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農技專家指導下栽種枇杷苗。 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 劉莉 劉文靜)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在春耕。2月16日,潼南區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內一片繁忙景象,十幾名村民正鉚足了勁,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齊心協力栽種下優質枇杷品種。 走地裏,套種的蠶豆苗已綠油油一片,“按照傳統的果樹種植模式,種植周期長,回籠資金慢,通過果樹間作套種,可實現‘以短養長’,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經果種植效益,帶動老百姓增收。”區農業農村委科技推廣中心特經站站長黃明介紹。 據介紹,桃、李、梨、枇杷是落葉果樹,落葉後不會遮擋住林下作物的陽光,具有很好的套種條件,新引入的蠶豆品種“通蠶鮮8號”經濟效益高,采收後,其根、莖、葉在土壤裏自然腐爛,還能變成天然有機肥料,讓土壤成為“綠色銀行”,實現一地多收。 “經過我們的栽培技術優化,對蠶豆苗進行摘心、春化等處理,一顆種子最多能發出7顆苗,並且在旺季之前成熟采收,可以以16元每斤的帶殼價銷售至上海等地。”黃明告訴記者,新品種試驗成功後,將在全區廣泛推廣。 據了解,區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於2021年3月建成,總麵積360餘畝,引進170餘個特色經果優良品種,預計在今年6月全部栽種完成,3年左右投產。基地將通過果樹栽培、品種優化、果蔬套種等試驗示範,做好種植技術示範推廣,帶動農民增產增收。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