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架作畫。 
認真作畫。 
用畫筆讓鄉村的牆麵“活”起來。 
促進團成員合影留念。 為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近日,重慶對外經貿學院積極動員青年學生,組建創“藝”鄉村振興促進團、“藝點彩繪”創新創業實踐團,深入潼南區寶龍鎮嚴寨村,開展為期16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學生們緊密結合藝術設計專業特色,深入田間地頭、村民院壩開展創意設計,探尋鄉村“變美之路”,投身鄉村振興實踐。 創“藝”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以美化環境為主題,以垃圾分類為重點,開展文化牆繪,提升鄉風文明,美化鄉村環境。隨著促進團成員在嚴寨村深入實地考察,詳細了解當地村容村貌,挖掘出當地的人文風俗、軍魂文化,團隊成員因地製宜,連夜更改牆繪設計方案,將牆繪主題重心由美化環境,垃圾分類改為鄉村振興、文化建設,再融入當地發展集體經濟的特色農作物,寶龍柚、沃柑等元素,極力打造嚴寨村的專屬文化名片。 嚴寨村需要繪製的牆麵較高,青年學生們需要踩在腳手架上才能進行繪畫。大家不僅要克服登高作畫的心理恐懼,還要忍耐高溫和蚊蟲叮咬的生理不適。時間緊,任務重,16天時間裏要畫19麵牆,共計300餘平方米。不巧的是,中間有幾天接連下雨,大家風雨無阻,日夜兼程,天黑打燈,下雨搭棚,馬不停蹄的繪畫,用畫筆讓鄉村的牆麵“活”了起來,讓村民脫貧攻堅的精神麵貌和鄉村振興的活力映入當地老百姓的眼裏。 “這些娃兒畫得真的好,你看,這有我們嚴寨村的沃柑,那還有柚子和水稻,當真是畫的好啊。”“這些娃兒是真的吃得苦,半夜了,燈亮起還在認真作畫。”“妹妹,你們畫得這麼好,我可以請你們把我屋裏的幾麵牆全都畫上好嗎?”晚飯後,村民不約而同地來到團隊牆繪地點駐足觀賞,還積極主動地為大學生們牽線、挑燈、搭棚,送來自家用的風扇。 “他們用智慧、力量和責任心為嚴寨增添光彩,他們吃苦耐勞、踏實肯幹的奉獻精神深深的感動著我和嚴寨村的鄉親們。”嚴寨村黨支部書記歐敏被大學生們的服務精神所打動。 聽著村民們的談話和歐書記的讚揚,團隊成員個個心裏都樂開了花。來自服務對象的肯定,是對大學生們勞動成果的極大認可和服務初心的極力鼓舞,大大增強了學生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學生們希望參加更多的實踐活動,將自己的所學為所用,把歡樂和美麗傳入更多的鄉村。 此次實踐活動,大學生們學思結合,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以實際行動踐行鄉村振興的誓言,在實踐中錘煉意誌,在磨練中增長才幹,拓寬了嚴寨村文化建設的渠道,增添了嚴寨村的文化風采,為鄉村振興貢獻了青春力量。(全媒體記者 李彥亭)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