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五大振興” 促進“三農”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首 頁 | 新 聞 | 鎮 街 | 部 門 | 專 題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編行 | 聽新聞 | 潼城故事 | 圖 片 | 視 頻 新聞熱線:023-61268827    網站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7
當前位置:綜 合 > 正文
推動“五大振興” 促進“三農”高質量發展
2023-02-13 15:03    潼南網

新農村。

桂林雙壩蔬菜基地。

潼興論壇。

稻田綜合種養使蟹更肥壯,味更鮮美。

指導老百姓修剪花椒枝。

柏梓鎮萬畝檸檬基地。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近年來,我區結合發展實際,加強統籌設計、係統謀劃,科學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加快促進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奮力打造全市鄉村振興示範引領區。

串珠成鏈產業興

“你看這幾個檸檬不光個頭大,表皮也幹淨,能達到一級果的標準,品質相當好喔。”“這幾背簍裏裝的個頭明顯大些,硬是不一樣吔,看來能賣個好價錢。”近日,小渡鎮大土村4組120畝檸檬喜獲豐收,加工廠的大卡車開進村裏來收購,商家老板和駕駛員聊得正歡。

走進檸檬種植基地,個大飽滿、果皮金黃的檸檬掛滿枝頭,翠綠樹葉和金黃的果子交相輝映,一股股淡淡的香氣隨風飄散。挑選、采摘、入簍、背送、裝車,基地到村口的200多米水泥便道上,20多個村民來回穿梭,一幅生動的豐收畫麵映入眼簾。

按照“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智能化賦能、品牌化培育”的思路做大做強檸檬產業,經過持續多年高質量發展,“黃疙瘩”變成“金果果”,小檸檬已成為國際國內知名的大產業。

目前,我區已在瓊江沿線的崇龕、柏梓、塘壩等鎮街檸檬種植麵積超過30萬畝,占全市種植麵積的8成以上,已形成瓊江流域檸檬產業帶;年產鮮果近30萬噸,占全市總量的9成;先後開發出飲料、美容護膚品、生物醫藥等5大體係350多種產品,遠銷德國、俄羅斯、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先行。近年來,我區聚焦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和特色,持續鞏固提升糧油、蔬菜、生豬等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檸檬、小龍蝦、花椒等特色產業,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助力全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通過加快建設全國檸檬優勢產業集群核心區、渝綿優質蔬菜生產帶優勢區,建成5萬畝檸檬、10萬畝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和出口備案基地。通過持續拓展建設5平方公裏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打造了國際檸檬交易中心、全國蔬菜產地交易市場,推動檸檬、蔬菜產業鏈產值突破雙百億,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400億元。已成功獲批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和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等20餘塊國家級“金字招牌”,享有“國際檸檬之都”“西部綠色菜都”“中國油菜之鄉”美譽。

引育並舉聚人才

前不久,雙江鎮金龍社區的“清華花椒”著實火了一把。

為什麼是“清華花椒”呢?

原來,村裏負責花椒種植技術張升平,是一位清華大學的畢業生。

畢業於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張升平,是山東棗莊人。2020年初,作為本土人才引到雙江鎮金龍社區,被聘為全鎮村集體聯營企業重慶聯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技術員,為雙江鎮萬畝花椒基地提供技術服務。

他把清華大學培養的擔當精神和工商管理的學科素養,用到研究花椒種植、加工到市場的全產業周期規律實踐中。目前,社區萬畝花椒長勢良好、田間管理規範有序、市場預期漸漸看好,去年6000畝花椒投產,產量達300餘噸,產值在1000多萬左右,預計今明兩年花椒產量還會翻倍增長。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區堅持以“英才潼行”工程為統領,大力實施人才興鄉行動,通過實施農業領軍人才培養、高素質農民能力提升、農村電商人才孵化等培育,推行人才定期服務鄉村、鄉村人才就業創業激勵、鄉村人才培養協作等支持政策,吸引了一大批“雙好雙強”的優秀人才紮根鄉村、引領振興。

過去,稻田就是稻田,一畝地賺不上多少錢。返鄉大學生滕文強來了以後,搞起稻蝦、稻蟹共生,樣樣能賣出好價錢。

曾經,村民單打獨鬥,村裏缺產業。鄉村幹部李欣來了以後,領著大家開荒種花椒,村民的“分紅賬”前景喜人。

以前,村民施肥打藥忙得歡,蔬菜價格上不去。企業家鄭淩雲來了以後,推廣綠色種植,效益增加5倍多。

如今,越來越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加速湧現。青年人才回鄉創業,本土人才茁壯成長,新型職業農民敢闖敢試,給“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帶來了新氣象,為鄉村振興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有力帶動了農民致富,促進了農業提質增效。

文明鄉風惠村民

“快點快點,村裏又在放電影啦!”

“來了來了”

今年春節期間,每當夜幕降臨,柏梓鎮郭坡村便民服務中心便開始熱鬧起來。村民們吃過晚飯後,相約結伴圍坐在銀幕前,一塊幕布,一台放映機,夜幕下的觀影廣場上人頭攢動,大人們嘮著家常,孩子們嬉笑打鬧,歡聲笑語充盈著滿載文化氣息的夜晚。

走進服務中心,黨建活動室、代表之家、圖書室、婦女兒童之家等文化活動空間一應俱全。依托這些文化陣地,郭坡村通過定期舉辦鄉村振興文化大講堂,唱好鄉村振興聲音。

文化振興,首要是文化惠民。近年來,我區堅持深耕文化,以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為載體,持續開展“書香潤潼城”讀書活動、詩書影畫展、“文化進萬家”文化下鄉、鄉村群眾文體活動等5大類19項文化活動1210場次,展映觀影活動5000餘場,推出書籍、歌伴舞、小品等不同類型文藝精品400餘件。同時,結合貫徹落實《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深入推進“十抵製十提倡”工作,樹立文明婚俗、喪葬等理念,開展移風易俗入戶宣講100餘場次等,大力培育文明鄉風,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

文化傳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不可抹去的民族文化記憶。

去年6月,第七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在我區舉行,琳琅滿目的非遺項目和產品,蘊含著非遺繼承人對傳統文化的初心和發揚。非遺文化也通過一件件展品、一次次體驗得到科普和展示,走進千家萬戶中,走入日常生活。

傳承弘揚,讓非遺生機勃發。近年來,我區深度挖掘非遺背後的曆史文化,切實推動“非遺+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大膽探索非遺數字化、標準化、產業化,著力推動傳統非遺技藝進社區、進鄉村、進市場,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力。同時,大力實施非遺保護工程,著力建立非遺傳承體係。建成27家非遺保護單位、4家市級非遺傳承教育基地、1家市級非遺生產性示範基地,太安魚烹飪技藝、女子獅舞等10個市級非遺項目和63個區級非遺項目得到了傳承和發展,獲批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扮靚環境優生態

走進太安鎮罐壩村,滿目皆是風景:幹淨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房舍,高低錯落的綠植……鄉間田野舒適愜意。如今,像郭坡村這樣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村莊,正成為潼南的靚麗名片。

“家裏窗明幾淨整潔舒適,家外田園如詩山水如畫”“現在村裏越來越美,比起城市也不差”……提起這些年的鄉村變化,村民們你一言,我一句,紛紛稱讚。

近年來,我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聚焦農村垃圾汙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鄉風文明等重點任務,推動村莊從幹淨整齊向美麗宜居轉變。

2022年,全區實施村莊亮化工程1800餘處、綠化縣鄉主幹道150餘公裏、治理陳年生活垃圾1200餘處,完成“四旁”植樹4000餘畝,評選美麗庭院400個。完成戶廁改造1250戶,新建村級汙水收集管網7.75千米,農村地區相對聚集區200戶500人以上的地區村級汙水處理廠建成率達95%以上,全區農村汙水得到有效處理。完成154個市級農村垃圾分類示範村創建,區域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掃、收集、清運、處理實現全鏈條管理。

同時,持續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創新推廣運用鄉村治理“積分製”“清單製”,進一步激發基層群眾內生動力,促進鄉村振興。目前,已有156個村推廣運用鄉村治理“積分製”,吸引了6.6萬戶農戶參與。

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當前,我區正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抓緊啟動大佛壩片區控規編製和“新農城”專項規劃編製,新創建一批市級綠色示範村、市級美麗宜居鄉村及美麗庭院,在“雙核”“兩廊”片區率先打造一批生產生活生態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的美麗宜居示範鄉村。

黨建引領強組織

“雙壩社區進一步加快蔬菜產業發展,推動蔬菜產業轉型升級,蔬菜年產量達16萬噸。”

“白沙村堅持多元化發展,不僅有油菜、檸檬等產業,還積極拓展二三產業。目前有電商、餐飲、電子加工廠7家。”

……

去年8月,“潼興曬場”迎來決賽。10名基層黨組織書記,暢談履職感悟,用親身經曆、親切的鄉音述說鄉村新變化,彙報工作新成效。撂荒地複墾、特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基層社會治理……一項項重點工作、一組組數據、一個個典型事例,為基層幹部樹立了比學趕超的標杆。

農村要發展,組織是關鍵。基層黨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鄉村貫徹落實的基礎,是鄉村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

去年以來,我區緊密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相結合,以激發村(社區)幹部主動性、創造性為重點,創新開展“潼台比武”係列活動,相繼推出“潼興論壇”“潼興課堂”“潼興擂台”“潼興曬場”,搭建起村(社區)幹部提升能力、展示風采的平台,全力助推“降年齡升學曆”後的“加強版”班子,進一步幹出“升級版”業績。

縱觀全域,我區始終把黨建力量延伸在鄉村振興最前沿,全麵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提升人才隊伍水平,提升產業帶動發展能力,努力打造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全麵振興的“潼南樣板”。

堅持從思想上“凝心鑄魂”,達成共識擦亮鄉村振興“底色”。引導村(社區)幹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將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化到推動鄉村振興的決心和行動上。

堅持從隊伍上“舒筋活血”,選育並舉提升鄉村振興“成色”。牢固樹立“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的發展理念,多措並舉培育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土人才隊伍,為以組織振興引領鄉村全麵振興提供有力隊伍保障。

堅持從產業上“壯骨強體”,聚焦發展繪就鄉村振興“亮色”。緊緊抓住黨建這個關鍵點不鬆勁,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各方麵下苦功、修內功、謀實功,不斷激發發展動力,實現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 鄭強】


相關新聞:
大地披上“綠衣裳”
年貨上市熱銷 年味愈來愈 ...
無煙熏製臘肉 年味足也更 ...
“金元寶”掛枝頭 遊客聞 ...
微發布
手機台
新潼南
潼南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潼南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潼南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潼南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本網聯係。
媒體推廣
  • 潼南數字報
    潼南數字報是潼南報社承辦的潼南日報網,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點擊進入】
  • 重慶潼南
    手機報
    手機報是服務大眾的“掌上黨報”。工作日17:30發送,方便實用。
    【點擊進入】
  • 《看潼南》
    新聞客戶端
    《看潼南》APP全麵升級 全新體驗!愛潼南,就請關注《看潼南》!給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資訊!
    【點擊進入】
潼網小編行
潼南:聚焦城市提質 提升生活品質
近年來,潼南區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大力實施城市提質行動,推動老舊小區改造、 ...[詳細]
潼城故事
別口:產業發展結碩果精準幫扶解難題
“我在村裏的花椒基地務工,一個月至少掙個兩三千塊錢不成問題,還能照顧家裏,比外出打工強多了。”近日,別 ...[詳細]
新聞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敬請聯係我們,我們將幫您出謀劃策或協調相關部門幫您解決。
·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要爭先
·融入新征程實踐書寫新時代華章
·讓更多優秀人才投入到鄉村振興中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紮實辦好民生實事
·奮力實幹爭先確保精彩開局
樂享生活
·手機預置軟件咋就不能卸載
·春節消費展現中國經濟韌性與活力(評論 ...
·健康生活方式可幫助老年人預防癡呆
·抵擋不住美食誘惑 當心口腔健康亮紅燈 ...
·紫外線消毒燈或損害室內空氣質量
·以節聚勢,推動消費加快複蘇
·節後緊急減肥?營養專家和你聊聊不按時 ...
春季助長中醫妙招 這些壞習慣讓人變醜 ...
春節後如何養生? 運動損傷要留意 給 ...
國家發改委談擴內需 ... 有驚無險!左眼急診 ...
潼南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 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法律顧問:董俊中 律師 潼南區整治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2
主辦:中共潼南區委、潼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潼南區委宣傳部、潼南區新聞中心(潼南報社)
地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辦事處興潼大道82號 郵編:402660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渝ICP備12005370號   渝公網安備 50022302000101號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業務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不良信息舉報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