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夢空間”水稻機收。 
掃碼看更多精彩 今年以來,崇龕鎮牢牢把握黨建統領“三項重點任務”要求,圍繞黨建+農文旅融合發展主線,把黨的建設和發展所需、群眾所盼相結合,全力跨越、加壓奮進,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爭當川渝合作橋頭堡。 以花為媒促文旅 經濟發展添動能 “顆顆好菜種變成朵朵油菜花,再變成桶桶噴香菜油,讓我們村民錢包鼓了,村街顏值俏了,日子紅紅火火,家家戶戶喜笑顏開。”崇龕鎮青杠村黨支部書記吳道友對記者說道。 作為全區最大的油菜種植基地,崇龕鎮通過標準化種植和推廣優良品種,大力挖掘油用、肥用、蜜用、觀花休閑等多種功能,油菜生產已由典型的傳統單一農業產業發展成為集生產、製種、加工、銷售及旅遊開發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全鏈條大產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輻射帶動當地10萬餘名農民實現增收。 依托菜花節,崇龕圍繞農文旅融合發展主線,把油菜當作旅遊產品來種植,當作旅遊業態來培育,當作旅遊品牌來打造,將一朵菜花打造成一張潼南旅遊名片。崇龕鎮正不斷豐富菜花節品牌內涵,打造更有辨識度、更具吸引力的“花花世界”新場景,力爭推出更多郊遊潼南標誌化精品線路。 聚焦特色農業產業 鄉村振興增活力 走進崇龕鎮臨江社區,肥美的大閘蟹不時地在水中猛烈劃動,橘紅色的小龍蝦吐著水泡,引得塘麵“咕嘟”一聲響……“稻夢空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稻田基地不但實現了自身發展,還帶動了周邊1000餘戶農戶從事稻蝦、稻蟹養殖,為綠色生態農業產業化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樣本。 據了解,崇龕鎮圍繞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推進“一鎮一園”建設,農產品初加工園一期正加快主體工程建設,新建2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成共享田園15個,其中高規格打造出自留地與稻夢空間2個有辨識度的共享田園,稻夢空間與佳禾農機2家公司成功申報市級龍頭企業。以親情招商、以商招商、“一把手”招商等方式,招引一般納稅人5家,對接洽談老店村玫瑰園、開江漁業2個招商項目,與中以合聯(重慶)實業有限公司成功簽約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農業農村領域完成招商引資2億元。 崇龕鎮黨委書記駱潔表示,下一步,崇龕鎮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以黨建統領“三項重點任務”為抓手,爭時間、搶進度,堅決摒棄“一般化、常態化、傳統化”思想,保持雷厲風行的工作狀態,在拉高標杆中實現跨越趕超,盡全力完成既定目標。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育農業市場主體。全力推進貝水漁業“稻田+”綠色生態養殖項目落地實施。將智慧農業與稻漁綜合種養結合,建成5G智慧農場,拓展智慧農業新應用。全速推進“一鎮一園”建設,建成“宜機化+全程機械化”的綠色糧油示範片,建設更高水平綠色糧油倉。 深耕文化旅遊資源,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以農業為基礎、以文化為內核、以旅遊為載體,深挖陳摶養生文化、太極文化、農耕文化,打造陳摶故裏菜花節常態化景區,不斷豐富菜花節品牌內涵。拓展建設葫蘆壩主題公園,推出釣魚蝦、摘鮮果、體驗農事等鄉村旅遊項目,打造更有辨識度、更具吸引力的“花花世界”新場景,力爭推出更多郊遊潼南標誌化精品線路。為瓊江鄉村振興走廊建設貢獻更多崇龕力量。 積極搶抓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助力川渝一體化發展。立足川渝腹地區位優勢,將“雙網”共治的觸角延伸到川渝毗鄰地區,以黨建引領推動毗鄰鄉鎮聯動發展、協同智治。通過“1+6+N”的工作機製推進組織、生態、產業、平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多領域合作,爭做成渝中部毗鄰地區基層智治先行鎮。(全媒體記者 呂潔)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