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們正在采收白芷。 
掃碼看更多精彩 時下,正值三伏天,是收獲白芷的黃金時期。8月15日,走進寶龍鎮換溝村的白芷地裏,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藥材清香,一輛拖拉機正在農田來回穿梭,碩大的白芷從土地裏翻出地麵,村民們戴著手套,忙著采挖剛從地裏翻出來的白芷,農田裏一派火熱場景。 跟著機械後麵撿拾白芷的村民張良,雖滿頭是汗,但臉上卻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段時間是收獲白芷的黃金時間,我們村民都忙著來給村集體采收白芷,100元一天,這一年算下來,僅工費就能賺到五千多元。” “給集體打工不僅能賺工費,還能學技術。”張良一邊收撿地裏的白芷,一邊高興地說,“閑時我自己也種植了一畝半的白芷,長得挺不錯,大的能有兩三斤一個,僅自己種植的1.5畝白芷,就能有1.5萬元的收入。” 白芷又被稱為“土人參”,是一種以根入藥的傳統中藥材,具有辛溫解表、祛風止痛、宣通鼻竅、消癰排膿等功效。不僅如此,白芷還是一種食用香料,可作為烹飪佐料,用途廣泛需求量大。 “今年白芷收購價格好,村裏的集體收入應該比去年還好。”換溝村的村支部書記羅維說,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和鎮裏的各項支持,村民種植白芷,不僅不愁銷路,還能學技術、提收入,這一批白芷收購過後,村裏還將擴大麵積,繼續種植,讓村民們多勞多得,勤勞致富。 據了解,目前寶龍鎮已種植白芷近百畝,按照市場價7元左右計算,畝產收入能達到1萬元左右,村民與集體經濟收入近百萬元。 寶龍鎮地處潼南東北方,連接遂寧市蓬溪縣群利鎮,近年來,寶龍鎮依托遂潼之窗農業產業示範帶建設,采取“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新路子進一步拓展增值空間,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做大做強特色種植產業。 “下一步,我們將逐步向產業化、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加強與毗鄰地區的合作,共招、共建、共享打造特色園區,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讓更多群眾富裕起來。”寶龍鎮相關負責人說。 跨區域牽手,打破的是常規,創新的是機製。為擴大市場影響力,近年來,潼南全力推動遂潼加速一體化發展,與遂寧市蓬溪縣群利鎮、合川區二郎鎮聯合打造的2000餘畝遂潼合毗鄰白芷產業基地,按照“成片成帶成規模”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推動區域協同聯動發展,做大做強遂潼合白芷產業園,以產業振興推動實現農村富裕,以毗鄰鎮村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推動。(全媒體記者 鄧瑜欣 唐苠涵)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