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靈小院入門。 小院議事會。 掃碼看更多精彩 白牆黛瓦青山間,鄉村田園美如畫。近日,記者走進群力鎮天靈村天靈小院看到,一座座房屋錯落有致,道路幹淨整潔、庭院優美宜居、小院內各色花草競相綻放,儼然一幅新時代美麗宜居鄉村新畫卷。 近年來,天靈村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火車頭”作用,把天靈小院作為“微網格”進行治理,小院內的黨員組成黨小組,黨員、退伍軍人、離退休人員等組成村民自治小組,通過“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工作模式,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保護天靈小院傳統風貌的基礎上,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庭院,讓村民在鄉村振興中切實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院議事會 有事兒一起來商量 今年4月,天靈小院村民張某為方便運送農作物,準備在小院一斜坡上修一條生產便道。不成想,這條生產便道還沒修到一半就受到了鄰居黃某的阻攔。 “這條便道對著我家房門,影響風水,我始終覺得不舒服,以後還要一直住在這裏,這條便道決不能讓他修。”黃某說。 村民自治小組立即對兩人進行了勸說,兩人卻固執其詞,完全聽不進去。眼看著矛盾越來越僵化,自治小組組長黃衛彬決定把這件事納入當月的小院議事會議程,在議事會沒決定之前,兩人不能再進行爭吵。 “修便道不僅方便了他也方便了你自己,為什麼不讓人家修。”“風水一說根本沒有科學依據,阻攔修便道是阻攔我們小院的發展。”議事會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讓黃某知道自己的行為得不到大家的認可,也讓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最終,黃某同意修建便道並與張某握手言和。 “議事會是真管用,之前小院內有不少公共垃圾桶,天氣熱了不僅蚊子多還很臭,我們向自治小組反映了這個問題。議事會上大家共同商量出了一個方案,取消院內所有公共垃圾桶,隻在院門口擺放一個大的垃圾桶,各家各戶每天早晚散步時把自家的垃圾拿到小院外的垃圾桶裏麵去。”村民羅洪彬高興地對記者說,你看,這麼久了,沒在我們院裏看到一隻蚊子吧,現在臭味也沒了,更加幹淨衛生。 據了解,小院議事會成員由村民推薦產生,議事長由小院院長擔任,成員由黨員、退伍軍人、鄉賢、村民代表組成,每月召開一次,如有特殊情況,議事長可決定召開臨時會議。 “我們通過院壩會和入戶宣傳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在走訪征求意見中,比如有的住戶需要完善汙水亂排的,有需要把家禽圈養的,有需要種花的……對收集到的各種需求,召開小院議事會進行逐一分析,按照實施的難易程度和可能性一一排序。隨後召開村民座談會,把能解決的及時限期解決,不能及時解決的把道理向村民說清楚。”村民自治小組組長黃衛彬說,通過民主協商“商”出村民滿滿的幸福感,為基層治理賦予了新動能。 黨員群眾齊參與 美麗庭院“靚”起來 “我們的天靈小院要打造成為鎮裏的先行先試示範點喲,大家要有主人翁意識,養成愛幹淨愛衛生的好習慣。”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前,村民自治小組成員分組挨家挨戶動員村民。 “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手腳還能動彈,身為老黨員的我也要帶好頭嘛。”86歲高齡的老黨員黃公海這樣說也這樣做,他率先垂範,常態化保持庭前屋後整潔有序,還帶頭打掃馬路、清理雜草,主動拆除藍棚頂。 在黨員們的帶領下,村民從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中,逐步從“看著幹部幹”轉變到“我也參與幹”,呈現出黨群同心、幹群同向、齊心協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生動局麵。 本次人居環境整治中,天靈小院拆除藍棚頂11處約540平米,用富有鄉村氣息的500平方米竹籬笆有序規範了家禽圈養區和菜園地。鎮村出資對道路兩邊進行綠化,村民自己栽種果樹苗30餘棵,自發出資2萬餘元購買了8棵小葉榕,做到四季有花開,四季飄果香。 院落的人居環境麵貌美化了,提升村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法治觀念、文明素養成了當務之急。小院自治小組因地製宜開展經常性、麵對麵、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主體背景牆”,牆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設置黨員先鋒崗和簽名牆,牆繪“小院公約”8條。 “我們成立了日常管護小組,由一名自治小組成員帶領一名村民開展治安巡邏和公共區域清潔管護,每周輪換一次。”黃衛彬說,同時邀請區城市管理局在天靈小院就如何有效開展房屋周邊環境整治及居家整理進行專題培訓,手把手教授村民們相關的整理技巧,讓大家在積極互動、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養成文明、優化生活環境的習慣。 “現在的天靈小院,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鄰裏和諧,比住在城裏還安逸。”村民黃民說。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天靈小院已成為我區美麗鄉村的典範,村民生活在其中,幸福感大大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村民自治、產業發展、鄉村旅遊,提升小院自治小組治理效能,充分挖掘小院住戶主觀能動性,在人居環境整治、基層治理上出新招、見實效,使小院更綠色、更鄉土、更休閑。”群力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李軍說。(全媒體記者 羅列 張峻豪 吳鑫袁)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