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兩群”奏響協調發展新樂章——迎接市第六次黨代會係列述評之七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各地區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差異較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全市高質量發展之路怎麼走?各地如何奏響“協奏曲”?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指明了高質量協調發展的方向。
首 頁 | 新 聞 | 鎮 街 | 部 門 | 專 題 | 社 會 | 綜 合 | 求 助 | 小編行 | 聽新聞 | 潼城故事 | 圖 片 | 視 頻 新聞熱線:023-61268827    網站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7
當前位置:國 內 > 正文
“一區兩群”奏響協調發展新樂章——迎接市第六次黨代會係列述評之七
2022-05-21 10:24     重慶日報



▲2022年5月21日《重慶日報》頭版版麵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各地區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差異較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全市高質量發展之路怎麼走?各地如何奏響“協奏曲”?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指明了高質量協調發展的方向。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強調,要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體製機製和政策體係,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2020年1月,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要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推進成渝地區統籌發展,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深情似海,責任如山。

▲我市區域交通互聯互通駛入“快車道”。目前,重慶“軌道上的都市區”已具雛形,主城都市區內部各區“一日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可期可待。圖為美不勝收的蔡家嘉陵江大橋、六號線軌道交通嘉陵江專用橋。(無人機航拍接片)

鍾桂林 攝/視覺重慶

重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重要論述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在全麵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和一盤棋思維,著力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推動我市區域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市委明確提出,主城都市區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大都市;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探索生態優先新路子,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標杆,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時機不可失,奮進正其時。

如今,重慶“一區”正在變大變強,“兩群”正在變特變優。數據顯示,去年“一區”與“兩群”的人均GDP比值縮小至1.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縮小至1.48∶1。

一部大氣恢宏、氣勢磅礴的區域協調發展優美樂章,正在巴山渝水奏響。

空間發展格局構建按下“快進鍵”

從全局謀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才能建立科學的空間發展格局。

今年3月,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分區域設置中心城區規劃處、主城新區規劃處、渝東北渝東南區縣規劃處。這種設置便於將“一區兩群”協調發展落實到工作行動上。

情係全局,成果越來越豐;心係一域,風景這邊獨好。

看!主城都市區勇擔使命——

▲2021年7月3日晚上,在朝天門碼頭長江和嘉陵江的交彙處,亮著彩燈的遊船在江麵留下五彩軌跡,兩江四岸燈光璀璨,流光溢彩。記者 蘇思 攝/視覺重慶

主城都市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以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對外提升競爭力,對內增強帶動力,極核能級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

璧山、江津等4個同城化發展先行區,涪陵、合川等4個重要戰略支點城市,大足、銅梁等4個橋頭堡城市統籌發展,“一區”正發揮聯動成渝、聯結城鄉的重要紐帶作用。

看!渝東北起而行之——

▲2022年4月21日,巫山縣城,長江及大寧河上呈現“五橋”臥波的壯麗景觀。特約攝影王忠虎/視覺重慶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肩負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的重任,在保護一江碧水、著力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同時,正在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發展新路子、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

打好“三峽牌”、建好“城鎮群”,渝東北開始形成“一心、一廊、五片”的帶狀網絡化城鎮體係。以萬州為中心的萬開雲三峽庫區城市核心區初具形態,成為渝東北片區最重要的增長極;以忠縣和石柱沿江區域、萬州武陵鎮為實施主體,正在打造“三峽庫心”,長江經濟帶三峽庫區綠色發展協同示範區正探路先行……

看!渝東南奮楫而上——

▲秀山縣城全景。通訊員 楊小林 攝/視覺重慶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位於武陵山腹地,正在統籌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推動共同富裕、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形成風情濃鬱、氣質獨具的城鎮化體係。

立足民族風情、特色風物,守好鄉愁鄉韻,唱響“田園牧歌”,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推進文旅深度融合,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目前,“大武陵”文旅品牌進一步“擦亮”,新建A級景區18個,生態保護修護紮實推進,森林覆蓋率達到60.2%。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區域交通互聯互通駛入“快車道”

經濟發展,交通必須先行;區域協同,更要互聯互通。

目前,重慶“軌道上的都市區”已具雛形,軌道交通運營及在建裏程達710公裏,主城都市區內部各區“一日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可期可待。

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江跳段進行不載客試運行,正式通車運營後,江津到重慶中心城區將縮短到半小時;

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二期貫通熱滑已試驗成功,開通運營後將強化東部槽穀與中心城區核心區的快速聯係;

市郊鐵路璧銅線全麵開展區間橋梁施工建設,未來將構建起主城新區與中心城區之間的快速客運通道,助推銅梁、璧山加快融入主城。

……

穿行巴渝大地,眼前的一切,令人振奮。“一區”與“兩群”之間、各區域板塊內部的交通連接,也更加緊密。

道路正通達,發展已提速。

▲2月24日,鄭萬高鐵重慶段,參與聯調聯試的和諧號動車駛出天城隧道,駛向萬州北站。特約攝影 冉孟軍 攝/視覺重慶

今年4月,55301次複興號列車搭載著463名興奮的首批乘客,從湖北襄陽東站開往巴東,標誌著鄭萬高鐵載荷運行拉開序幕;

2021年10月,石柱到黔江的石黔高速正式通車,這既是重慶首條直連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的高速通道,也是從武陵山區直達長江黃金水道的快速通道;

這段時間,盾構機在開州、雲陽交界處的山腹中不停轟鳴,巫雲開高速中的控製性工程長興隧道正在順利掘進,其通車後將進一步加快“萬開雲”同城化步伐;

今年5月上旬,城開高速雙河口特大橋主橋實現雙幅合龍,高山深穀架起高橋,打通了城開高速由開州通至城口縣境內的關鍵一環;

忠縣—石寶—武陵沿江旅遊公路長塘溪大橋正抓緊施工,形成縱向連接“三峽庫心·長江盆景”核心區域的旅遊交通主幹道。

▲2021年5月16日,璧山天清氣朗,藍天、雲巴、秀湖相映成景,構成美麗的城市畫卷。特約攝影 謝捷/視覺重慶

目前,渝昆高鐵、成渝中線高鐵、成達萬高鐵、渝湘高鐵等項目加快推進,全市高鐵在建裏程928公裏,建設規模創曆史之最;城開高速開州段、石黔高速公路等片區間連接通道建成通車,“一區兩群”間高速公路通道達到3條;全市“三環十二射多聯線”高速公路骨架網絡已基本建成,通車裏程達3474公裏,在西部地區領先。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近年來,重慶將“四好農村路”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已建成“四好農村路”16萬多公裏,具備條件的村民小組通達、通暢率分別達100%、92.4%,農村群眾到達縣城出行時間平均縮短約2小時、出行距離擴大3倍、出行頻率提高5倍以上。

路路通達,產業興旺。

秀山縣大溪鄉豐胡村土地肥沃,盛產蔬菜。過去,由於交通不便,村民賣蔬菜要繞道湖南,需要4個小時車程。去年國慶節,通往山下的6公裏產業路打通後,預計全村蔬菜年銷售收入可達100萬元。

除了內暢外聯的區域交通網更密更牢,“一區兩群”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水利網、能源網、信息網等現代基礎設施網絡也持續完善,各板塊之間、各板塊內部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產業體係分工協作攀上“新高峰”

協調,並非要求“齊頭並進”;協調,重點要看“比較優勢”。

在分工協作中促進相對平衡,“一區兩群”各板塊結合本地比較優勢,通過差異化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

▲城口北屏鄉太平社區食用菌產業基地。城口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1年底,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正式量產,其產品可運用於柔性智能手機等,是全球電子產業中價值鏈的中高端環節。這標誌著我市成為全國柔性顯示產業集群之一,全市電子產業向科技含量更高、利潤率更高的產業端升級。

作為承載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一區”集中了我市80%以上的創新資源,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占全市78%。其中,中心城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在區域工業總產值中占比已超過50%,主城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比重達43%。

地處三峽庫區水土保持功能區、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的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在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同時,著力打造綠色發展升級版,已培育形成綠色建材、食品加工、電子信息等特色產業集群。

在城口縣三排山下,坐落著重慶天寶藥業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清洗藥材,加工製成的中藥飲片行銷全國。近年來,城口利用生態資源優勢發展“大巴山藥穀”,種植中藥材36萬餘畝,生態經濟在縣域經濟中的占比達到60%左右,對群眾脫貧增收的貢獻率達到76%。

公路兩旁是舒緩的草甸,遠處是蒼翠森林和連綿群山,悠然的馬匹點綴其間……初夏時節,被稱為“最美公路”的武隆區仙女山波浪公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去年武隆接待遊客4070萬人次,帶動10萬群眾吃上“旅遊飯”,近3萬名群眾靠旅遊擺脫貧困,實現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

▲武隆仙女山“最美公路”。通訊員 王俊傑 攝/視覺重慶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立足生態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鬱,構建了“文旅+”的產業體係,奏響了富有民族風情的“文旅融合”曲調,“大武陵”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文旅品牌已具雛形。

產業協作“一條鏈”,聯動發展“一根繩”。

今年5月5日,重慶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1341台輕型商用整車從萬州出發,運往南美洲。長安跨越能實現高性價比,得益於市內外產業鏈上企業的協作:車架、貨箱等產自60公裏外的開州,汽車電池組等產自160公裏外的達州,燈具等來自260公裏外的兩江新區。

▲萬州經開區長安跨越生產車間。特約攝影 冉孟軍/視覺重慶

發揮比較優勢,區域內各板塊之間依據分工,實現資源共享、協同聯動,攀上高質量發展“新高峰”。

區縣對口協同幫扶跑出“加速度”

城鄉“結對子”,發展補短板。

去年9月16日,“兩江新區萬州企業研發中心”在兩江新區龍興新城正式掛牌。

為何要將研發中心放到260公裏外的兩江新區?這得益於“同飲一江水”的萬州區和兩江新區,在我市“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機製中結成對子。

重慶建立“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機製,圍繞產業協同、城鄉互動、科技協作、市場互通等重點任務,進一步加大“一區”對“兩群”的幫扶協作力度。

▲2022年2月11日,梁平舉辦“一區兩群”區縣對口協同發展專場招聘會。特約攝影 劉輝/視覺重慶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仍是當前“兩群”很多區縣的重要任務。

重慶建立市領導聯係鄉村振興工作機製,強化幫扶與協同並舉、“輸血”與“造血”並舉,實現協調發展、共同繁榮。

春日,在海拔1000多米的武隆區白雲鄉,200餘畝的前胡種植基地鬱鬱蔥蔥。以前這裏坡度較大,土地貧瘠,不少農民都選擇了外出打工。

後來,涪陵龍頭企業太極集團在此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發展起了與工業企業聯動的特色中藥材產業,帶動60餘戶農戶每年戶均增收2000餘元。

嶄新的教學樓、標準的運動場、整潔的食堂……去年9月重新開學的巫溪先鋒小學,孩子們在這裏快樂地學習、生活。2020年,與巫溪結成幫扶對子的渝中區,不僅資助巫溪建成先鋒小學,還派來優秀師資支教、送教,提升該縣教育水平。



▲2021年9月1日,巫溪先鋒小學正式開學,孩子們步入新校園。 先鋒小學供圖

為提升“兩群”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一區”已有15個區為結對區縣落實幫扶了21所學校、11家醫院;開展科技協作項目41個,幫助“兩群”協同區縣培養幹部1484人。

天生雲陽重慶配送中心位於雲陽對口協同發展的渝北區回興街道。1200平方米的配送中心,不僅展示雲陽的黑木耳、雲陽菊花等土特產,還將該縣所產米麵油、生鮮蔬菜等100餘類產品等配送到主城。

“兩群”有優質農特產品,“一區”有龐大的消費市場。截至2021年11月底,主城協同區已支持“兩群”協同區縣購銷農特產品、文旅產品,金額約4.39億元。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城市更向往。

據統計,目前全市落實對口幫扶資金已達到28.5億元,合力引進產業項目100個以上,對口提供就業崗位超過5萬個。截至2021年底,我市已有13個主城協同區聯合10個“兩群”區縣開展招商引資,計劃建設產業協作園區16個;19個主城協同區聯合16個“兩群”區縣合作開展旅遊營銷。

區域協同,重慶腳步正鏗鏘。

樹立一盤棋思想,貫徹一體化理念,推動“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不斷走深走實,推進各區域彰顯特色、協同發展——重慶做大做強“一區”、做優做特“兩群”的效應正在顯現。

【采編 沈金橋】原標題:“一區兩群”奏響協調發展新樂章——迎接市第六次黨代會係列述評之七



相關新聞:
譜寫和諧畫卷 展示美麗潼 ...
我區商貿繁榮釋放經濟發展 ...
潼南“村晚”
潼南: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滿 ...
微發布
手機台
新潼南
潼南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潼南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潼南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潼南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本網聯係。
媒體推廣
  • 潼南數字報
    潼南數字報是潼南報社承辦的潼南日報網,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點擊進入】
  • 重慶潼南
    手機報
    手機報是服務大眾的“掌上黨報”。工作日17:30發送,方便實用。
    【點擊進入】
  • 《看潼南》
    新聞客戶端
    《看潼南》APP全麵升級 全新體驗!愛潼南,就請關注《看潼南》!給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資訊!
    【點擊進入】
潼網小編行
大美潼南就在家門口 | 建好城市公園 ...
當下常年在城市奔波忙碌的年輕人自然體會很深,總幻想有一天能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詳細]
潼城故事
別口:產業發展結碩果精準幫扶解難題
“我在村裏的花椒基地務工,一個月至少掙個兩三千塊錢不成問題,還能照顧家裏,比外出打工強多了。”近日,別 ...[詳細]
新聞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敬請聯係我們,我們將幫您出謀劃策或協調相關部門幫您解決。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紮實辦好民生實事
·奮力實幹爭先確保精彩開局
·在招商引資中盡職擔責敢於爭先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讓辦事效率再快些
樂享生活
·國家藥監局提醒:合理使用抗生素 警惕 ...
·兒童口罩您選對了嗎?快看這裏
·免疫“指紋”揭示疾病更佳療法
·適度鍛煉能將罹患腸癌風險降低20%
·牛奶喝錯了無益甚至有害
·“擦邊球”低俗營銷為何屢禁不止
·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仍具緊迫性
春季咋養生 別忘了 ... 警惕諾如病毒感染
肺結核治療有這些優 ... 渝返渝,需這麼做! ...
健康中國巴渝行·好 ... 保護聽力 聆聽精彩 ...
潼南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 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法律顧問:董俊中 律師 潼南區整治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2
主辦:中共潼南區委、潼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潼南區委宣傳部、潼南區傳媒集團)
地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辦事處興潼大道82號 郵編:402660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渝ICP備12005370號   渝公網安備 50022302000101號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業務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不良信息舉報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