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麵
民族要複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全麵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
首 頁 | 新 聞 | 鎮 街 | 部 門 | 專 題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編行 | 聽新聞 | 潼城故事 | 圖 片 | 視 頻 新聞熱線:023-61268827    網站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7
當前位置:綜 合 > 正文
潼南: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麵
2022-04-15 11:37    潼南網

柏梓鎮檸檬種植基地。特約攝影王華僑

核心提示

民族要複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曆史性轉移。全麵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

近年來,我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緊盯鞏固、拓展、銜接、振興四個關鍵,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條底線,政策不留白、工作不斷檔、投入不減少、機製不漏人,著力防返貧、強幫扶,興產業、促就業,讓脫貧基礎更穩固,脫貧成效更可持續,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

產業興 增收致富有盼頭

脫貧群眾的生活好不好,收入是關鍵。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根本之策就是發展產業。潼南堅持因地製宜,從實際出發,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把產業做大做強做優的同時,也為脫貧群眾送上“金飯碗”。

近日,記者來到玉溪鎮新田社區佛手種植基地,隻見大片鬱鬱蔥蔥的果樹林中,白中帶紫的佛手花掩映其間,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獨特的淡淡香氣。幾名工人正在忙著除草、施肥,一片繁忙景象。據介紹,該基地由新田社區集體經濟聯合社進行經營管理,借助聯合社的技術優勢,佛手長勢喜人。

“正在基地務工的農民全部都是脫貧戶,平時有10餘人,在修枝、施肥等農忙時節,有50餘人。”集體經濟聯合社負責人賴興告訴記者,今年8月左右佛手便可成熟上市,預計產量能達到6萬斤。

過去,新田社區居民以種植傳統農作物為主,經濟效益較低,社區也沒有集體產業。鄉村振興駐社區工作隊和社區“兩委”通過多次實地考察後,在社區9組流轉了160餘畝土地,引進佛手種植,發展集體經濟,拓寬群眾就業渠道,實現增收致富。

產業引進來、做起來、強起來,當地居民成了最直接的受益群體,閑置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社區剩餘勞動力家門口就能掙錢。脫貧戶高玉明告訴記者,他們平時在基地除草、澆水,施肥,每天都能有幾十塊錢的收入,大家幹得很開心,除了務工外,每年還有土地流轉收入,到年底還可以參與集體經濟分紅,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

“農業強,才能農民富、農村美。把產業做大了,效益提高了,鄉村振興就有了經濟基礎。”區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我區依托地理和資源優勢,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一鎮一特”“一村一品”思路,遵循“宜種則種、宜果則果、宜養則養”原則,大力發展糧油、蔬菜、生豬、檸檬等特色產業。資產收益、土地流轉、資金入股、務工就業、產品代銷……產業發展為帶動脫貧戶穩定就業、持續增收注入“動力”的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就業穩 樂業更能安居

在位於五桂鎮東南村的重慶碩展基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鄉村振興就業車間內,幹淨整潔的地麵上,一條條生產流水線整齊排列。伴隨著機器此起彼伏的噠噠聲,手法嫻熟的員工們正在工位上忙著加工電子連接線,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我來這裏已經一年多了,這個月應該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資。”李大南一邊嫻熟地做著穿線活,一邊介紹說,“車間離我家不到1公裏,早上8點上班,下午5點半下班,有足夠的時間把老人孩子安頓好,還可以有一份可觀的收入,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說起現在的日子,李大南信心滿滿。

李大南的話引起工友張海香、任翠碧的共鳴。她們都是東南村的脫貧戶,過去家中的收入都靠種地、打零工,遠遠滿足不了家庭生活開支。“我老公患有精神病,走得早,女兒在上初中,我不能丟下孩子出去打工。”任翠碧說,不出去打工日子過得很緊巴,如今在車間上班,既能照顧女兒,每個月還有2000多元的收入。得知村裏有個可以賺錢的車間,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人回來了。“在這裏工作比在外麵打工好,過年過節都可以在家裏。”張海香高興地說。

據悉,該車間占地2000平方米,主要生產藍牙耳機、線控耳機、數據線、充電器、充電寶、LED燈、線束等。該公司產品主要為海爾、美的等企業供貨,訂單量還在逐年遞增,產品供不應求,正在著手擴大生產規模。

“隻要本村或其他村的脫貧戶有就業意願,我們會大力支持,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讓他們靠雙手掙錢致富。”東南村黨支部書記李世強說。

為返鄉創業的群眾和當地困難人群提供施展平台,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像重慶碩展基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的就業車間全區共有10家。近年來,我區堅持把就業扶貧擺在突出位置,以提升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為重點,通過深化勞務協作,豐富拓展人員輸出、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產業援建等協作內容,促進脫貧人口外出務工,努力將脫貧人口穩在企業、穩在崗位。

同時,促進就地就近就業,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的優勢特色產業項目,優先吸納脫貧人口就業;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提高以工代賑項目勞務報酬占比,動員脫貧人口參與項目建設;推動就業幫扶車間健康發展、壯大升級,對就業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給予獎補;依托鄉村建設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統籌用好各類鄉村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其中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弱勞力、半勞力和無法外出、無業可就的脫貧人口。

此外,組織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專項行動。引導脫貧家庭(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接受中、高等職業院校和技術院校教育,發揮建築、物流、電力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作用,促進雨露計劃畢業生實現就業。

“穩崗就業是增加脫貧人口家庭收入,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途徑。”區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凝聚多方合力,加大對脫貧人口就業幫扶的政策扶持力度,做到政策落實更加精準,產業導向更加精準,幫扶對象更加精準,資金使用更加精準,措施到戶更加精準,千方百計幫助脫貧人口端穩就業“飯碗”,努力提升貧困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環境美 生態宜居幸福足

走進柏梓鎮郭坡村,農家院落幹淨整潔,房前屋後綠樹成蔭,寬敞平坦的道路蜿蜒曲折……置身其中,青山綠水環抱,藍天白雲籠罩,整個村莊安靜而祥和,猶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以前每家的垃圾都是自行處理,現在大家門前都配有垃圾桶,還有人專門來收,村裏的環境變得更好了。”村民老李說。

昔日“垃圾靠風刮,汙水靠蒸發”的髒亂差村,如今蛻變成“路淨、水清、院美”的新農村。其變化的動力來源於我區把人居環境整治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結合起來,全麵推進鄉村振興。

全區圍繞“幹淨、整潔、有序”總體目標,以“網格化”管理模式為基礎,形成區幹部包鎮、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社的網格化管理機製,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分工職責,充分發揮幹部“領頭雁”作用,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采取點、線、麵相結合的方式,分類分檔有序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廁所革命、汙水治理、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讓鄉村露出幹淨底色。

同時,加快建設“四好農村路”和入戶道路,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裏。現在,30戶以上的聚居點全部實現入戶道路“院院通、戶戶連”。在村內道路、坑塘河道、閑置空地和公共場所開展全方位的綠化行動,利用空地和荒宅基地打造小品遊園、微菜園、微花園、微果園,形成“有產業、有品質、有顏值”的鄉村新業態。

美麗鄉村,幸福生活。人居環境整治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垃圾清理了,村道幹淨了,公廁改善了,我們農村越來越好了,日子是越過越舒心了。”村民們不約而同感慨。

如今,行走在潼南廣袤的鄉村,既有美麗宜居新家園,也有生態綠色的產業園,同時還有靜心洗肺的生態園,一幅幅鄉村振興新風貌成為潼南大地上的生動圖景。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新征程上,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一項項政策的落實,一個個項目的實施,讓我區脫貧基礎更加穩固,脫貧成色更足,脫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全媒體記者 張峻豪 蔣坐)

【責任編輯 鄭強】


相關新聞:
譜寫和諧畫卷 展示美麗潼 ...
我區商貿繁榮釋放經濟發展 ...
潼南“村晚”
潼南: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滿 ...
微發布
手機台
新潼南
潼南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潼南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潼南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潼南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本網聯係。
媒體推廣
  • 潼南數字報
    潼南數字報是潼南報社承辦的潼南日報網,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點擊進入】
  • 重慶潼南
    手機報
    手機報是服務大眾的“掌上黨報”。工作日17:30發送,方便實用。
    【點擊進入】
  • 《看潼南》
    新聞客戶端
    《看潼南》APP全麵升級 全新體驗!愛潼南,就請關注《看潼南》!給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資訊!
    【點擊進入】
潼網小編行
鄉村振興進行時 | 塘壩鎮天印村:村莊 ...
整治人居環境,深化鄉村治理,打造鄉情館,舉辦桑葚采摘節……近年來,塘壩鎮天印村可謂是聲名鵲起,紛至遝來 ...[詳細]
潼城故事
別口:產業發展結碩果精準幫扶解難題
“我在村裏的花椒基地務工,一個月至少掙個兩三千塊錢不成問題,還能照顧家裏,比外出打工強多了。”近日,別 ...[詳細]
新聞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敬請聯係我們,我們將幫您出謀劃策或協調相關部門幫您解決。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紮實辦好民生實事
·奮力實幹爭先確保精彩開局
·在招商引資中盡職擔責敢於爭先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讓辦事效率再快些
·我為群眾辦實事貴在抓落實見實效
樂享生活
·免疫“指紋”揭示疾病更佳療法
·適度鍛煉能將罹患腸癌風險降低20%
·牛奶喝錯了無益甚至有害
·“擦邊球”低俗營銷為何屢禁不止
·提升老年人疫苗接種率仍具緊迫性
·養老金融各項試點進展順利
·這三個時間段需要“主動”飲水
春季咋養生 別忘了 ... 警惕諾如病毒感染
肺結核治療有這些優 ... 渝返渝,需這麼做! ...
健康中國巴渝行·好 ... 保護聽力 聆聽精彩 ...
潼南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 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法律顧問:董俊中 律師 潼南區整治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2
主辦:中共潼南區委、潼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潼南區委宣傳部、潼南區新聞中心(潼南報社)
地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辦事處興潼大道82號 郵編:402660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渝ICP備12005370號   渝公網安備 50022302000101號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業務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不良信息舉報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