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進設備- 64排128 層 CT機。 
家庭醫生上門為群眾檢查身體。 
衛生健康宣傳進鄉村。 
誌願者為敬老院老人“送健康”。 
醫護人員走進校園講解疾病預防知識。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黨的十八大以來,潼南全麵貫徹落實中央、市委決策部署,把推動衛生健康事業加快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係,釋放醫療機構內在活力,降低群眾就醫成本,提高城鄉衛生均等化水平,全區衛生基礎設施持續改善,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衛生健康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完善基礎設施 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如今,咱潼南的醫療服務體係建設越來越完善,群眾看病比前些年方便多了!”10月11日,市民李先生談起潼南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建設的發展變化,深有感觸。夫妻雙方父母上了年紀,要經常跑醫院,過去每次複查、開藥麻煩不說,區人民醫院周邊停車也很不便,人沒少受折騰。“現在新院區看病開藥方便了許多,而且就醫環境是真不錯!”李先生說。 走進區人民醫院新院區,不少市民感歎這裏的巨大變化:智能化、數字化、便捷化、人性化的掛號、候診、就診、檢查、付費係統,還有全新中醫科、感染科、住院部大樓,軟硬件設施和就醫體驗實現質的飛躍。 關注老年人的健康服務需求,區人民醫院建立國家級綜合防治卒中中心,正全力打造覆蓋潼南及周邊地區的“腦卒中60分鍾黃金救治圈”,以“快、準、廣”高質量打通廣大群眾的“生命綠色通道”。與重醫附一院等大型醫療機構建立聯合體,推動創“三甲”,與川渝毗鄰地區醫院合作建立專科聯盟、開展遠程醫療協作,實現專家團隊和優勢資源共享,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上級醫院專家診療服務。 區人民醫院新院區投用隻是潼南醫療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區中醫院、區婦幼保健院新院區相繼建成投用,嶄新的大樓拔地而起,先進的設備投入使用,優秀的人才不斷充實,症療水平快速提高,極大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 “‘十四五’期間,我們規劃了區疾控中心、8個鎮衛生院整體遷建,6個鎮衛生院改擴建,2個康養中心和1個體檢中心建設。”區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著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建設“智慧醫院”,打造潼南醫療服務體係升級版。 增強健康意識 築牢公共衛生防線 “我們通常說的‘四害’是什麼,有知道的請舉手?”“是蒼蠅、蚊子、老鼠、蟑螂。”在桂林街道東風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現場講解、有獎問答等方式,向市民們宣傳衛生健康生活知識,吸引了不少過往群眾參與。 近年來,愛國衛生活動如火如荼開展,全民健身成為普遍共識,居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宜居的環境普惠民生,大大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發展,推動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為群眾築起了健康的第一道防線。“過去我們這裏就醫條件差,一點兒小病還得去鎮上的醫院就醫。自從新的村衛生室開診後,小毛病村上就能治好。”別口鎮科朗村衛生室就診的村民舒大娘高興地說。 同時,完善公共衛生體係,築牢疫情防控堅強防線。在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中,全區疾病預防控製體係進一步健全,衛生應急指揮體係運轉更加高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進一步提升。 關注“一老一小”建設健康幸福城市 隨著三孩生育政策的放開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一老一小”服務能力要求不斷提高。潼南不斷健全“一老一小”服務體係,以“小切口”解決“大民生”,交出一份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住在這裏,我們很放心很安心。有專業人員的照顧,感到很安全、很幸福。”在桂林街道壽而康社區養老服務中心,84歲的老人王澤堂開心地說道。 整潔的被褥、嶄新的床鋪、明亮的燈飾,衛生間內坐便器、洗臉池、淋浴設施等盥洗設備……走進桂林街道壽而康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生活照料區、托養護理區、健康管理區、人文關懷區、休閑娛樂區等功能區域齊全,中心有照護床位近一百張,可同時滿足多位老人的短期托養和長期照護需求。 近年來,潼南完善政策,整合各類資源,鼓勵社會投入,持續推進區、鎮街、村(社區)三級居家養老照料服務體係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有22家敬老院、9個社辦養老機構、94個社區養老服務站、135個農村養老互助點。 “小鴨子的媽媽是它嗎?它是誰?”在潼南紅黃藍幼兒園,一場養育照護小組活動正歡樂展開,老師指著繪本上的小動物和寶貝們互動,指導家長如何“開放式”地與孩子親子閱讀,給予孩子高質量陪伴。 推進托幼一體化建設,潼南鼓勵有條件的育兒機構開設托育服務,目前已登記托育機構20家,其中兩所幼兒園被評為重慶市級示範性托育機構。同時,區婦幼保健院聯合基層衛生院常態開展科學育兒活動,提供膳食營養指導、生長發育監測、安全防護指導等服務,深受嬰幼兒家庭好評。 用健康守護幸福生活 昱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潼南圍繞醫療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積極實施健康潼南行動,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等問題,用健康守護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 人民至上,健康優先。保障人民健康是衛生健康事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過去5年,潼南投入超10億元改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把群眾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衛生健康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打好政策“組合拳”。建立健全領導體製,將衛生健康工作規劃、投入納入考評機製,成立由區委、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製定了辦公室工作規則和6個專項製度。印發了《“健康潼南2030”規劃》,並將健康潼南納入潼南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穩步推進智慧醫療建設。高度重視智慧醫療在衛生健康領域的應用,推進“互聯網+”一站式醫療結算,推進“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便捷醫療信息查詢,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提供精準就醫服務等。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智慧醫院”項目在建成後將實現管理“一體化”、信息“一碼通”、服務“一站式”的智慧融合服務,提升醫務人員診療過程信息化、智能化和群眾就醫過程中的體驗感、獲得感。 種好健康安全“責任田”。政府部門從人居環境、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麵著手,豐富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內涵,推動從環境治理向全麵社會健康管理轉變;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對家庭和社會都負有健康責任,要學會關注自己的健康,更要懂得自覺維護他人的健康,通過合理膳食、足量運動、充足睡眠、科學應用健康信息、積極參與社區愛衛運動等,為健康潼南行動提供落點。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我們要以健康為中心,創造幸福生活。讓我們行動起來,繼續推動健康潼南行動行穩致遠,讓人人都享有高質量的健康服務。(全媒體記者 關羽)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