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暖陽下,重慶潼南區崇龕鎮的姚市河波光粼粼,水清岸綠。一大早,崇龕鎮黨委書記駱傑與四川省安嶽縣雲峰鄉黨委書記唐飆相約來到姚市河邊,一起跨界巡河。 潼南區地處川渝交界,跨界河流眾多。其中,涪江、瓊江橫貫全境。 在崇龕鎮,川渝聯動跨界巡河已是常態。姚市河是瓊江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流經四川安嶽、重慶潼南後彙入瓊江。“2018年,崇龕鎮與四川姚市、雲峰、大安等相鄰鄉鎮簽署協議,聯手推進瓊江流域水環境治理與保護。”駱傑說,聯合巡河與交叉巡河,實現了跨界河流聯防聯治、共治共管。 “如今的瓊江河幹淨多了,我每天都會到河邊來散散步。”55歲的徐學倫是崇龕鎮明月社區居民,從小在河邊長大,見證了瓊江河沿岸的變化。他說,過去,瓊江河處於“兩不管”狀態,水質汙染嚴重,河水都是淺黑色的,最近幾年,得益於上下遊地區的聯合治理,瓊江河水清如許,周邊百姓的生活也舒心多了。 近年來,潼南區以河長製為抓手,建立健全跨界河流聯防聯控聯治機製。重慶銅梁區、合川區,四川省遂寧市、資陽市等相鄰市區建立了生態環保及河長製管理協調機製,協同推進涪瓊兩江流域水汙染防治、水旱災害防禦、水資源共同保護開發,開啟川渝跨界河流牽手共治的良好局麵。 潼南區生態環境局局長彭緒仁說,為破解跨界治水難題,重慶潼南區、銅梁區、四川遂寧市、四川資陽市四地河長辦簽署了合作協議,輪流組織召開流域水汙染防治協作聯席會議,實現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五事聯辦”;重慶潼南區、四川遂寧市與資陽市安嶽縣三地生態環境部門簽訂了《涪江、瓊江流域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合作協議》;潼南、銅梁、遂寧、資陽四地生態環境部門、水利部門等對跨界河流開展聯合巡查,發現並整改突出環保問題15個,有力推動流域水環境明顯改善。 記者在重慶潼南區雙江古鎮采訪時看到,涪江支流猴溪河繞古鎮潺潺而過,河水清澈見底,兩岸景色宜人。不少前來雙江古鎮旅遊的市民和遊客在河道邊拍照留念。遊客陳秀萍說:“前幾年我經過猴溪河,臭味讓人不敢靠近,現在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川渝聯動跨界治水,讓越來越多的河流變得更美了。記者了解到,重慶潼南區與四川遂寧市每季度對大安河、白象河等3條跨界河流開展聯合水質監測,共同建設了環保信息化係統,突破數據壁壘、實現監測數據共享,推動上下遊跨界河流水質共治共保。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潼南區與銅梁區建立了瓊江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補償機製,按照“月核算、月通報、年清繳”原則,對補償資金進行專項管理,用於瓊江流域水汙染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與環保能力建設等。目前,兩個區的流域補償金總額已達1321萬元。 【采編 鄭強】原標題:川渝聯動跨界巡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