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形鎮以提升基層黨建質效,推行積分製管理,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推進基層治理創新,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熱情—— 鄉 村 善 治 繪 就 和 美 畫 卷 
水口社區誌願服務隊宣講人居環境整治政策。 
水口社區誌願服務隊幫忙打掃清潔衛生。 “加強基層的長效管理,創造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消除髒亂差,創建新文明!”“全麵推進積分製管理,努力打造美麗龍形”……走在龍形鎮的各個村社,加強鄉村基層治理的宣傳標語和主題牆繪畫隨處可見,家家動員、人人參與的氛圍十分濃厚。 過去一年來,龍形鎮堅持問題導向,探索出一條鄉村有效治理之路,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善治新格局,描繪出一幅新時代鄉村村美人和的新畫卷。 黨建引領形成共建共享新格局 基層社會治理關係千家萬戶,關乎社會和諧。村社是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裏”,也是黨和政府聯係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因此,在社會治理的基層一線,村社黨員幹部的作用不言而喻。 龍形鎮把鄉村治理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綜合治理、改善民生、促進發展等各項工作結合起來,構建起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為鎮域建設和發展注入了速度、力度和溫度。 “我們堅持把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落實作為首要政治責任抓落實、抓推進。通過舉辦黨史知識競賽、‘永遠跟黨走’演講比賽、紅色經典誦讀等活動,黨員幹部思想覺悟提升,帶頭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顯著提升。”龍形鎮黨委副書記陳家良說。 黨員幹部有了積極性,基層治理就有了帶頭人。一年來,龍形鎮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引領,先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住房改造提升、道路升級建設等服務民生項目,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在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村民心齊氣順,參與村裏建設的熱情高漲,許多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陳家良說。 積分管理激發基層治理新動力 “胡委員,最近我們排了一個舞蹈,已經練習得非常熟練了,下一場文明家風宣講活動讓我們隊也去表演一下嘛。”一走進村裏,龍形鎮黨委宣統委員胡江就收到了村裏壩壩舞隊“請願書”。“要得,你們認真排練嘛。”胡江回答道。 2021年,龍形鎮印發了《龍形鎮鄉村治理積分製推廣運用實施方案》,在全鎮大力推廣鄉村治理積分製管理製度,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參與鎮村組織的各類宣傳宣講活動每次可以加0.5分。“方案實施以來,群眾參與鎮村組織的集體活動或公益活動積極性有了顯著提升。”胡江說。 據胡江介紹,為推動積分製管理落到實處,龍形鎮按照農戶打分、村級審核、村級公示的程序逐步產生積分,堅持每月召開鎮級鄉村治理工作會,聽取積分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分析存在問題並協調解決,確保積分管理有計劃、有步驟、有成效地穩步推進,同時加強工作督導檢查,搞好跟蹤指導,做好積分日常登記、彙總審核、反饋公示、綜合評定等工作,充分和當前農村重點工作和中心工作掛鉤融合,發揮小積分撬動鄉村振興大戰略的效果。 “我們通過定期開展積分兌換物品活動,讓群眾物質上得實惠,精神上有榮譽,切實解決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少數人幹、多數人看’的問題。”胡江說。 誌願服務帶動鄉村文明新風尚 “閆大姐,你家裏今天收拾得很幹淨喲!樓上的衛生做了沒有,如果有搬不動的東西,就讓我們來幫你喲!”2月24日,在龍形鎮水口社區駐村工作隊隊長任銀超的帶領下,水口社區誌願服務隊正挨家挨戶宣講人居環境整治政策,遇到缺勞戶或房前屋後環境較差的家庭,就主動幫忙打掃清潔衛生。 去年以來,龍形鎮以村為單位,先後組建村民誌願服務隊20餘支,主要任務就是宣講黨的政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勸導不文明行為和助殘幫老等誌願服務活動,截止目前,以開展相關活動100餘場,參與人數1500餘人次。 “壩子收拾幹淨,心情也要好點嘛。”水口社區四組82歲的陳素芳告訴記者,自己的子女都在外打工,家裏缺少勞動力,村裏知道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組織誌願服務隊前來幫忙打掃院壩。“我們也不能全等誌願者來幫忙,房前屋後的清潔衛生還是要自己保持。”陳素芳說。 誌願服務隊的示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水口社區黨支部書記楊軍說,“通過宣傳發動,村民群眾都知道了環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現在每家每戶都自願加入到村內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來。”(全媒體記者 吳波 徐肯)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