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正收割榨菜。 “老黃,今年還計劃出去不?”2月22日一大早,五桂鎮倒獅社區的支部書記邱龍中就與兩名社區幹部走進了本村居民黃元明家,了解大家今年的打算。 看到社區幹部的到來,黃元明從家裏麵拿出凳子,請大家坐下。 “我們今天來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大家對社區現在正在謀劃的鄉村振興有哪些意見和建議?”邱龍中簡要說明著來意。 “要說建議還真有一條。”明白了社區幹部到來的緣由後,黃元明慢慢打開了話匣子,“要致富先修路,我希望把我們社區幾條主幹道再修整一下。鄉村振興就是要把這些基礎設施完善好,既讓老百姓更好的出行,也促進社區產業更好發展。” 黃元明口中的路就是從自家門口穿過的一條道路,作為連接該村幾個社的主幹道,同時也是從五桂鎮前往大足區寶頂鎮的一條主幹道路。近年來,因為來往大型卡車的碾壓,多處路段出現破損,開始嚴重影響當地村民的交通出行。 “春節回家看到現在農村發展得越來越好,村裏麵的產業也越來越紅火,今年自己也想留在老家,看看能不能找點事情做。”黃元明繼續說著自己的打算。 據悉,今年48歲的黃元明,早年一直在重慶打工,從事建築木工行業,後來逐漸發展起一個屬於自己的木工小團隊,開始在全國各省市承包一些小型建築工地進行施工。慢慢富裕起來的他,準備回到家鄉為鄉村振興做點貢獻。 “老黃,你有這個想法是好的,現在實施鄉村振興,有了你們的加入,我們社區一定會越來越好。”邱龍中了解完情況後,就起身從老黃家離開。他們還要馬不停蹄的趕往2社的榨菜基地,同正在收割榨菜的村民一起收菜。 這兩天正是村裏集體經濟在2社種植的榨菜收獲的季節,據了解,近年來,倒獅社區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過程中,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以此增加村民的收入。現目前村集體經濟已經發展了花椒種植150餘畝,李子、桃子等果樹種植20餘畝,生態魚養殖8.5畝。“今年共種植了榨菜20畝,這些榨菜全部都是運往合川一家榨菜廠。”談及銷路的時候,邱龍中告訴記者,銷路完全不用愁,整個基地的榨菜實行訂單銷售。 “除了榨菜,村裏在前兩年種植的花椒,今年也將進入盛產期,屆時還會給村上帶來一筆收益。”邱龍中指著村裏種植的連片花椒樹說道。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五桂鎮堅持因地製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支持各村(社)通過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帶動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在東南村,春節前夕,村裏經過集體談論後,將3社剛整治出來的10餘畝土地,發展成了稻田養蝦產業。 在高碑村4社,三年前流轉土地70餘畝,發展起來的村集體柑橘基地裏,一棵棵柑橘樹已成長到了1米的高度,今年即將引來正式掛果,村民們幹勁越來越足。 產業興旺是振興鄉村的重點和前提,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意義重大。“下一步,全鎮將繼續按照年前鎮黨代會的布置和確定目標任務,在各個村(社)發展壯大一批集體經濟特色產業,壯大村級財力,不斷增強廣大群眾致富增收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群眾自力更生、奮發有為的內生動力,推進農村經濟建設,實現鄉村全麵振興。”該鎮產業發展辦公室負責人李航說道。(全媒體記者 馬艾 張峻豪)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