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會報告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的五年,是重慶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的五年。這五年,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麵落實在重慶大地上,已經成為全市各項工作的主旋律,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強音。
“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脫貧攻堅戰全麵勝利”“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打贏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黨代會報告,總結了五年來取得的重大成就,讓我市廣大黨員備受鼓舞,倍感自豪,更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三一重機總經理鄧荊輝:
高質量建設“燈塔工廠”
在三一重機(重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重機)車間內,總裝配線約17.3分鍾就能下線一台大型挖掘機。
“黨代會報告提到,這五年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推進,‘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取得突破。這讓我們倍感自豪,也信心倍增!”公司總經理、黨員鄧荊輝高興地說。
三一重機智能工廠是三一集團在西南地區投資建設的首個數字化、智能化、無人化工廠,也是一體化集成了智能製造、製造運營、設備互聯、智慧物流等全流程的智慧工廠,目前正努力創建西南地區首個“燈塔工廠”。
“‘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它在技術上更加智慧化、數字化,可形成‘燈塔’般的引領效應。”鄧荊輝介紹,三一重機產業園去年投產的挖掘機工廠,主要生產55噸及以下共11款挖掘機,設計產能2.88萬台/年,目前整個工廠自動化率已達80%,人均產值高達1500萬元/年。
“三一重機產業園投產半年即實現產值68.1億元。今年我們將力爭實現產值100億元。”鄧荊輝表示,三一重機產業園將充分利用“燈塔工廠”的輻射帶動效應,帶動自身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動重慶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兩江新區自貿辦(中新辦)副主任、四川天府新區國際合作局黨組成員王博坤:
為唱好“雙城記”再立新功
5月27日,在四川天府新區國際合作局,由重慶兩江新區自貿辦(中新辦)派來的掛職幹部王博坤,正在緊張忙碌地工作。
“黨代會報告提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作為親身參與‘雙城記’的掛職幹部,我倍感自豪。”王博坤激動地說,作為一名黨員,見證和參與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更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王博坤告訴記者,掛職9個多月來,他深刻感受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的成效。例如,兩地共同推進重大項目——成渝跨境公路運輸平台建設,推動兩地常態化開行西向、南向跨境公路班車,謀劃跨境公路與跨境水鐵空等運輸方式實現國際多式聯運,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擴容。
王博坤表示,未來他將進一步提高站位,為“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再立新功。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羅顯清:
帶動更多群眾家門口就業增收
5月27日,萬州區郭村鎮集慶玩具服裝製衣廠內,工人們正操作縫紉機趕製玩具公仔衫。今年以來,該廠已經接到了2100萬元協議訂單,將帶動更多群眾家門口就業增收。
“黨代會報告提到,這五年重慶全力抓好脫貧攻堅和民生改善,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麵勝利,動態識別的190.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8個貧困區縣全部摘帽,191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脫貧戶,這一係列成績讓我太有感觸了。”集慶玩具服裝製衣廠負責人、黨員羅顯清曾是郭村鎮中洋村的貧困戶,在政府扶持下辦起這家玩具服裝加工廠。通過幾年的艱苦奮鬥,羅顯清不但自己摘掉了“貧困帽”,還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領頭雁”。做管理、教技術、賣產品、拉客戶……身兼數職的羅顯清,如今在萬州已建起5個分廠,帶動了100餘名村民就業增收,其中有40餘名是脫貧戶。工人們每月最高能拿到5000餘元工資。2021年,羅顯清獲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羅顯清告訴記者,下一步她將建一個麵積3000平方米的廠房,建成後預計能帶動250餘名脫貧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沙坪壩區歌樂村第一書記傅蘊輝:
優美的環境讓群眾吃上“生態飯”
5月27日,沙坪壩區歌樂山街道歌樂村頤麓歡歌生態園內,清澈的湖水中魚兒遊弋,山坡上桃子壓低枝頭,遊客撐傘漫步雨中,靜聽雨聲和鳥鳴。
“黨代會報告提到,過去五年重慶大力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我們歌樂村的巨大變化就是最好的證明!”頤麓歡歌生態園內,歌樂村駐村第一書記傅蘊輝難掩激動。
歌樂山是主城四大“肺葉”之一。2018年5月,沙坪壩在重慶市率先打響整治“散亂汙”企業攻堅戰,經過4年努力,在全市率先實現“散亂汙”企業動態清零。當時在區生態環境局工作的傅蘊輝,全程參與了這場攻堅戰。
以前,頤麓歡歌生態園旁有個家具廠,從早到晚機器響個不停,還產生大量粉塵。經過當地幹部反複耐心細致做工作,家具廠最終選擇外遷,頤麓歡歌生態園成為遊客放鬆心情的寧靜之地。經過4年努力,歌樂山上整治後的區域,栽種了成片的果樹,近幾年共計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優美的環境讓當地群眾吃上了“生態飯”。
“黨代會報告更加堅定了我們踐行‘兩山論’走實‘兩化路’的信心和決心。未來的歌樂山一定會變得更美,群眾生活也會更美好!”傅蘊輝說。
市人民醫院院長張華:
慎終如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黨代會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重慶市人民醫院院長、黨員張華激動地說,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特別是麵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全市上下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贏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張華說,市人民醫院先後派出7批100名醫務人員援鄂、援京、援疆、援滬;9位市級專家參與指導區域疫情防控。作為重慶市中心城區新冠核酸城市檢測基地,該院在大規模人群篩查時,承擔了部分中心城區核酸檢測篩查重任;作為重慶市臨床檢驗中心,又承擔了全市新冠病毒核酸實驗室準入審核工作,至今有208個實驗室經過驗收,具備開展核酸檢測的能力。在疫情防控中,市人民醫院交出了一份疫情防控零感染的滿意答卷,全院有74人次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全國衛生健康係統疫情防控先進個人”等表彰。
張華表示,市人民醫院將慎終如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一是堅決貫徹黨中央疫情防控決策部署;二是堅決做好動態清零、常態化防控各項工作;三是緊盯重點環節,抓早抓小,抓細抓實;四是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堅決履行好崗位責任、陣地責任;五是有力有序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堅持有備無患,築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抓好安全生產和高質量發展。
【采編 鄭強】原標題:備受鼓舞 倍感自豪 責任重大 使命光榮——黨代會報告五年成就回顧引發我市黨員熱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