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因為攜帶或送禮方便,螃蟹隨吃隨兌,被稱為“紙螃蟹”的蟹券盛行一時。可近幾年,隨著蟹券的泛濫,兌換難、蟹券空轉的情況時有發生。據報道,商家印刷麵值500元的蟹券,以400元價格賣給營銷人員,營銷人員以500元價格對外出售,但以250元的價格往回收,再以300元的價格賣給蟹券商家。一隻螃蟹沒有,一張蟹券,蟹券商家穩賺100元,營銷人員也能賺50元。 螃蟹是特殊的生鮮商品,食用期較長但不易保存,直接拿來送禮更是多有不便。因此,十幾年前就有聰明的商家發明了蟹券,讓螃蟹以紙質券形式流通,消費者可以憑券隨時提取。這對那些自己買自己吃的普通消費者來說,作用固然非常有限,但對龐大的送人和被送者群體來說,卻可謂異常實用。蟹券的發行,有助於提升螃蟹交易量,也促進螃蟹市場進一步壯大。 但是,“紙螃蟹”近年來已經慢慢有些變味,甚至完全脫離了“螃蟹本位”。不僅濫發超發嚴重,且逐步有成為“虛擬蟹”的證券化趨勢,成為可以流通的變相有價證券。螃蟹似乎隻是無關緊要的由頭,為的不是吃蟹而是炒作,蟹券成了純粹炒作的對象,各路市場主體都能隨意發行蟹券,整個炒作過程一隻螃蟹都沒有參與,遊資大量參與其中且不受監管部門管控,帶有某種金融衍生品的屬性,也暗藏著與金融產品類似的風險。 “紙螃蟹”泛濫發行,讓某些商家更加重視空轉獲利,而不是螃蟹產品的質量。會養螃蟹的不如會倒螃蟹的,正常的市場秩序也被破壞。很多消費者拿到螃蟹券後,或是麵臨“一券在手,螃蟹難求”的供需不平衡局麵,或是收到的螃蟹縮水嚴重、缺斤短兩。某些有效期超長的“紙螃蟹”,甚至可以三年內有效,但消費者往往遭遇商家跑路等情形,想要提貨時發現店已不在,客服也無回應。在此過程中,有的商家已涉嫌詐騙。 “紙螃蟹”讓螃蟹市場“脫實向虛”,一旦失控,不僅可能傷害消費者利益,同時也會傷害蟹農利益。因為蟹券超發嚴重,蟹農無法掌握蟹券真實銷售數據,消費者拿到蟹券後也可能出現並不兌換的情形,可能會誤導蟹農生產,導致蟹券暢銷、螃蟹滯銷。而且,經銷商往往是先賒賬拿蟹券,收到客戶打款後再支付蟹款,一旦“紙螃蟹”過度證券化出現類金融風險,導致經銷商資金鏈斷裂,破產甚至卷款潛逃,蟹農將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對於“紙螃蟹”出現的證券化傾向,相關部門亟待加強管理。一方麵,蟹券已然成為可以發行、流通、倒賣的變相有價證券,應否在相關部門進行登記?另一方麵,蟹券是不是誰都可以發行,而且想發多少就發多少?更重要的是,“紙螃蟹”發行所得資金,應否納入金融體係進行資金托管,防止別有用心者卷款潛逃?此外,蟹券極易成為送禮券、人情券、賄賂券,和購物卡、高爾夫卡等一樣,有無必要為防治腐敗實行實名製購買和流通? 提高蟹券發行準入門檻,擠掉蟹券超發“水分”,嚴打蟹券兌換以次充好,規範蟹券流通痕跡化管理,防止蟹券證券化倒賣炒作,加強蟹券發行資金監管,防範各種市場亂象……凡此種種,都需要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等進一步形成合力,係牢捆住“紙螃蟹”的監管之繩,不使其“橫行”於市,擾亂秩序並滋生風險。(斯傳) 【采編 鄭強】原標題:“紙螃蟹”橫行於市,需要係牢監管之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