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 吳鑫袁 彭春)“黃三哥的賓館地勢高,是洪災來臨時的安全地帶,這次洪災發生後,黃三哥把自己的賓館拿來給大家免費住,裏麵吃的用的蓋的都有,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崇龕鎮崇龕社區居民薛玉梅說,13年洪水那年,一兩百號人也都是住在黃三哥的賓館,沒收一分錢,真是社區的大好人。 
黃興全為居民提供住宿的賓館 居民親切稱為“黃三哥”的人名叫黃興全,今年65歲,是崇龕社區的社區副主任,同時也是一名退伍老兵。用當地居民的話說,不管洪災還是旱災,隻要轄區有災情發生,黃興全總是衝在最前線,把自己的利益拋在一邊,時刻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 
黃興全(右)正在清理魚糖流入的雜物 本次“7.28”特大洪災,崇龕鎮作為瓊江入境的第一站,處境非常危險,7月27日下午4點,接到轉移居民的電話通知後,黃興全顧不上自家的50畝水產養殖基地,留下妻子一人在家,和鎮村幹部一起,拿著喇叭挨家挨戶通知居民轉移。 “黃三哥,這水怎麼漲應該也漲不到二樓,我就住在二樓難得搬了嘛。”“我們這裏是瓊江過鏡的第一站,喊你走是對你的生命負責,實在搬不走的東西可以放到二樓,但是人必須走。”今年65歲的黃興全在社區是公認的頂梁柱,同時也是大家的老前輩,居民們聽到平時和藹可親的他這樣嚴肅地通知後,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紛紛加入到了轉移的隊伍中。 由於場鎮居民都在忙著搬運物資加之場鎮街道窄,來往車輛數量增多導致了交通擁堵,有些居民聯係的搬運車輛進不來。在居民心急如焚的時候,黃興全和鎮村幹部一起,用擔挑、用背扛,一步一步幫著居民轉移物資。 第二天淩晨4點,連續工作了12個小時的黃興全腰痛得幾乎不能站立,在轄區居民全部轉移無生命危險後,他回到了自己家中。 “回去之前,我大概已經能夠想象得到我的水產養殖基地會是怎樣一副慘狀,沒想到實際看到的比想象中還慘。”黃興全說,當時基地水位已超過圍牆,一批一批的甲魚、草魚、鯽魚等被水流往牆外帶去,圍牆外已經成了一條河,加之水流湍急,抓是抓不回來了。他的妻子一個人光著腳為了拯救房間內的甲魚蛋,不停地樓上樓下來回跑。見狀後,還未得到休息的黃興全馬上跟著妻子一起進行基地自救。 每次洪災,黃興全除了幫助居民轉移,他還把自己的賓館免費拿出來提供給有需求的居民住。心裏時刻裝著居民的利益的他,卻沒能保護好自己的養殖基地。這次基地內的各種魚類死的死,跑的跑,一共損失了幾千斤。 黃興全的水產養殖基地
“13年洪水,養殖基地的損失比這次更加嚴重,但我是一名退伍老兵,‘永遠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我一直以來的信仰,大家相信我,才選我出來當社區副主任,這個時候我不衝在前麵,怎麼能對得起他們。”黃興全一邊清理魚塘的淤泥一邊對記者說,隻要為群眾盡到了責任,大家平平安安,自己也就心安了。 【責任編輯 周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