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江山多錦繡,枝葉總關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重慶,多次發表重要講話、親自部署推動重大國家戰略、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重慶發展把舵領航、指引方向。
從果園港、京東方,到中益鄉華溪村……總書記在巴渝大地留下堅實的足跡,在重慶人民心中留下溫暖美好的記憶。
“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讓重慶各項工作邁上新台階。”這是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殷切期望。
6月13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足跡·巴渝回響》係列報道,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傾聽巴渝大地回響,展現3000多萬巴渝兒女牢記囑托、踔厲奮發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鏡頭回放】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製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俯瞰廣陽島。受訪單位供圖
【循著足跡看變化】
6月15日是第十個“全國低碳日”,一場主題為“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的宣傳活動在長江上遊最大江心島——廣陽島舉辦。
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廣陽島已經成為重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典型案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樣板標杆,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的窗口縮影,發揮綠色發展示範作用的引領之地。
廣陽島上飛翔的池鷺。受訪者供圖
“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已初具雛形
廣陽島是長江上遊麵積最大的江心綠島。這裏曾一度規劃了300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量,導致局部生態環境被破壞。2017年8月,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廣陽島大開發被踩下“急刹車”,廣陽島在內的168平方公裏範圍被劃定為廣陽島片區進行整體規劃建設,提出努力把廣陽島打造成為“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2019年4月,國家長江辦正式印發意見,支持在廣陽島片區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
廣陽島兔兒坪濕地。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走上廣陽島,一幅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短短兩年時間,廣陽島脫胎換骨,實現綠色蛻變,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綠島呈現在眼前。
廣陽島全島三分之二麵積以自然恢複為主,注重“輕梳理、淺介入”,結合坡岸、消落帶治理建設的環島11公裏長的183濱江步道,成為最美生態步道。
傳承機場、農場、訓練場基因,廣陽島創新應用“護山、理水、營林、疏田、清湖、豐草”6大策略,建成上壩森林、高峰梯田、山頂人家、油菜花田、粉黛草田、勝利草場等生態修複示範地和“魚場”“鳥場”“牧場”等棲息地,生物多樣性明顯改善,如今已記錄到植物594種、動物452種在島上生息繁衍。
此外,廣陽島還聚焦綠色低碳循環,同步建設清潔能源、生態化供排水、固廢循環利用、綠色交通等高品質生態設施,融合高品質綠色建築,整體修複全島大開發遺留痕跡。廣陽島呈現了一幅原生態的巴渝鄉村田園風景畫卷,成為生動表達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的生態大課堂。
廣陽島高峰梯田。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綠色發展示範效應逐步顯現
堅持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等金字招牌,廣陽島全麵推進生態+農業、文化、旅遊、體育、智慧、教育有機融合,加快發展“吃住行遊購娛”產業。
從“大開發”到“大保護”,廣陽島的重點項目也加快推進。
廣陽營在完成保護修複後已對市民開放,廣陽島國際會議中心、長江書院、長江生態文明幹部學院將於今年主體完工;
大河文明館、廣陽灣生態修複、長江生態環境聯合研究生院等正抓緊建設,千裏廣大文旅綜合體、國際峰會配套保障基地已完成前期設計,智慧廣陽島一期已建成驗收,長江模擬器落地並啟動建設,廣陽島野外科學觀測站正申報市級野外站。
這些項目將共同承載長江生態保護展示、大河文明國際交流、巴渝文化傳承創新、生態環保智慧應用、城鄉融合發展示範等功能。
市民在廣陽島遊覽觀光。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廣陽灣智創生態城為“綠色發展”繪新景
近年來,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高質量創建廣陽灣智創生態城,緊扣“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定位,著力將廣陽灣智創生態城打造成為“兩點”的承載地、“兩地”的展示地、“兩高”的體驗地,高水平引領重慶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得益於廣陽島片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不斷推進,廣陽灣智創生態城逐漸構建起“產、城、景、人”和諧共進的城鄉空間格局。生態、綠色、智慧、低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藍圖,正在廣陽灣智創生態城不斷變為美麗現實。
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作用下,廣陽灣智創生態城正奮發有為,以日新月異的蓬勃朝氣,繪製出美麗的發展圖景。
據悉,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高標準製定城市規劃,以高質量編製專項規劃,以高站位製定長遠規劃,構建“一島一灣、三城一鎮、兩屏村居、九廊交織”城野互融共生、“城、鎮、村”融合發展、“產、城、景、人”和諧共進的城鄉空間格局。全域藍綠空間達到68%,原生生態空間占比近80%,回歸到500年前的生態,創造50年後的生活。
今年初,重慶印發《關於高起點創建廣陽灣智創生態城的意見》,持續做靚廣陽島城市功能新名片,全情投入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創建,以廣陽島片區引領重慶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產、城、景、人”和諧共生,一幅美麗的現代版巴渝富春山居圖正在美麗的長江之濱、古老而年輕的巴渝大地上徐徐展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周盈 /文 李文科/圖
【采編 鄭強】原標題:足跡·巴渝回響 | 廣陽島:打造生態“樣板間” 譜寫綠色發展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