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抓起,進一步織牢監管網,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近期,在一些電商平台上,肉脯碎、海苔碎、蛋糕邊等食品“邊角料”成了熱銷商品,因其宣稱口味好且價格便宜,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然而,也有一些消費者反映這些食品“邊角料”標簽信息不全,安全問題引人關注。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狀況總體穩定向好,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食品安全監管也麵臨很多新情況、新挑戰。食品“邊角料”的安全如何保障就是一個新問題。一般來說,食品“邊角料”是指製作食品時切割、裁剪下來的零碎材料,因形狀不規則等原因不被正裝產品采用,但其加工工藝、品質與正裝產品一致。雖然“賣相”不佳,但吃起來與正裝食品沒有差別,一些商家將其開發利用,一方麵能夠減少損失,另一方麵也能讓消費者得到實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一些所謂食品“邊角料”,有的是打著“邊角料”名義售賣的大包裝食品或零食,甚至是過期的“問題食品”,或是沒有食品合格證的“三無產品”,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此外,即使是正規廠家出品的食品“邊角料”,如果改變了包裝、儲存、運輸等方式,也可能影響原來的保質期,增加變質風險。因此食品“邊角料”絕不能成為監管的“空白點”。 保障“邊角料”的食品安全要從源頭抓起。近期,某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針對食品“邊角料”銷售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組織約談當地相關生產企業,從生產源頭規範“邊角料”食品規範處置和出廠銷售,這種做法值得借鑒。食品生產企業應承擔主體責任,做好“邊角料”食品過程控製,確保在加工和儲存過程中不被汙染,確保包裝材料、儲存環境,尤其是產品標簽標識符合要求,合理確定保質期,絕不允許出現強製標識內容缺失,甚至是沒有標簽的“三無產品”流入消費市場。 目前,許多食品“邊角料”以電商平台作為主要銷售渠道,不少是通過短視頻平台直播銷售。相關平台也應承擔應有的責任,做好對平台商家生產、銷售資質的嚴格審核工作,為消費者提供完善的售後保障。 確保“邊角料”食品安全,還需進一步織牢監管網。目前,食品“邊角料”缺少有針對性的產品標準和管理規範,要鼓勵行業協會聯合龍頭企業製定快速適應市場需求的相關標準,規範正規食品“邊角料”的加工、包裝和銷售。與此同時,加強對食品“邊角料”的監管,比如增加重點品類的抽檢。對問題食品“邊角料”,監管部門要嚴格把好質量關和安全關,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嚴處一起,讓不法廠商付出應有代價。 可以說,無論是常規食品還是“邊角料”食品,對其監管同樣都要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不留任何食品安全“死角”,確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繼續保持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的局麵。(林麗鸝)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1日 17 版) 【采編 鄭強】原標題:食品“邊角料”安全莫“邊緣”(市場漫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