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 夏季,按節氣指自立夏日起至立秋前一日,共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和大暑六個節氣。夏季氣候炎熱,酷熱難擋,人體若正氣不足或勞倦過度則可氣耗津傷,暑熱病邪乘虛侵入而致病。重慶地處長江和嘉陵江河穀地帶,屬四川盆地中地勢較低地區,四周群山環抱,水汽資源富集,無風或者微風天氣多,夏季熱量不易散發,再加上重慶市區人口稠密、高樓林立,城市熱島效應更加明顯,濕氣與暑熱合邪可形成暑濕病邪。因此身處重慶,除濕顯得尤為重要。除濕也是養生的一大重點。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養生之道在於養而有時,遵循天地四時之規律,更是掌握了健康的“流量密碼”。那麼夏季如何養生?永川區中醫院為您支招。
重視“醫食同源”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醫食同源”,“醫”與“食”是不可分割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的《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指出“穀肉果實,食養盡之”。可見古人早已懂得從食物中攝取營養以強身壯體。食物中的營養素不僅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質基礎,而且還能用於防病治病。
牢記“一苦、二甜、三豆、四君子”健康入夏
入夏的養生要點在於注意養心,調控情緒,早睡早起,飲食清淡,適當進行耐熱鍛煉,在此基礎上還可合理補充水果營養。
需要明確提出並注意的是,切忌貪涼冷飲以傷陽氣。夏季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以增強體質。
食譜推薦
“一苦”——涼拌苦瓜
中醫裏有一說法是“夏日吃苦勝似進補”,就是說在夏天吃苦味食物比吃補物還要好。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堿、甙類、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並且,苦味食物可以促進胃酸分泌,提高胃酸濃度,從而增加食欲。
原料:
苦瓜500克、熟植物油9克、醬油10克、豆瓣醬20克、精鹽2克、辣椒絲25克、蒜泥5克。
做法:
1.將苦瓜一剖兩半,去瓤洗淨後切1厘米寬的條,在沸水中燙一下放入涼開水中浸涼撈出,控淨水分。
2.將苦瓜條加辣椒絲和精鹽醃後,控出水分,然後放涼開水中浸涼撈出,放入醬油、豆瓣醬、蒜泥和熟油拌勻即可。
“二甜”——銀耳百合湯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從中醫角度來看,銀耳百合湯是一道既有滋補作用又有清熱潤肺、等多重功效的中藥食譜。
百合能清肺、潤肺、止咳,對於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百合有清心安神的作用。
紅棗性味甘溫,入脾、胃、心經。不僅能夠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調和髒腑,還具有健脾開胃、健腦益智、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等多種功效。
銀耳性味甘淡,無毒,既能潤肺清熱、生津滋陰,也有清心安神、美容養顏等多種功效。
銀耳與百合、紅棗三者搭配能夠發揮協同作用,具有補氣養血、潤肺清熱、增強免疫力、美容養顏等作用。
原料:
銀耳20克 、鮮百合10克 、枸杞1小匙 、紅棗3個 、冰糖1大匙。
操作:
1.銀耳洗淨,去掉根部,放入冷水中泡軟,取出撕成小塊;鮮百合切除梗,剝片、洗淨。
2.枸杞泡水5分鍾,撈出、瀝幹;紅棗泡熱水10分鍾,撈出瀝幹,去核備用。
3.燉鍋中放入適量水和銀耳,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約15-20分鍾,再放入紅棗、百合,枸杞、加適量冰糖,繼續燉約10-15分鍾後即可熄火,熱食冷食皆可。
“三豆”——三豆飲
俗話說:“夏吃豆,勝過肉”,從中醫角度看,豆類多性平、有化濕補脾之功,首當其衝為綠豆、紅豆、黑豆。
《本草彙言》:“清暑熱,靜煩熱,解毒熱之藥也。”綠豆味甘、性涼,有清熱利尿之功。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歸心、脾、大腸、小腸經,具有行血補血、健脾祛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用於消除水腫、解毒排膿、降壓、降脂、潤腸通便等症。
《本草綱目》記載黑豆“能治水、消脹、下氣、製風熱而活血解毒。”黑豆性平、味甘,歸脾經、腎經,功能益精明目、養血祛風。
原料:
綠豆100g、赤小豆50g、黑豆30g
操作:
以上三豆清洗浸泡後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小火續煮30分鍾,加入冰糖適量再煮5分鍾,放溫後代茶飲。
“四君子”——四君子湯
宋代中醫古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一方名“四君子湯”,四君子湯是由人參、白術、茯苓、炙甘草幾味藥材組成。
白術是健脾胃的良藥,有健脾養胃、補氣止汗、燥濕利水等多種功能。茯苓也是一味滲濕健脾的古老藥食。炙甘草氣溫,既能調補脾胃、和藥解毒,又能散寒除熱、益氣養血。
原料:
人參9g、白術9g、茯苓各9g,甘草6g。
操作:
全部材料略洗一下,倒入砂鍋,先加清水浸泡20分鍾,然後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製20分鍾。
【采編 鄭強】原標題:藥補不如食補,中醫帶你健康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