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手正在調試無人遙控植播機。 
油菜花開。 
農民正在水稻育秧。 
誌願者幫助農戶給蔬菜插杆搭架。 
水產養殖基地水肥魚壯。 春分時節桃紅柳綠燕歸來,北京時間3月21日5時24分迎來又一年春分節氣。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將進入明媚的春天。 春分到,遼闊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放眼田野,一派忙春景象。 農諺曰:“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後忙耕田。此時,土壤透氣性良好,進入播種養護季,我區農事生產春管、春耕、春種也進入繁忙階段。 糧 食 作 物 隨著氣溫繼續回升,已是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種的好季節,需加緊搶晴播種。早稻育秧工作已經開始,但由於早春天氣冷暖變化頻繁,浸種催芽後,要根據天氣情況,爭取播後有3—5個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故群眾有經驗說“冷尾暖頭、下秧不愁”。 水稻育秧時要做好以下5點: 一是根據移栽秧苗葉齡控製播種密度; 二是注意保溫和控溫育秧,防止低溫寒潮引起爛種死苗或高溫燒苗; 三是旱育秧、旱育機插秧、旱育拋秧要注意施足底水,保墒育苗,保證發苗整齊; 四是推廣使用專用壯秧劑,確保秧苗營養充足,生長健壯,防止徒長; 五是加強苗期施肥和防病管理,注意防治立枯病、苗瘟等病害。 玉米需注意適時移栽,合理密植。一般來說,玉米葉齡為2.5—3.5葉時,分級定向移栽。大穗平展型玉米畝植2800—3200株,緊湊耐密型品種畝植3500—4000株即可。 此外,還要保證施足底肥。可畝施人畜糞水1000公斤加碳酸氫銨20—25公斤和磷肥40—50公斤,或35%玉米專用複混肥25公斤左右、鋅肥1.5公斤。 油 菜 加強田間管理,增粒增重3月下旬,氣溫回升加快,雨水增多,油菜需加強田間管理,促進角果粒數和千粒數增加。 春分後雨水漸多,應注意清溝排水,防漬害。雨水偏多時,易導致植株枯萎死亡,同時田間濕度過大還會加重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因此,要抓好清溝理墒、排水防漬工作,做到及時疏通三溝,促進作物根係的正常生長。 油菜屬於無限花序作物,開花期長,具有邊現蕾、邊開花、邊結莢果的特點。開花結果時需要大量養分供應,所以要適量補施花肥,使油菜多結實,增粒增重。 施肥一般采取根外追肥補充,可在初花至終花期選擇晴天下午無風天氣,用1%過磷酸鈣或磷酸二氫鉀,0.2%-0.3%硼酸溶液或噴施寶5毫升兌水50公斤進行葉麵噴施。對長勢較差的,可在配好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中加入300克尿素混噴。 近期還需注意菌核病防治。要及時摘除老黃葉,用菌核淨或腐黴利或咪鮮胺等兌水噴霧即可。 水 產 畜 牧 投放魚苗,做好培育、繁殖工作隨著氣溫、水溫的逐漸回升,漁業生產開始進入繁忙季節,因此,本月應認真做好魚種放養、親魚培育和繁殖工作,加強漁業生產管理。 魚苗投放方麵,建議投放品種純、體健壯、規格一致的苗種。池塘養殖按“80:20”養殖模式(優質魚在產量中占80%,鰱、鱅、凶猛魚類等占20%左右)。稻田養殖可先將魚種、蟹種投放氹溝內,待秧苗返青後再加水將苗種引入稻田。 親魚培育時,可將雌雄親魚按1:1.5的比例放養,在親魚池加注新水,改善水質環境。每次投喂鮮活餌料,精、青飼料搭配要適宜。 鯉、鯽魚繁殖方麵,需將親魚雌雄分池培育,提前做好產卵池、孵化池的清整消毒,紮好魚巢,為魚類自行產卵繁殖做好準備。此外,近期還要抓好魚病防治,在苗種放養及運輸時,應避免魚體受傷,嚴防水黴病、斜管蟲病、小瓜蟲病的發生。 畜牧管理方麵,早春時節晝夜溫差大,早晚天氣變冷時,養殖戶要堵好通風處,防止冷空氣侵入舍內。中午天氣變暖時,注意舍內通風,防止因通風不暢,空氣不良引發的疾病。因春季氣溫回升,畜禽糞便會迅速發酵,為保持畜體衛生、幹燥,畜牧養殖戶要做好畜禽舍內的清糞、通風換氣、換墊料工作,使畜禽生長有個良好的舍內環境。 小知識 春季養生 注意養肝 中醫認為,四季之中,春季屬“木”,而人體五髒中的肝也屬“木”。因此,春季要特別注重肝的養生。 養肝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經常熬夜、睡眠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對肝髒的損害尤為嚴重。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6至8個小時的睡眠,不僅可以護肝,還可以預防其他多種疾病。 春季陽氣初生,酸味的食物吃多了,容易肝氣過旺,而甜味食物能補脾,則可以多吃一些。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因此還應多攝入富有營養的食物,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柑橘、蜂蜜。此外,還應多喝白開水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 近期氣溫回升加快,多做些戶外活動,如做操、散步、踏青等,也可以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為一年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遠離五大過敏源
春天是各種細菌滋長的季節,人們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擾,過敏就是其中很常見的病症。要想提前預防,應遠離以下五類過敏源。 首先是飲食。食物中的某些特殊成分可能會導致某些人過敏。症狀一般以皮膚發紅發癢最為常見,多發生在臉部、口腔四周或身體軀幹。可能出現的其他症狀還有唇舌腫脹、惡心、腹瀉等等。若發現會導致自己過敏的食物,應避而遠之。 其次是藥物。此種症狀主要以皮疹為主,皮膚發紅痛癢、長水皰,有時還出現低熱、渾身不適、喉頭水腫、哮喘、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的甚至休克。因此,藥物使用前應谘詢醫師。 再者就是寵物。寵物的毛發、皮屑等附著在室內物品上,當你走動時,它們可能鑽進喉嚨引起黏膜過敏,導致咳嗽、氣喘、鼻炎。因此,動物毛發要經常清理。 此外,入春後,花粉、柳絮、草籽等無孔不入,也是主要過敏原之一。要盡量避免在花粉數量高的傍晚外出,出門最好戴口罩。 最後,容易導致過敏的還有塵蟎,易引起鼻炎和哮喘。因此床上用品要定期清洗更換,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有條件還可以使用帶有殺菌功能的空氣淨化設備。(全媒體記者 夏培植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