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一中的學生們在全新的教室裏快樂學習。 群力鎮中心幼兒園開展“童心頌祖國歡樂迎國慶”主題活動。 人民小學教師用英語與學生交流。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習近平總書記的係列重要論述,為潼南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潼南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大力實施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戰略,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辦學水平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呈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全區教育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麵。 全區教育係統教職員工表示,要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創新,鑄師德之魂,強立教之基,固育人之本,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交出高質量的教育答卷。 優化資源配置 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 近年來,潼南以化解“城市擠、鄉村弱”為重點,將學校布局規劃優先納入城鄉布局規劃,將學校基礎建設優先納入城鄉建設整體規劃,大力實施老舊校舍升級改造和“校中村”回購式遷建,有序擴大城區學校學位供給,改善辦學條件,讓孩子們享受更多優質資源,確保每個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玉溪鎮中心幼兒園是新獨立建製的鎮級幼兒園,整個校園十分寬敞,五彩斑斕的跑道、綠油油的人工草坪、漂亮的教學樓讓人以為走進了一所城區幼兒園。 “從一所附設幼兒園到一所獨立幼兒園,從破舊的院落到煥然一新的園舍,在區教委的大力幫助支持下,讓我們的鄉鎮幼兒小朋友享受到了和城市幼兒一樣的優質教育。”玉溪鎮中心幼兒園負責人說。 據介紹,玉溪鎮幼兒園獨立建製後,區教委把曾經玉溪鎮中學的地塊劃給了幼兒園,並對教學樓、操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玉溪鎮中心幼兒園以嶄新的麵貌呈現在大家麵前。 “以前鎮裏的居民,哪怕天天接送,也要讓孩子去城區讀幼兒園,就怕鎮街的幼兒園教學條件不行,讓娃兒輸在起跑線上;現在,家門口的幼兒園可不比城裏差,基本沒人把孩子往城裏送了。”前來接孩子放學的玉溪鎮居民劉琴說。 “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花大力氣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優先發展教育,在全區上下已形成共識。區委、區政府優先將教育均衡發展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出台了《關於優先發展潼南教育事業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潼南教育發展工作方案》《潼南區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在規劃、資源配置上予以優先考慮。 在教育投入上,實現了“兩個隻增不減”。“十三五”以來,全區教育總投入88.8億元,近3年,基建投入20多億元,超過前10年總和,新改擴建公辦學校51所、新增學位20000餘個,其中城區新增中小幼學校10所,“城市擠、鄉村弱、入學難”問題得到化解。 截至目前,全區獨立公辦園從4所增加到30所,學前教育普惠率達99.5%;“全麵改薄”工程完美收官,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啟動優質均衡區創建;實施普通高中發展促進計劃,高中階段教育全麵普及;成立潼南職教中心,中職畢業生雙證獲取率達98.75%;重慶電力高專建設如火如荼,實現高校“零”突破;民辦教育規範發展,校外培訓機構有效治理;社區教育三級網絡全覆蓋,成功創建市級社區教育示範區。 強化師資力量 培養德高業精教師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湧現一大批好老師。 近年來,潼南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標準,以師德教育為前提,以培養骨幹為重點,以改善知識結構、提高教研教學能力為目的,著力點放在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上,努力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使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不斷脫穎而出。 “我們大力引進優秀教師、學前教育公費師範生和農村小學全科教師,新招錄本科及以上教師1600餘名,其中引進研究生近500名。”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說,我們還實施卓越教師培養工程,建立一批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培育市級學科帶頭人、學科名師、骨幹教師等50名,區級骨幹教師500名,全區幼兒園教師專科以上學曆比例達到95%以上,小學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曆比例達80%以上,初中教師研究生學曆比例達6%以上,普通高中教師研究生及以上學曆比例達15%以上,中職“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60%以上。 一邊是通過人才引進、考試考核“招進來”,另一邊還要“動起來”“用起來”。通過製定教師交流輪崗製度,在全區統籌鄉鎮(或學區、辦學聯盟等)內一體化管理機製,對特色學科、緊缺學科教師推行“一校多用”和“走教”製度。同時,作為國培項目區縣,潼南正組織實施若幹特色培訓項目,大力開展教師全員培訓。藝體學科兼職教師培訓、“三字一話”等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訓練、信息技術專題培訓、英語教師技能培訓、骨幹教師能力提升培訓、新教師崗位培訓等,平均每年的培訓人數達到了1000人次,全麵提升了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技能,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夠優教、樂教。 增量、提質還要重德。潼南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印發了《潼南區師德師風考核辦法》,實行師德師風“正負麵清單”管理,同時開展了“師德師風標兵”“最美教師”“我身邊的好老師”“十佳教師”等評比活動,湧現出一大批師德楷模和標兵。 創造性開展教育教學實踐,使知識傳授更加精準。潼南中學化學教師王建,執教30多年,用精湛的教學開啟化學世界的“潘多拉”魔盒。大佛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楊宗燕,用有趣的靈魂嗬護每個孩子的童真,被孩子親切地稱為“楊媽媽”。羅壩村小學教師周恒每周開設“家長學校”,與家長共同探討家教方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輔導…… 一個個教師,就是一個個希望,他們正以全新的風姿,以全新的活力,帶著熱情和力量在潼南這片土地上耕耘創造,托舉著潼南教育的未來。 落實“雙減”政策 探索多樣教育取得成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俗稱“雙減”),全區教育係統認真貫徹落實,力爭“雙減”工作取得實質性成效。 “‘雙減’,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事關國家教育體係根基、事關人民群眾小康生活成色。”區教委負責人說。 作為中國教育改革的新起點,“雙減”正影響著校內校外和千家萬戶,引導教育回歸本位,育人回歸初心。隨著“雙減”工作不斷推進,全區各中小學校在新政下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做一次社會調查,了解社會經濟形態;做一份關於閱讀的主題手抄報,給自己定一個未來一年的規劃;去考察一座橋,了解橋的構造後做一座橋的模型;學會烹飪一道家常菜,做給家人品嚐;完成一次有意義的旅行…… 這是梓潼小學今年暑假布置的作業,也是落實“雙減”政策的具體舉措。 育才小學四年級的暑假作業則是“小鬼當家”:在暑假的某一周裏,請家長把一定限額的財務權力暫時交給孩子,讓孩子在這幾天管理一家人的費用支出。 “一周下來,他每筆賬都記得很仔細,每天晚上還會研究賬單,和我們分析哪些開支可以節省,哪些開支必須要有。”李沅豪的家長李明陽說,孩子為了自己掙零花錢,還學會了收集家裏的快遞紙箱和飲料瓶去賣廢品,我們發現通過這種實踐,培養了他的理財思維,於是幹脆把整個暑期家裏的生活開支都交給他來管理了。 不止梓潼小學、育才小學,這個暑假對於我區的中小學學生來說都是豐富多彩的。沒有了以往各種紮堆的學科補習班,而是做更有益於思考和創造的事,學生們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快樂成長。 為使“雙減”政策落地見效,區教委鼓勵引導教師按照知識結構、能力提升、綜合探究三個層次進行作業設計,合理設計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有效提高了作業設計質量。全區各中小學積極探索“基本作業+彈性作業”的模式,嚴控作業總量,規範作業布置,學生作業量明顯減少。 推進“雙減”,讓教育回歸校園,不僅體現在課堂。針對以往孩子放學,家長還在上班,隻能去課外培訓班的痛點,“雙減”後,很多學校開展了課後服務。 在太安九年一貫製學校的延時服務中,學校邀請當地有名的烹飪大師為學生手把手傳授非物質文化遺產潼南太安魚的烹飪技巧,讓學生體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育才小學將剪紙技藝融入教學中,讓孩子們傳承民族經典;臥佛鎮小學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竹麻編設為孩子們的必修課,不但培養了孩子們的一技之長,更使竹麻編技藝得以傳承並發揚光大…… “‘雙減’政策推行以來,學校采取有效措施,實實在在為孩子減負、為家長鬆綁,大家真切感受到‘雙減’政策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育才小學四年級學生李沅豪的家長李明陽說。(全媒體記者 蔣坐 李雲喜)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