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潼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
關於開展2023年項目申報入庫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委屬各單位,各經營主體: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全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結合上級有關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規定,現組織開展2023年農業農村項目入庫儲備工作,請結合實際,認真編製項目實施方案並組織申報。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主體 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等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農業技術推廣及科研單位、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有企業等。 二、申報原則 (一)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製。凡申報補助資金的項目,須與脫貧戶、監測對象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資產收益、資金入股、生產托管、產品銷售、房屋聯營、租賃經營等利益聯結方式中的一種或多種方式與脫貧戶或監測對象建立有效利益聯結機製,並提供相關佐證資料。 (二)嚴禁同一項目多頭重複申報。嚴禁同一項目向多個部門重複申報、嚴禁同一項目由多個業主重複申報,重複享受財政補助資金;同一項目實施主體一年內隻能享受一次財政補助資金(不含貼息);有未完工驗收的項目單位不得申報同一類項目。 (三)申報主體信用記錄良好。近3年內,有不良記錄包括財政部門及審計、司法、紀檢監察等作出處理的以及在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環保、安全生產等方麵受到約談、通報、罰沒等處理的業主,不具備申報資格;未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電子追溯、標簽說明、合格證明等形式)的,以及拖欠農民工工資或土地流轉金的主體不得申報項目;未建賬的區級及以上龍頭企業不得申報項目;上一年度項目實施中存在重大違規的或項目驗收未合格的本年度不得申報項目。 (四)項目建設需取得前置許可條件。項目建設有前置許可條件的,如農產品加工、農業設施和養殖業等建設項目有土地使用許可、環保許可和養殖許可前置的,必須提供許可證明。暫未辦理的,最遲在項目批複下達時間前提供。 (五)嚴防“非農化”“非糧化”。申報項目不得改變耕地用途,除糧油、蔬菜種植業外,不得占用永久性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涉及占用農用地的,應當依法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 (六)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財政采取直接補助方式支持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單個項目補助30萬元以上(含)的原則上納入改革,有特別規定的除外。采取貸款貼息、擔保貼費、農業保險費用補貼等間接補貼方式支持農業產業發展的資金不納入股權化改革。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業產業發展的資金不納入股權化改革。 (七)明確投資標準和自籌比例。農業企業自籌資金不低於財政補助資金,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不低於財政補助資金的50%,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項目補助資金不高於項目總投資的30%,其餘有特別規定的除外。財政補助資金和自籌資金均須提供正式發票。 三、申報程序 (一)項目申報。項目業主根據項目申報通知,自願申報項目,填寫農業專項資金項目入庫申報表到所在鎮、街。 (二)鎮(街)審核。鎮、街組織有關人員實地查勘申報項目,召開專題會議集體研究審核,審核通過的項目清單在鎮、街政務公開欄公示,公示期限不得少於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後,報區農業農村委。 (三)論證評審。區農業農村委將組織相關單位、科室對鎮、街彙總上報的項目進行資格複查及實地調查論證審核,審核通過的項目按照評審要求組織業務及財務專家評審。評審堅持公平、公正原則。評審合格項目納入年度項目庫。 (四)公示公告。本次項目入庫申報作為2023年農業產業儲備項目,待2023年財政資金下達後在項目庫中擇優扶持。對納入扶持的項目在《潼南區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公示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四、重點支持項目 (一)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發展。圍繞優質糧油、綠色蔬菜、生態漁業、規模畜禽、特經作物等產業,重點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穩定重要農產品供給。重點支持糧油標準化基地、蔬菜標準園、稻田綜合種養、給排水設施設備、水肥一體化設施建設等;聚焦圍繞糧食和油料生產,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服務公司和供銷合作社等服務組織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二)農產品加工物流體係建設。重點支持發展農產品初加工設施建設,推動農產品初加工設施裝備升級改造;加快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應用。包括產品整選、包裝、精深加工技術與設備,通風貯藏庫、機械冷藏庫、氣調冷藏庫、預冷庫與設備,廠房建設等。 (三)農業科技支撐。支持智慧農業推廣應用,圍繞糧豬菜保供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填平補齊智慧農業信息采集係統、分析決策係統、控製作業係統等;支持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建設,聚焦農業優勢特色產業,按照技術示範到位、農戶培訓到位、產業引領到位的要求,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支持現代種業發展,建設標準化糧油、蔬菜製種基地,開展品種提純複壯、良繁體係建設和製種風險防控等,完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農作物供種保障能力。 (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農產品加工貸款貼息。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園區2022年以來發展農業產業產生的貸款給予貼息,貼息比例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0%,優先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五)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建設。支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改善生產條件,規範財務核算,應用先進技術,推進社企對接,提升規模化、集約化、信息化生產能力。重點支持從事糧油作物種植的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原則上隻支持區級及以上農民合作社或家庭農場。 (六)共享農場(莊)獎補。對鎮街認定且監測合格,原則上一類鎮規模200畝以上、二類鎮規模100畝以上,消費人群50%以上來自區外且以主城都市區為主的共享農場(莊),予以獎補支持,用於改善生產經營條件,規範財務核算,應用先進技術,推進社企對接,提升規模化、集約化、信息化生產能力等。 (七)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以“三變”改革為抓手,結合農業產業發展、農村資源開發、集體資產盤活以及提供生產生活服務等生產經營活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實力。 (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支持圍繞優勢特色產業,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培育農業新業態;積極推進“共享農莊(場)”和休閑觀光農業發展;農產品品牌建設,農產品營銷促銷。 五、相關要求 (一)高度重視。項目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抓手,項目庫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財政資金安排的依據。2023年中央及市級農業產業項目資金,原則上以項目庫為依據,根據申報的儲備項目擇優立項。請各鎮、街要把項目儲備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實,高質量推進。 (二)嚴格把關。要嚴格篩選項目實施主體,加強對項目的謀劃和可行性論證,明確項目具體的建設內容、建設主體和資金籌措方式,各街、鎮要嚴格做好項目論證關,提高儲備項目質量,確保項目一經批複即可開工建設。 (三)加強宣傳。要充分利用廣播、微信等多種宣傳媒介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各類經營主體積極申報,確保有意願的經營主體應報盡報。 (四)按時報送。各鎮(街)於2023年1月16日前將申報彙總表及單個項目申報表報區農業農村委發展與改革科(區農業農村委708室),電子件一並報送至573695554@QQ.com,逾期不再受理。 附件:1. 2023年農業專項資金項目入庫申報彙總表.docx 2. 2023年農業專項資金項目入庫申報彙總表.docx
重慶市潼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 2022年1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