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和鎮新嘉藝中藥材基地(無人機航拍圖。) 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 鄧瑜欣)日前,上和鎮的8400畝枳殼迎來豐收,預計年產值達4200萬元。 種植基地裏,枳殼樹鬱鬱蔥蔥,一個個綠油油的枳殼果子成為了群眾增收的“金果子”。 枳殼,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之功效,其主要藥用成分柚皮苷、新橙皮苷,能抗氧化、降血脂。走進基地,陣陣枳殼清香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忙著將枳殼進行切片、烘烤。 上和鎮地處涪江北岸,土壤優良、氣候適宜,發展枳殼產業優勢明顯,獨特的地形地貌和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為中草藥的生長提供了優良環境。 “從8月開始,我們基地3400畝枳殼便陸續迎來采收高峰期。村民們趁天氣晴好,枳殼果皮尚綠,果實未成熟,將其全部采收。目前正在進行切片加工。”新嘉藝中藥材基地負責人張地偉告訴記者,今年是個豐收年,枳殼采收了573噸,枳實有123噸,產值能有500多萬元。 “我們的枳殼不僅產量高、質量好、抗病蟲害能力強,而且藥用含量高,深受廣大藥商的青睞。”看著加工基地裏堆積成山的新鮮枳殼,張地偉格外開心,據他介紹,新鮮采摘的枳殼將在切片、烘烤和包裝後對外銷售。 如此一來,延伸加工產業鏈,不僅保證了藥材的質量,也進一步提升了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讓村集體與村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切實的保障。據了解,村民通過入股分紅模式流轉土地,同時空閑時在基地務工,每年人均收入增加約12000元。 自大力發展枳殼產業以來,上和鎮采取“公司+示範基地+合作社+農戶+科技”模式延伸產業鏈,建立中藥材產業發展新模式,在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的同時,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上百人。 “我們將繼續延伸枳殼深加工產業鏈條,增加枳殼產品附加值,不斷完善中藥材產業,打造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種植產業,力求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發展。讓枳殼產業真正成為助農增收和助推鄉村振興的金果果,撐起農民的錢袋子。”上和鎮相關負責人說。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上和鎮始終堅持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按照“因地製宜、突出特色”的思路持續壯大枳殼特色產業,延伸中藥材加工產業鏈,把小小的“苦枳殼”種出了“甜日子”,帶領群眾走出了一條發展富民,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特色道路。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