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王全良的小龍蝦喜獲豐收。 
誌願者開展清潔行動。 一座座鄉村別墅與灰白相間的小樓相映成趣,庭前綠樹繁花,家家戶戶幹淨整潔,果蔬菜地、花卉草坪井然有序;院門外道清樹綠,波光漣漪,整齊的垃圾分類小站,成為一道別致的點綴,一派“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的農村美景。三五成群的村民,漫步在這片如畫般的美景之中,這正是如今壽橋鎮人居環境的真實寫照,也是該鎮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是助力鄉村振興重要一環。一直以來,壽橋鎮高度重視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通過依靠群眾、積極發動群眾,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發展深度融合推進,不斷“刷新”鄉村“顏值”,營造“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景更美”的良好生活環境,讓好的人居環境成為鄉村振興新的推動力量。 多措並舉 開展集中整治 為進一步改善鎮域人居環境,建設和諧美麗宜居鄉村,壽橋鎮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著力解決百姓訴求,把鎮域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工作著力點,多措並舉,全麵開展集中整治,確保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該鎮集中組織清潔村莊活動,廣泛動員黨員幹部、農民群眾以及誌願者開展以村(社區)為單位的村莊環境衛生集中整治,聚焦村、社區、戶連接處“三不管”公共區域等,開展房前屋後雜物堆、田間地頭廢棄物等“五清理”活動,整治柴草堆、糞汙堆、沙石堆、雜物堆和亂搭亂建的雞鴨窩棚、豬牛棚圈、露天廁所、村(社區)內房屋牆體及電線杆上的廣告、牛皮癬等警示提示標語,做到發現一處、清理一處,消除一處、美化一處。 “榜樣化”帶動加強示範引領。壽橋鎮每月組織一次“最美庭院”觀摩活動,以村社為單位,每月評比一批美麗庭院,組織其他村民現場觀摩,引導村民之間相互學習、借鑒。同時,對最美庭院進行張榜公布和宣傳,增強村民榮辱觀,激發人人爭當先進、既愛“麵子”、又愛“裏子”的濃厚氛圍。在雙月組織一次村社“紅黃旗”傳遞活動,以鎮為單位,每兩個月組織轄區內所有行政村(社區)開展一次現場評比活動,選派當地的老黨員、老幹部擔任評委,采取不打招呼、現場選點的方式,比一比村莊整體衛生清潔程度、公共區域環境衛生保持狀況、家庭院落幹淨整潔情況和村民良好衛生習慣養成等,利用紅黃旗評選出一批村莊清潔行動成效突出村、社區(授予紅旗)和差距明顯村、社區(授予黃旗),引導社區、村社幹部和農民群眾找差距、擴視野、學經驗。 “此外,我們還利用假期組織了‘我是偵查員’實踐活動,動員組織中小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勇當村莊衛生‘偵查員’,找出影響村容村貌的垃圾堆、柴草堆等,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帶動農民群眾、誌願者等齊參與、同勞動,開展清理活動。”壽橋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常態化組織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起到先鋒帶頭作用的社區、村、社黨員講微黨課,引導教育農村基層黨員,帶動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村莊清潔行動,推動形成“黨群合力”推動的工作格局。 成效明顯 村民喜笑顏開 記者在壽橋鎮碉樓社區3組看到,村民楊賢國正和老伴兒一起在庭院裏,趁著農閑晾掛辣椒,幹淨整潔的庭院裏十分敞亮,院前魚池裏的魚兒時不時探出腦袋冒個泡兒,引得水麵“咕嘟”一聲響。 為營造幹淨整潔的人居環境,壽橋鎮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整治突出影響人居環境的重點問題,著力解決村莊環境“髒、亂、差”現象,動員廣大農民群眾廣泛參與、集中整治,持續推進村容村貌治理、垃圾清運、衛生保潔等工作,掀起了人居環境專項整治一波又一波的工作熱潮。楊賢國主動帶領記者繞著前屋後院兒狂了一圈,他洋溢著自豪的笑容說道:“你看我這兒不光是前院兒幹幹淨淨,就連屋後都全部進行了道路硬化,種上點自己喜歡的花花草草,又是別有一番滋味兒……” 據悉,自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壽橋鎮各級幹部集中攻堅、持續發力,高效結合新農村建設、鄉村道路改造、廁所革命、汙水管網改造等多項民生工程,讓鄉村實現了亮化、綠化、美化。 “這村裏簡直是一天一個新變化,到處都新澆上了水泥路,路旁不但還栽上觀賞性花草,而且安裝了路燈,一到晚上,也不再是黑漆漆一片了,燈亮了,我們老百姓心裏更是亮堂,從心眼裏洋溢著快樂和幸福,真是樂開了花呀!”看著眼前幹淨整潔的村容村貌,村民王全良高興地說道,“鎮上村上經常來給我們宣傳環境整治的重要性,我們也要充分發揚好主人翁精神,管理好自家房前屋後的衛生環境,共同建設綠色宜居的美麗鄉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人居環境就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壽橋鎮將始終堅持為民理念,不斷鞏固提升整治成果,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階,傳遞鄉村全麵振興的強勁律動,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幅村村優美、家家整潔、處處和諧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全媒體記者 印茜)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