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網訊(通訊員 楊聃 鄭忠巧)入冬以來,低溫天氣持續。區水利局針對今年可能出現的嚴寒天氣,周密籌劃,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下供水保障,切實保障全區農村飲水安全。 去年以來,區水利局加快推進供水保障“一改三提”,結合區域涪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實施臥佛、米心、小渡等8座水廠升級改造,更換供水設備8套,新建供水管道60km,改善老舊管道20km,有效改善提升4萬餘居民飲水條件,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群眾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同時夯實工程管護,明確飲水安全“三個責任”。確定管理機構、管理模式、水費及水價,確保供水工程正常運行。區財政預算240餘萬元,用於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維護,全麵保障供水工程“有人管、有錢管、有製度管”的長效管護運行模式。 強化“早發現、早整改”動態監測措施。加大對分散式用戶負責自行管護的水井、水池、引泉等供水設施的工程管護和環境衛生條件改善力度,確保井口周邊無枯枝、垃圾等,達到“池淨、管淨、缸淨、水淨”的目標。 “我局認真貫徹落實水利部、市水利局等部局《關於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的指導意見》,切實督導區水務集團、三峽集團及各供水單位,進一步落實水質提升工作要求,動態跟蹤水質變化,規範製水加藥標準。”區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區疾控中心上報國家係統數據全區水質合格率達90.27%,比前年同期提升68個百分點,切實保障優質供水需求。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