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故裏景區油菜花海。通訊員黃益遠攝 雙江民俗文化節表演《龍騰獅舞鬧雙江》。通訊員黃偉攝 開往春天的小火車。 文化進萬家活動走進塘壩天印村。特約攝影楊毅 這裏,兩江環繞,四季有景。
這裏,是市級非遺太安魚烹飪技藝、雙江蓮蕭、花岩女子獅舞的發源地,擁有全國首批十大曆史文化名鎮雙江鎮和世界第一室內金佛,是共和國百名英烈楊闇公、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的故裏,是川戲的“戲窩子”,也是巴渝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 這裏,有萬畝油菜花海、大佛寺、龍多山、香水百荷、青雲湖、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吸引海內外遊客,是熱度不斷攀升的文旅城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區大力推進優秀文化傳承,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潼南曆史脈絡、文化肌理,為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深入推進文旅融合,依托文化資源優勢、自然資源優勢,潼南旅遊業迎來發展黃金期,國家級旅遊景區不斷增多,紅色旅遊、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新型文旅消費業態逐步形成,文旅服務體係日益完善,文旅發展成果惠及更多基層群眾,繪就出一幅“詩和遠方”的美麗畫卷。 按照區第十四次黨代會部署,塑造高顏值山清水秀美麗潼南,建設重慶都市圈人文康養宜居區,潼南正圍繞“產城景融合發展橋頭堡城市”的總體目標,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文旅深度融合,著力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知名旅遊目的地,全麵做靚“周末到潼南”城市營銷品牌。 挖掘優勢 打造文旅精品線路 走進楊闇公故裏景區,你仿佛會聽見,革命先烈那穿雲裂石般的高呼“我頭可斷,誌不可奪”,仍然激勵著後人;漫步於古鎮小街,石階起落,盡享舊時民居古韻幽深,瞬間讓人回到從前。作為全國首批十大曆史文化名鎮,雙江鎮以精致典雅的明清文化古跡和大氣磅礴的紅色文化資源展現巴渝本色。 潼南曆史悠久,人文厚重,擁有紅色文化、廉政文化、家風文化等優秀文化。同時,潼南氣候宜人,四季花開,旅遊資源豐富,好景美不勝收。 近年來,我區堅持文旅融合發展戰略,立足資源優勢,以打造景區景點為抓手,以舉辦菜花節、檸檬節、龍多山登山節等節會為帶動,突出地方特色,不斷加快發展步伐,旅遊知名度、美譽度、關注度明顯提升,努力朝著高品質、高質量的方向邁進。 圍繞全域旅遊發展思路,我區因地製宜、因勢利導,三個核心景區帶動推出“賞花遊”“古鎮遊”“紅色遊”“禮佛遊”“養生遊”5大精品線路,開通“涪江風情遊”並獲評市級體育旅遊精品線路,打造太安—柏梓鄉村旅遊並獲評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一個個景點精心設計、一個個景區精心打造,發揮帶動效應,把招牌立起來,把產品做出來,把知名度傳出去。 目前,我區已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4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1處,市級旅遊度假區1處,區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點116處。建成崇龕鎮葫蘆壩首個文創基地,香水百荷田園綜合體成功創建為“市級鄉村文化樂園”,太安休閑農業旅遊度假區創建為“市級旅遊度假區”。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大力打造大佛寺—雙江古鎮景區,規劃建設國家級涪江休閑旅遊度假區。 不僅如此,我區還積極推動文旅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攜手遂寧共建紅色旅遊聯盟,推出“雲遊楊闇公楊尚昆故裏”等線上展覽,打造紅色文旅精品專線2條,協同舉辦2021年中國旅遊日等多個主題宣傳活動,年接待遊客300餘萬人次。 這十年,潼南充分發掘優質文旅資源,加快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全區年均旅遊接待突破1000萬人次,相繼取得了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全國十佳生態休閑旅遊城市、“一帶一路”·休閑度假旅遊名城、重慶最美生態旅遊區、重慶市賞花勝地、“文化軟實力提升優秀城市”“文旅融合發展優秀城市”等榮譽稱號。 區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區將堅持“文旅+”“+文旅”融合發展,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知名旅遊目的地,持續提升旅遊景區品質,加快旅遊智慧平台建設,大力開發旅遊精品線路,積極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建設涪江休閑旅遊度假區為核心,提檔升級大佛寺、雙江古鎮等核心景區,拓展陳摶故裏、太安—柏梓等鄉村旅遊基地,建設潼南博物館、佛緣文創街區等項目,讓遊客到潼南旅遊有更多選擇,讓“周末到潼南”聲名遠播。 深度融合 四季節會帶來人氣商機 每年10月至11月,金燦燦的檸檬掛滿枝頭,小小酸檸檬讓果農過上了甜日子。全區檸檬種植麵積已達32萬畝,產業綜合產值達36億元。而檸檬僅是潼南農業“金名片”的其中一個。2021年,潼南區農業總產值達122.4億元,產量居全市第一的還有蔬菜和油菜。 農業是潼南的優勢和特色,更是因地製宜發展農文旅融合的底氣。 每到陽春時節,在崇龕鎮,萬畝金黃的花田,穿插著白、紅、紫、粉等彩色油菜花,交織成太極圖、3D太極人等圖案……潼南的油菜花以節會為媒,賞花遊引來了眾多的遊客,增加了當地的居民的收入,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潼南油菜花節辦了一屆又一屆,已然成為當地每年一度的盛會,也是一張響亮的旅遊名片。在菜花節的領跑下,潼南力爭做到四季有花,月月有節會。 3月涪江半程馬拉鬆活動、桃花旅遊文化節,4月龍多山非遺節、桑葚采摘節,5月玫瑰旅遊文化節、生態小龍蝦節,6月龍舟賽、蔬菜節,7—8月荷花節、葡萄水果采摘節,9月騎跑兩項、農民豐收節、柚子采摘節,10月國際檸檬節,11—12月柑橘水果采摘節…… 近年,我區緊扣“花漾潼南”“水韻潼南”“田園潼南”“鄉愁潼南”主題,依托這20餘個節會,推出第七屆重慶非遺暨老字號博覽會、花海踏浪·搖滾音樂節、“成渝地·巴蜀情”文化展演、非遺展示展銷等活動500餘次。同時點亮“夜遊經濟”,推出涪江兩岸燈光秀、夜遊雙江古鎮等3個旅遊體驗項目,舉辦“不夜潼南·嗨吃嗨購節”,持續激發夜間消費活力。 在肥沃的土地上,潼南人種出了特色高效農產品,但要把農業的價值發揮到最大,他們還不滿足於此,而是加大創新力度,圍繞“共享”二字做起文章,“我在潼南有塊田、有口塘、有片林、有間房”共享夢想在潼南逐步實現。 在雙江鎮,金龍社區共享農場則毗鄰楊尚昆舊居。坐擁區位優勢,農場策劃推出“G246國道—雙江中學—楊尚昆舊居四知堂—糧蔬優共享農場”參觀路線,打造暢遊雙江古鎮、楊尚昆舊居四知堂紅色教育、蔬菜種植親子活動、農莊采摘賞花垂釣等休閑體驗項目。據項目負責人介紹,今年4月開園當天,便有30多個家庭現場認領,收入近萬元。 目前,潼南已有近20個鎮街啟動了“共享農場(莊)”建設,進一步推動鄉村旅遊產業提檔升級。 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潼南利用旅遊節會,發展都市農業、智慧農業、共享農業、體驗農業,引導當地農民開辦農家樂、銷售土特產,帶動5000餘戶1.8萬餘人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解決2.4萬餘人就業問題。 發展為民 推動文化成果全員共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傾心寶玉無由見’,猜一個字,大家有知道的嗎?答對了還有小獎勵喲!”在文化進萬家活動現場,舞蹈、歌曲、手寫對聯、拍攝“全家福”、精美剪紙……吸引了眾多村民圍觀參與,為收獲的“文化大禮包”欣喜不已。 “像我們老年人,有這樣的表演看肯定比平時和幾個老人擺家長裏短要歡喜得多。你看嘛,好熱鬧嘛!”天印村居民何百順告訴記者,每次知道村裏有表演,自己絕對是第一個捧場的。 據了解,為了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我區大力實施公共文化服務“1+4”國家示範項目,送村級演出服務5000餘場,“藝術培訓公益服務”“品牌文化活動服務”“傳統文化服務”年惠及160萬人次。“潼城潼閱”“我們的節日”“闇公杯”“文化下基層”等品牌活動影響力持續提升,每年組織群眾文體活動5000餘場次。升級改造區、鎮、村三級文化設施,建成鎮街文化服務中心23個、文化中心戶131個、農家書屋281個,文化館、圖書館分館覆蓋23個鎮街,免費開放區、鎮、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年服務人口達400餘萬人次。 “遊完雙江,下一站我們還想去大佛寺濕地公園轉轉,因為不要門票,對我們來說很有吸引力。”遂寧遊客饒棋告訴記者,現在遂寧市民享受潼南景區門票優惠。這是潼遂文旅一體化發展以來,能夠最直觀反映出惠及兩地市民一項旅遊政策。“現在很多鄉村酒店、農家樂就開在景區旁,也不用回城住宿,方便又省心。”饒棋說。 近年來,為了給遊客創造優質的旅遊體驗,我區大力推進遊購娛相關配套。目前,我區已經建成濱江、隆鑫、時代廣場、紅星美凱龍等7個商圈,有效滿足遊客們購、食、娛、文、體等多樣化消費需求。有可達四星級標準及以上的潼南勁力酒店、涪江大酒店等8家酒店,還有特色民宿、鄉村酒店、農家山莊等各類農家樂達200餘家,共有單日接待床位1萬餘張,有效保障遊客就餐、住宿需求。並提升旅遊飯店服務質量,推出“住宿+景區”套票組合模式,為遊客提供多樣化選擇。 文化賦能,旅遊為民。圍繞創新求突破,推動“真惠民”,潼南大力推行線上線下文化旅遊消費活動,適時舉辦“中國旅遊日(潼南分會場)活動”、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月)等惠民活動,共發送優惠券10萬張、發布12條旅遊惠民優惠政策,實現惠民、助企新突破。依托“一機遊”智慧文旅平台,整合各類旅遊功能和要素,大幅提升遊客體驗感的同時,掌握消費券領用情況,動態調整,提高使用效率。(全媒體記者 關羽)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