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駱永壽(右一)在生產車間與工人一起研究解決技術難題。 開 欄 的 話 區第十四次黨代會即將召開,為充分展示我區黨代表在各自崗位上不忘初心、爭先創優、砥礪前行、奮勇拚搏的精神風貌,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喜迎黨代會·先鋒之光》專欄,講述他們對黨忠誠、擔當實幹的故事,觸摸他們心係群眾、為民解難的情懷。 完成國家級工程項目2項,省部級工程和科研項目10餘項,中大型技術改造項目20餘項,獲得8項國家授權專利,2項行業標準……這都是重慶民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區第十四次黨代會黨代表駱永壽帶領職工勇攀創新高峰取得的成果。 駱永壽出生於60年代,是一名有著40年黨齡的老黨員。駱永壽無論在部隊還是在企業,他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重慶民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民豐化工)位於潼南高新區(北區),2008年搬遷落地生產以來,一直是潼南重點納稅企業,其鉻鹽生產一直居於業界領先地位。 民豐化工主要生產鉻鹽和維生素K3,鉻鹽的基礎產品是重鉻酸鈉,重鉻酸鈉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含鉻廢渣,對生態環境有很大的影響。如何處理鉻渣,保護生態環境,是企業的當務之急。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駱永壽帶領黨員幹部、技術工人經過反複論證、試驗,圍繞清潔生產工藝,對核心技術進行研發、改造和提升,找到了解決的辦法。為鼓勵大家立足崗位積極開展技術創新,他提出了“發現問題就是成績、解決問題就是創新”的工作理念,以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為主要任務,努力將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快速解決在基層,在民豐化工營造出“處處是創新之地、人人是創新之源、時時是創新之機”的氛圍,最大限度地將技術優勢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優勢。 12月15日,記者來到民豐化工,工廠幹淨整潔,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花園一樣的美景映入眼簾。在紅釩鈉車間,新建的提釩工藝正在緊張作業中。 “紅釩鈉車間附產危險廢物,傳統的處理方式是解毒填埋。”駱永壽告訴記者,他們采用先進工藝和設備,生產多聚釩酸鈉產品,實現了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環保效益及經濟效益顯著。 “近年來,我們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圍繞‘創新、綠色、發展’這三大主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駱永壽說,鉻渣綜合利用項目、鉻綠廢水回收處理綜合利用項目、多聚釩酸鈉項目以及目前正在建設的硫酸—熱電聯產項目等,都是企業創新發展道路上的真實寫照,這也為企業持續、健康、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環境治理上,民豐化工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大資金投入進行技術改造,通過科研攻關、技術革新,降低企業生產能耗和成本,形成了綠色發展和經濟效益雙贏的良好局麵,在潼南的企業中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在科技創新和環保治理上,駱永壽始終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民豐化工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帶動幹部職工圍繞生產經營目標任務,深挖細研、真抓實幹,取得了顯著成績。 “駱書記帶領大家創先爭優、攻堅克難,在生產一線廣泛開展崗位練兵、勞動競賽、知識競賽、技術革新等爭創活動,引導員工爭當生產經營的能手、創新創業的模範、提質降耗的標兵和服務群眾的先鋒。”民豐化工供應部副部長胡紹全說,大家在工作崗位上,深化崗位辛苦不言苦、心累不怕累的精神,破解了許多生產、技術、管理、安全環保等領域的難點問題。 在駱永壽的帶領下,紅礬鈉車間完成了閃蒸餘熱利用技改、鉻酸鈉車間大窯尾氣餘熱綜合利用項目改造等技改工作。 “我將認真履行一名黨代表的責任,用行動做出表率,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使企業在生產運行、安全環保、誠實守信上做出表率,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潼南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駱永壽說。 如今,民豐化工已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保友好型、經濟效益型企業,成為行業領先、中國乃至亞洲較大、較先進的鉻鹽生產基地,為重慶工業發展和潼南實現工業強區戰略目標做出了新的貢獻。(全媒體記者 趙晨城)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