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搬運青菜頭。 
村民在采收青菜頭。 
青菜頭豐收,村民臉上樂開了花。 近日,記者走進群力鎮,這裏村容村貌整潔,鄉裏鄉親和諧,農業產業興旺,處處讓人感受到鄉村治理帶來的可喜變化。 近年來,群力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因地製宜發展農業產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建設文明鄉風,用實幹實績穩穩地托起了父老鄉親的幸福,讓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氣越來越足。 產業旺 農民富 乍暖還寒的群力大地上,春風撲麵,萬象更新,群力鎮的菜農們忙碌在田間地頭,幹勁十足地忙著采收冬菜、春播春種……新春伊始,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正在這裏徐徐展開。 近日,記者在位於矮坡村的葉升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看到,100餘畝青菜頭正式進入采收季節,一片片肥厚的綠葉包裹下,生長著一個個誘人的青菜頭,光滑油亮,令人垂涎。趁著天氣轉晴回暖,30餘名村民忙著挖菜、砍菜、運輸,大家配合默契,現場一派忙碌的勞作景象。 “今年的青菜頭個頭大,品相也好,預計收入在10萬元左右,我們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了。”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批青菜頭在種植前就與榨菜公司簽訂了購銷合同,完全不愁銷售問題。 在合作社務工的村民王美芳,因年齡大、文化低,不能外出打工,就靠務農生活。“合作社有活我就來幹,一個月能掙一兩千元,從家到這裏上班很近,還能接送孫子上學、放學,太方便了!”看著豐收的青菜頭,王美芳笑得合不攏嘴。 據了解,矮坡村村支“兩委”在去年秋收後,積極引導群眾利用冬閑田種植冬季蔬菜,采取統一發苗、統一指導、統一收購等方式,全力促進產業增效、農戶增收。“種植青菜頭不僅能促進增收,還能將閑置土地進行合理利用,同時又提供了多個就地就近務工崗位,讓村民一起致富,可謂一舉多得。”村支部書記張思豪說。 以前的群力鎮各村無集體經濟和支柱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通過脫貧攻堅,該鎮立足產業扶貧,紮實推進農業產業布局,切實加強種養殖、土地流轉等工作,提升“造血”能力,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脫貧增收,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鄉村美 農民樂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人居環境整治則事關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農民群眾根本福祉,是實現美麗鄉村建設、擦亮鄉村振興底色的重要內容。 美麗的庭院綠樹環繞,清澈的水塘微波蕩漾,整潔的巷道四通八達……走進群力鎮牽牛村,放眼望去,滿目蔥鬱,猶如一幅精美的鄉村美景圖向人們徐徐展現,這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帶給村民的實實在在的“利好”。 “老劉,家裏衛生做得很好啊,就是門口這幾堆柴又忘了收進屋裏,下次要注意呀!”牽牛村村支書周家書將柴抱到灶旁,村民劉乾光熱情的招呼他坐下,兩人像老朋友一樣聊了聊家常後,周家書對人居環境的重要性進行了講解。 “一定一定,可不能因為環境衛生沒搞好丟了村裏的臉,村莊幹幹淨淨,我們住得才會舒舒心心。”劉乾光笑嗬嗬地說道。 記者跟隨周家書挨家挨戶走訪宣傳,發現在村幹部的帶動下,家家戶戶都已行動起來,庭院打掃得幹幹淨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們也紛紛表示非常樂意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一份子。 據了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群裏鎮在做優人居環境、提高鄉風文明等方麵狠下“繡花”功夫,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村推進”行動,緊盯“治理六亂、開展六清”核心任務,集中全鎮力量整治人居環境。通過鎮村幹部帶頭打掃衛生,大力宣傳環境整治的重要性,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引導農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淨化村居環境,改善鄉容村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