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街道雙壩社區:黨建強引領 產業促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層是主戰場,村(社區)幹部是排頭兵。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提振村(社區)幹部精氣神,引領村(社區)幹部圍繞“1356”總體部署擔當實幹、爭先進位,推動鄉村持續進步、全麵振興,區委組織部開展以“潼興論壇”講發展、“潼興課堂”學經驗、“潼興擂台”比能力、“潼興曬場”亮成效四個環節為主要內容的村(社區)書記“潼台比武”係列活動。
首 頁 | 新 聞 | 鎮 街 | 部 門 | 專 題 | 社 會 | 綜 合 | 求 助 | 小編行 | 潼城故事 | 圖 片 | 視 頻 新聞熱線:023-61268827    網站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7
當前位置:潼南網 > 正文
桂林街道雙壩社區:黨建強引領 產業促振興
2022-05-25 15:34    潼南網

 桂林街道雙壩社區蔬菜基地。劉建新攝

桂林街道雙壩社區蔬菜基地。劉建新攝

收獲滿滿。劉建新攝

收獲滿滿。劉建新攝

朱席武(右)了解玉米長勢。

朱席武(右)了解玉米長勢。

蘿卜喜獲豐收。劉建新攝

蘿卜喜獲豐收。劉建新攝  

開欄的話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層是主戰場,村(社區)幹部是排頭兵。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提振村(社區)幹部精氣神,引領村(社區)幹部圍繞“1356”總體部署擔當實幹、爭先進位,推動鄉村持續進步、全麵振興,區委組織部開展以“潼興論壇”講發展、“潼興課堂”學經驗、“潼興擂台”比能力、“潼興曬場”亮成效四個環節為主要內容的村(社區)書記“潼台比武”係列活動。

通過精心籌備,區委組織部聯合區融媒體中心錄製的《潼興論壇》第一期節目於5月19日在潼南電視台新聞頻道,與觀眾見麵。節目以“共話鄉村·同謀振興”為主題,每期邀請3名村(社區)書記走進演播廳接受訪談,與部分“兩代表一委員”和鎮、村黨組織書記互動交流,談做法、說問題、述對策、繪藍圖。本報即日起,也將結合電視訪談同步推出“潼興曬場”欄目,聚焦基層黨建新成效、基層幹部新風貌、鄉村振興新成果等推出係列報道,曬出新時代村(社區)書記履職水平和亮點業績,用先進典型激勵全區村(社區)幹部更好發揮群眾“主心骨”、發展“領頭雁”作用,在推動鄉村全麵振興中比學趕超、奮勇爭先。敬請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隊伍必須過硬。桂林街道雙壩社區“兩委”一班人,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抓基層組織建設產業振興布局,推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逐步實現“家家大棚種菜,戶戶增收致富”的目標,成為名符其實的“西部菜都客廳”。

種菜 家家戶戶有了致富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桂林雙壩社區地處涪江沿岸,資源得天獨厚,古河床衝擊成“壩”,土質肥沃疏鬆,自古為蔬菜瓜果盛產之地。

5月的早晨,雙壩蔬菜基地,一條條筆直的機耕道修到了盡頭,旁邊蔬菜基地裏菜農不停忙碌著,采摘下來的辣椒、苦瓜、茄子、四季豆各類應季蔬菜應有盡有。一輛輛拉滿蔬菜的農用車,來回不停運輸,滿載了當地老百姓收獲的喜悅和甜蜜的日子。

“說起產業,我們壩上從1995年就開始發展蔬菜,大概曆經了三個階段。”雙壩社區黨委書記朱席武介紹,第一階段是從1995年到2000年左右,老百姓自發開始種植蔬菜,銷往城區、重慶,以及四川南充等周邊地區。第二階段從2000年左右到2008年左右,通過提高種菜的技術含量,菜農們擴大了種植規模,提高了蔬菜產量。第三階段從2008年至今,雙壩的蔬菜迎來飛速發展時期,全社區1.2萬畝耕地,70%的耕地已種上了大棚蔬菜,老百姓真正通過種菜實現了致富夢想。

2003年2月,雙壩種植的蔬菜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朱席武和社區幹部對發展村級經濟有自己的清醒認識和獨特看法,他帶領菜農從“立足蔬菜產業,提高蔬菜品質和產量”“建立蔬菜栽培高科技示範園,努力增加蔬菜產業的科技投入”“提升市場競爭力”“共享市場信息,讓菜農及時掌握信息,用市場來指導生產”“引進蔬菜加工企業,努力提高蔬菜產業附加值”等方麵推進了蔬菜產業發展。

2007年,社區再次抓住市委、市政府把潼南作為“西部菜都”重點打造這一機遇,堅持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帶領村民走出了“創業就業、增收增效、富民強村”的路子。

在產業發展上,雙壩社區充分發揮了黨建引領作用,以片區種植的蔬菜為主,劃分了“苦瓜支部書記”“蘿卜、辣椒支部書記”“糯玉米支部書記”……按照“黨員+農戶+產業”的模式,把黨員示範崗、先鋒模範崗設到田間地頭,形成黨員帶頭幹、群眾跟著幹的格局,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活力。

黨員就是形象,就是旗幟。鄉村振興離不開黨員幹部的實幹擔當精神。“每次新培育了蔬菜品種,都由我們這些黨員幹部的土地先行種植示範,等到有了收益在逐漸進行推廣,這樣就降低了老百姓的種菜風險。”社區的“苦瓜支部書記”龔祥說道。

正是在社區130餘名黨員的帶領下,老百姓的種菜熱情日漸高漲,目前,年產蔬菜16萬噸、產值1.8億元,9個品種獲蔬菜地理標誌,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越來越興旺,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修路 基礎條件不比城裏差

黨員幹部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021年6月,雙壩社區完成新一屆的換屆選舉,朱席武作為班子帶頭人,帶領社區“兩委”班子一幫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俯下身子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在群眾中架起“連心橋”、當好“火車頭”、做好“貼心人”、掌好“公平秤”、念好“廉政經”,得到了群眾的擁護。

要致富,先修路。雙壩社區雖然離潼南城區隻有5公裏,但20年前根本不能通車,成為製約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隨著大家種植規模越來越大,技術含量越來越高,蔬菜的產量越來越多,把菜更好更快的運出去銷售成了最現實的問題。

“那個時候,外麵的客商很多來了就走了,原因就在於路沒修通,運輸成本高。”正在地麵忙活的龔合明告訴記者,因為不能及時銷出去,很多菜最後都壞在地裏了。

作為社區“兩委”一幫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從實際問題入手,多方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號召群眾投工投勞,先後硬化潼南人工運河邊的公路5公裏、村級公裏20餘公裏,硬化耕作道100餘公裏、鋪設鄉村便道30公裏。

2017年,全線按四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20公裏/小時,項目總投資約2765萬元的雙壩社區濱江路修建完工,吸引了成渝兩地市民前來旅遊觀光、休閑。在雙壩,春看一片花(菜花),夏看一片綠(蔬菜),秋看一片金(經濟作物),冬看一片銀(大棚架),除參觀蔬菜種植、現場采摘鮮果外,這裏還有我國西南第一人工運河,有“潼南萬畝桃花基地”。“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不比許多城裏頭的人差,住的是‘鄉村別墅’,開的是小轎車,一般種植戶一年賺個10多萬不成問題。最近幾年,政府更是花了大力氣整治我們社區的環境,栽了很多樹,還在房前屋後種上了月季、桃花、玉蘭、杜鵑、茉莉、梔子、桂花、迎春花……家家戶戶都成了花園洋房。”社區居民自豪地給家鄉發展豎起了大拇指。

搭網 讓“潼南綠”綠滿神州

隨著種菜的農民越來越多,品質也越來越高,銷售也需跟上才行。社區“兩委”認識到隻有順應新形勢,搭建發展新平台,才能使居民不斷實現增收。

為此,社區牽頭搭建起信息平台,在農業、商務等部門的支持下,建起了蔬菜銷售電子信息發布點,並充分利用QQ、微信等渠道,向廣大菜農及時發布市場信息,使菜農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對點”生產。

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黨員作用的發揮至關重要。起初為了幫菜農們打開更廣闊的市場銷路,社區“兩委”派出黨員代表,拿著宣傳手冊一路北上,到北京、東三省等地進行宣傳推介,幫助老百姓蔬菜銷售。

2008年、2009年,重慶潼南“中國西部綠色菜都”蔬菜采購會在雙壩村成功召開,從此“潼南綠”無公害蔬菜聲名遠播,迎來了北京、天津、大連、沈陽、貴州、廣西、上海等20多個省市的客商,雙壩村蔬菜的日銷量達到400噸以上,雙壩村成為名副其實的“潼南第一村”,中國西部綠色菜都的“領頭羊”。

探索出蔬菜“經紀人”路子,按照“黨員+經濟人+服務”的模式,完善服務體係,每10名黨員和2名經濟人包1個社,做好產業指導、宣傳動員等工作,促進蔬菜穩產增產。

“他們就是我們種植戶和市場之間的紐帶,沒有他們的話,我們又種又賣做起惱火得很。”說起村裏的蔬菜經紀人,菜農們心中充滿了感激。

在雙壩社區蔬菜種植發展進程中,近年來出現的蔬菜經紀人成了連接著市場和農戶,傳遞信息和技術,搭建在農戶和市場間的一座橋梁。他們不僅幫助菜農致富,還幫助村民增加勞動收入。

同時,社區黨委將積極放大優勢“走出去”,鼓勵支持50餘種植大戶帶著技術和經驗走出潼南,目前已在四川船山、射洪、三台、康定等地規模種植蔬菜5萬畝,在全國設立了202個營銷點,構建起立足國內、走向國外的銷售網絡。正在實現了“潼南綠”不僅綠滿神州,還邁出國門、走向國際,雙壩蔬菜,已成為潼南的一張亮麗名片。

書記感悟:黨旗飄在田園中,黨員聚在產業上

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組織的引領帶動。我從1996年至今,曆任村民小組組長、村主任、村支書、社區黨委書記等職,親眼見證、也親身經曆著社區的發展巨變。從20多年前村民們開始種植蔬菜,到現在雙壩成為了全國無公害蔬菜重點示範基地、重慶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老百姓逐漸富起來,走上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這其中少不了我們黨員幹部的努力。在雙壩社區發展的曆程中,社區“兩委”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組織大家修路、擴大規模種植、標準化種植、培育新品種、打開市場銷路……真正做到了“黨旗飄在田園中,黨員聚在產業上”,真正使得我們基層黨組織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

下一步,雙壩社區將緊緊圍繞區第十四次黨代會確立的“1356”總體部署,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繼續大力發展蔬菜產業,緊扣“蔬菜”主題,引進企業入駐,成立以集體經濟為主導的公司,打造潼南“蔬食記”鄉村旅遊品牌,重點策劃多元立體的蔬菜餐飲類、特色小吃類、農耕體驗類、休閑娛樂類、川渝民宿類、旅遊商品類等幾大經營板塊內容,積極有效地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全方位的產品構成體係,為叫響“周末到潼南”城市營銷品牌貢獻一份“蔬菜綠”,帶動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

紮實貫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社區)建設工作。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規劃修建生活生產汙水排汙管網,解決居民反映強烈、意見最大的汙水橫流問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使得我們雙壩社區更潔淨、更美麗、更宜居,不斷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數。(■ 全媒體記者 馬艾)

【責任編輯 鄭強】

相關新聞:
譜寫和諧畫卷 展示美麗潼 ...
我區商貿繁榮釋放經濟發展 ...
潼南“村晚”
潼南: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滿 ...
微發布
手機台
新潼南
潼南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潼南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潼南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潼南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本網聯係。
媒體推廣
  • 潼南數字報
    潼南數字報是潼南報社承辦的潼南報網,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點擊進入】
  • 重慶潼南
    手機報
    手機報是服務大眾的“掌上黨報”。工作日17:30發送,方便實用。
    【點擊進入】
  • 看潼南APP新聞客戶端
    《看潼南》APP全麵升級 全新體驗!愛潼南,就請關注《看潼南》!給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資訊!
    【點擊進入】
潼網小編行
大美潼南就在家門口 | 建好城市公園 ...
當下常年在城市奔波忙碌的年輕人自然體會很深,總幻想有一天能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詳細]
潼城故事
別口:產業發展結碩果精準幫扶解難題
“我在村裏的花椒基地務工,一個月至少掙個兩三千塊錢不成問題,還能照顧家裏,比外出打工強多了。”近日,別 ...[詳細]
新聞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敬請聯係我們,我們將幫您出謀劃策或協調相關部門幫您解決。
·讓更多優秀人才投入到鄉村振興中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紮實辦好民生實事
·奮力實幹爭先確保精彩開局
·在招商引資中盡職擔責敢於爭先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樂享生活
·國家藥監局提醒:合理使用抗生素 警惕 ...
·兒童口罩您選對了嗎?快看這裏
·免疫“指紋”揭示疾病更佳療法
·適度鍛煉能將罹患腸癌風險降低20%
·牛奶喝錯了無益甚至有害
·“擦邊球”低俗營銷為何屢禁不止
·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仍具緊迫性
春季咋養生 別忘了 ... 警惕諾如病毒感染
肺結核治療有這些優 ... 渝返渝,需這麼做! ...
健康中國巴渝行·好 ... 保護聽力 聆聽精彩 ...
潼南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 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法律顧問:董俊中 律師 潼南區整治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2
主辦:中共潼南區委、潼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潼南區委宣傳部、潼南區新聞中心(潼南報社)
地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辦事處興潼大道82號 郵編:402660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渝ICP備12005370號   渝公網安備 50022302000101號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業務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不良信息舉報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