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重慶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專場活動——中國·潼南檸檬產業發展論壇暨檸檬產業人才交流論壇在區委黨校學術報告廳舉行。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刁新育、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專家教授賈雲峰、浙江工業大學教授汪釗、中國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所長王雪峰、重慶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勇、中民創聯(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湖北京堰電商有限公司CEO王善吉圍繞做好生態“土特產”文章、檸檬種苗基因工程、檸檬品牌無界營銷等紛紛發言,分析檸檬產業形勢,分享檸檬產業發展的前沿研究成果,並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委、市人力社保局、各省市和檸檬產區相關負責人以及100餘家知名企業參加。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專家、教授 賈雲峰 從“跨界發展”到“無界傳播”塑造“潼南檸檬”國際化符號 “本次活動體現了三個‘度’。一是有高度,邀請了全國各地的領導、專家,乃至國際友人共同參與。二是有深度,讓大家感受到了潼南農業產業化的深度發展。三是有溫度,檸檬是幸福健康的美好象征,也是生命力和活力的象征,它也代表了潼南未來發展的方向。”賈雲峰說。 賈雲峰認為,檸檬具有很好的文化意義、曆史價值和世界地位,潼南檸檬在未來可以朝三個方向不斷發展:一是將產品做成產業。從單一的產品開發做到全產業鏈發展,尤其是要開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堅持走精深加工的道路,布局海外走向國際市場。二是要從“跨界發展”做到“無界傳播”。將檸檬與電視、電影、繪畫等形式進行有機融合,做“話題的生產者,品牌的製造商”,產生重疊效應。同時,針對青年人市場進行係列謀劃,將產品做到“新奇樂”,搶占年輕消費者市場。三是要從國內走向國際。檸檬(Lemon)本身便是世界化的語言。潼南應當引進更多國際化的符號、人物、組織、資源,將檸檬與中國文化元素相結合,找到檸檬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使“潼南檸檬”成為國際化符號。讓潼南檸檬走向世界,也讓世界走進潼南。 
中國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所長 王雪峰 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 讓檸檬產業由大變強 實現跨越式發展 王雪峰教授圍繞柑橘產業現狀、柑橘所研發進展、產業發展建議三個方麵進行發言。他認為,柑橘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助推器,產業“由小變大”的使命已完成,“由大變強”之路任重道遠。 王雪峰說,潼南這塊區域特別適合檸檬產業發展,潼南檸檬與美國加州、意大利西西裏島的檸檬產地處於同一緯度,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目前潼南檸檬整體發展趨勢向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平台體係。正在形成聚集效益。潼南已經建成的檸檬脫毒種苗繁育中心,可以從源頭保證檸檬幼苗不受母本病毒感染,為潼南檸檬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他建議,潼南檸檬應當合理布局,做到適度規模化、良種無毒化,通過推廣黃脈病等病蟲防控知識、使用專用肥進行營養管理、優化果樹種植密度和高度,從而提升潼南檸檬品質。未來,希望潼南能夠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揮潼南獨特的區位優勢,與國內的優秀企業進行合作,打通“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鏈,實現強強聯合、合作共贏,攜手實現跨越式發展。 
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教授 汪釗 厚植研發實力 探索未知功能 打造世界檸檬品牌 汪釗說,潼南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城市,人傑地靈,山清水秀,農業發展得特別好,尤其是檸檬產業讓他印象深刻。 “潼南有中國農業農村部柑橘類精深加工重點實驗室,這是一個專門從事柑橘類水果精深加工技術研究與開發的重點實驗室。同時還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研究團隊,致力於柑橘類水果的采後處理、果汁加工、果皮利用、質量控製等方麵的研究。潼南的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研發了上百個產品,成果技術轉化能力強,其檸檬六分離技術在國內乃至國際都處於領先水平。”汪釗說。 汪釗介紹道,檸檬全身都是寶,深加工後的檸檬附加值能夠增加十餘倍。目前,他們團隊正在進行“高功效、高附加值檸檬產品深加工”“檸檬皮渣再利用提取檸檬果膠”“新鮮檸檬片非加熱無添加保鮮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項目研究,將重點解決檸檬加工過程中產生苦澀味道、有效成分損失等技術難題。建議企業能夠與高校、研究機構開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合作,整合所有資源、厚植研發實力、打造品牌效應,在現有基礎上不斷開發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探索檸檬的未知功能,使檸檬產品進入千家萬戶,更好將潼南檸檬打造為中國檸檬第一品牌、世界品牌。 
重慶物流集團副總經理 劉 勇 加強國際物流通道統籌協同 促進潼南檸檬產業國際化發展 “潼南檸檬占全國出口42%,具有出口量大、產品多樣化、市場多區位的特點,相信今後加強交流合作和優勢互補,一定能共同促進潼南檸檬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劉勇說。 劉勇介紹,多年來,重慶物流集團爭做國家戰略的承擔者、國際國內供應鏈的組織者、綜合物流的提供者、物流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數字物流的引領者,聚焦國際物流通道建設、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建設、物流降本增效、渝西地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不斷突破國際物流新技術、新科技的壁壘,為重慶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劉勇表示,重慶物流集團將針對潼南檸檬的特點,借助集團暢通的國內國際物流通道網絡、齊備的“鐵公水”物流基礎設施、豐富的冷鏈及定製化物流經驗,為檸檬產業提供高效低成本、供應穩定、多樣化定製化的供應鏈服務,助力產業國際化發展。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副司長 刁新育 做好土特產文章 打造全產業鏈 推進檸檬產業高質量發展 刁新育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重要論述、我國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效、推動潼南檸檬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和建議三個方麵,解析了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目標方向、政策舉措和現實路徑。 “近年來,潼南區堅持大產業、大加工、大科技、大品牌的發展思路,加快推動檸檬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檸檬全產業鏈產值已經突破60億元,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富民產業、優勢特色產業。”刁新育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和市場導向,突出抓好四個關鍵,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刁新育建議,要突出“特”字,盯住區域的特色、產業的特色、時代的特色,在產品屬性、品牌形象、功能價值、營銷方式等方麵尋求優勢,細分領域、差異定位、錯位發展,把特色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要突出“品”字,選育優良的品種,提升產品的品質,打造一流的品牌,把質量和信譽凝聚在產品之中,打造享譽全球的品牌。要突出“文”字,把握鄉村特色產業的靈魂,深度挖掘文化傳統、價值內涵,打造有故事、有文化、有內涵的鄉村產業和產品。要突出“綠”字,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形成綠色發展新模式,使綠色成為農特產品金字招牌,讓產品既產得優,又賣得出、賣得好。 
中民創聯(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善吉 加強農業創新 打造潼南檸檬特色農業旅遊 “潼南旅遊資源豐富,若把農業資源和文化資源有機結合,可以為遊客提供不同於城市旅遊的特色體驗,推動潼南檸檬農文旅融合發展。”王善吉表示,農業文旅融合可以為農業創新提供更多的動力和市場,通過旅遊的帶動作用,提高農業影響力和競爭力,促進農業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動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 王善吉通過解析國內外優秀農文旅融合案例,總結提煉出農業創新、現代化農業與農業文旅融合發展的經驗,一是重視科技創新在農業現代化和農業文旅融合發展中的作用;二是完善和優化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三是發揮政策支持的推動作用;四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農業旅遊產品;同時,還可以通過建立示範園區、科技園等方式,推動農業現代化和農業文旅融合發展。 王善吉建議,充分發揮潼南檸檬的產業優勢,將檸檬與農場觀光、鄉村度假、農業研學、民俗文化等模式相結合,通過農文旅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城裏人走進潼南鄉村。還可發展工業旅遊,讓遊客走進工廠,了解一顆檸檬的精深加工的過程,推動好的農特產品“出村進城”,從而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打造具有潼南特色的檸檬IP,持續提升影響力,讓潼南檸檬走出重慶,走進全國,走向世界。(全媒體報道組)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