,剩餘電量則接入電網,由供電部門按指導價購買,實現經濟效益和綠色發展雙贏。”羅浩介紹,像這樣的分布式光伏能源,潼南還有西南國際燈飾城光伏發電項目、農村彩鋼棚整改項目等企業、公共機構和住房屋頂。 據介紹,2021年,我區被列為全國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抓住這一重要發展機遇,聚光新材料立足企業稟賦,加大了對光伏能源項目的布局,推動潼南綠色低碳發展,同時,不斷向周邊區縣、四川等地擴展市場,目前該公司參與建設的工商業分布式電站有150兆瓦,年發電約1.2億度,其中,公司自持電站50兆瓦,年發電量4500萬度。 爭做先鋒 打造高質量光伏企業
乘著“雙碳”戰略的春風,聚光新材料以“降低碳排放,實現環境與產業共贏”為企業宗旨,一路向前。 目前公司共有員工200餘人,其中研發團隊有專業研發人員22人,專業技能紮實,研發生產經驗豐富;生產團隊有10年以上行業生產、管理經驗人員20名,自動化設備操作技工50名,質量人員10人。 充分發揮團隊優勢,該公司自主研發了太陽能電池板、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係統、分布式光伏發電係統、一體化光儲充電站、光伏儲能電站、光伏並網儲能應急電源、光伏離網供電電源、太陽能汙水處理站、太陽能公交站等產品並廣泛運用,經濟與節能效益顯著。同時還實現了太陽能電池板、鋰電池、燈杆、外殼、燈頭、控製器係統等自主生產,是西南、西北地區唯一一家全產業鏈生產的企業。 當記者問到公司下一步發展思路時,羅浩坦言,市場向好,行業向“卷”是目前光伏行業的現狀,“行業競爭加劇,產業過度擴張,光伏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但我們早已把發展方向對準了光伏儲能,走差異化路線。”他表示,下一步,公司將加大研發和生產投入,打造高質量的光伏一體化企業,在潼南建設更多的光伏儲能電站,讓企業實現節能減排,節省用電成本,力爭在未來兩年,實現光儲投資5億元,實現自持電站200兆瓦,年發電產值1.5億元,稅收3000萬元。 記者了解到,除了聚光新材料董事長,羅浩還有“多重身份”,是我區青年創新創業促進會、青年商會、籃球協會會長,“未來,我將在做好自身企業的前提下,整合潼南資源,為更多創新創業青年及青年企業家提供更多服務,做好青創、青商和籃協工作。”羅浩說。(全媒體記者 彭春 劉文靜)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