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不斷加強,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加快推進。潼南財政人“堅持以政領財、以財輔政”,持續樹牢政治規矩,嚴格把準財政方向,不斷強化“財”自覺服從服務於“政”的意識,將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貫徹體現到財政各項工作中。精準有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兜牢兜實三保底線,統籌保障重大項目,不斷推進財政改革,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區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1356”總體部署,這是潼南財政人在今後五年的奮鬥藍圖和時代答卷,唯有不負曆史使命、勇於擔當作為、竭力為民服務,才能答好新時代趕考路上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樹牢黨性思維,緊扣時代脈搏。財政工作是黨委部署和政府決策實現的基礎,必須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紮實推進區委工作安排,落實區政府要求,堅持“以政領財、以財輔政”,科學研判財經形勢,合理編製財政預算,係統謀劃財政工作,積極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要聚焦“黨性”,堅決貫徹落實區委部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和曆次全會精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機遇,圍繞區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和“1356”總體部署,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化財政預算管理改革,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要聚焦“時代”,準確把握當前麵臨形勢。麵對各項任務和挑戰,全區財政收支形勢仍然十分嚴峻,收支矛盾進一步凸顯。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緊扣“1356”總體部署,著力加強財源培植征管,抓好財政資源統籌,強化資金分配和使用,堅決統籌做好“開源、節流、保重、民生、增效、風控”等各項工作,全麵保障“一城三區五大行動六項重點任務”總體部署落地見效。 強化收入征管,堅持節用裕民。曆史已經證明,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強盛中國。我們要從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信仰力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矢誌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誌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作為財政人,自當牢固樹立“以政領財,以財輔政”的思想,為國家、為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財力保障,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要聚焦“開源”,多措並舉籌措資金促發展。抓好財源建設和收入提質,做好收入監測和分析,在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基礎上,加大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稅收征管力度,加強資產、資源、資金的統籌力度,努力挖掘新的收入增長點。統籌謀劃設立產業發展資金和科技發展資金,全力保障區委工業強區和創新引領戰略實施,助力主導產業突破和高新技術產業走廊建設,為加快建設成渝中部新興產業集聚區提供財力保障。高效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重大項目,激發市場活力。抓牢對上爭取,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等政策,抓好項目策劃、儲備、對接等工作,爭取更多上級轉移支付和政府債券額度。 要聚焦“節流”,持續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堅持勤儉節約、節用裕民,“三公”經費預算總體隻減不增,進一步壓縮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削減低效、取消無效支出,嚴控年度中增支,退出到期政策,堅持政府過緊日子、讓群眾過好日子。加大財政性資金統籌力度,優先使用上級資金,統籌使用好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做好全年收支預算統籌平衡。 兜牢民生實事,助推項目建設。讀紅色革命故事,我們看到,戰爭年代,會計人員隨軍突圍時“肩不離銀元”,保證“人在銀元在”,後方工作者勒緊褲子支援前線,隻為“節約每一個銅板鬧革命”。如今,“紅色財政”從“搖籃”走向成熟,但財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麵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維護財政收支平衡的難度持續加大,加快建立現代財政製度的任務十分艱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財政部門的責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榮,我們財政人幹事創業的空間也更加充足。 要聚焦“民生”,切實兜牢民生實事底線。堅持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實事,堅決保障就業、住房、衛生等重點民生支出。落實教育、養老、社會救助等增支政策,穩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積極探索多元化投入機製,推動創新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投入和使用方式,積極統籌資金保障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高鎮級公用經費保障標準,穩定部門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全力兜牢“三保”底線,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要聚焦“保重”,堅決保障重大任務實施。統籌平衡年度投資需求與財政資金保障,全力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鄉村振興、“一區兩群”等重大戰略,推動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落實東升大橋、雙江航電樞紐、電力高專等重點項目資金,支持推動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公立醫院建設等,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全力提升城市能級品質。 不斷提質增效,嚴格防範風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要始終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麵對新形勢、新挑戰、新考驗,要警惕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最高的奮鬥目標,聚財為公、理財為民,不斷加大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力度,不斷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聚焦“增效”,繼續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加快推動績效管理標準化進程,建立績效管理硬約束機製。加快財政數字化轉型,推進預算管理一體化係統全麵實施,形成統一規範的業務流程,提升財政治理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修訂完善“9+1”預算管理製度,增加預算調劑管理辦法,充實為“10+1”預算製度體係。嚴把預算支出關口,通過對支出標準的審核,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對上爭取激勵製度,出台強增收促發展獎勵辦法,調動全員招商引資積極性,有效形成全區聯動招商引資格局。 要聚焦“風控”,穩固守住財政風險底線。堅持“三保”優先支出,嚴格落實預算審查、動態監控、資金調度等“三保”保障機製,切實防範“三保”運行風險。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堅決遏製隱性債務增量、積極化解債務存量,爭取再融資債券支持,及時置換存量債務,確保不發生政府債務風險。加大預算監督力度,提升對預算執行過程的監控能力。加強財政財務檢查,特別是財政直達資金、專項資金、民生領域等資金的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提高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的及時性、規範性、安全性、有效性。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趕考路上,我們不能產生“歇歇腳,喘口氣”的念頭,不能認為有“天上掉餡餅”的不勞而獲,不能躺在功勞簿上、成績單上“睡大覺”,要始終保持“行百裏者半九十”的清醒,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奮力走好新征程中的“趕考路”,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的財政答卷。切實聚焦“五大行動”保障,推進“六項重點任務”實施,為加快“一城三區”建設提供堅強的財政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該文章獲評我區“‘忠誠踐行初心使命擔當實幹爭先進位’——我們是新時代趕考路上的答卷人”征文比賽二等獎)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