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淩空拉結電纜作業。 持續實施“電靚鄉村”農村供電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是我區今年市、區兩級民生實事之一。為辦好這件民生實事,全區上下高度重視,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力、全速、全程”推進這項工作,全力解決農村地區電壓低、用電質量較差的問題,讓村民不但“用上電”,更要“用好電”。 電力添動力 產業旺起來 2020年初,區委、區政府將“電靚鄉村”農村供電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列為重點實施項目,分批實施。 在區經信委的統籌協調下,當年,“電靚鄉村”工程完成投資1.39億元,新建、改造0.4千伏、10千伏線路共617.3公裏,涉及用電戶約5.77萬戶,完成23個鎮街933個配變台區的現場勘查設計,累計竣工投運669個配變台區。 “兩年前,一家外來企業看到我們這裏適合種植花椒,想開辦一家深加工企業,但由於電力要素不達標,不得不放棄了想法。”米心鎮苦竹村村支部書記、村主任梁平介紹,不隻是想來投資的企業望而卻步,從事鴕鳥養殖的李恒貴也很苦惱。 鴕鳥孵化是鴕鳥養殖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對孵化箱恒溫要求苛刻。如果電壓不穩定,就會導致孵化周期過長,孵化率降低。 國網潼南供電公司聞訊後,為鴕鳥養殖場免費架設了800餘米的三相動力電線路,成功解決了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題。在示範帶動下,又有4戶貧困戶養起了鴕鳥,經濟效益都還不錯。 2020年年底,該村10個台區基本改造完成,全村容量從250千伏安提升到500千伏安,近千農戶直接受益,長期困擾村裏發展的低電壓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用上放心電 生活有保障 2021年,我區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將“電靚鄉村”工程全麵完成列為區級重點民生實事和“我為群眾辦實事”重要事項加以推進,並按期於今年6月底全麵完成。 區經濟信息委資源環境科負責人夏昊介紹,2021年“電靚鄉村”工程計劃總投資是9016萬元,計劃完成296個變壓器台區增容布點或低壓線路改造,新建或改造電力線路558公裏,提升柏梓、雙江等22個鎮街共174個村農村供電保障能力,改善農村約9萬人的電網使用條件。 “共計15家施工單位、設計、監理單位285人參與“電靚鄉村”工程建設,已新建(改造)296個配變台區、電力線路577.22公裏,提升了174個村的供電能力,改善農村約9.12萬人的電網使用條件。”夏昊稱,截至目前,整個“電靚鄉村”工程已全部完成,累計竣工投運965個配變台區、新建改造線路1194.52公裏,均超額完成工程計劃額。 雙江鎮金龍社區村民姚紹奇一家也曾因“電壓低”深受其擾。 “夏天氣溫高需要開空調,三個空調隻能用一個,全家人都得擠到一個屋子。”姚紹奇介紹,他家幾年前就將電視機、微波爐、冰箱、空調等電器置辦完了,但村裏的低壓線路線徑小、變壓器容量小、設備老化,經常出現電壓低、跳閘等現象,一屋子的大功率電器成了開不了的“裝飾”。 2021年,經過電力工人的奮力攻堅,全村近10個台區改造完成,用電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這下才安逸了,家裏的電器隨時想用就用,再也沒有出現用電設備運行不正常、電壓不正常等問題了。”指著整齊劃一的一排排電杆和容量擴容變壓器,姚紹奇臉上笑開了花。 用心辦事實 辦到心坎上 將對老百姓有利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需要各級有關部門的通力協作。 夏昊介紹,前期,我們依托村村通廣播、區融媒體中心網絡平台等宣傳媒體,大力加強了安全用電知識宣傳,增強了用電客戶對“電靚鄉村”工程的認識和了解。然後,短期內收集完成各鎮街需改造(整改)農村電網情況,並將相關情況和供電公司計劃比對,統籌兼顧安排工程計劃。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積極對接鎮街,對改造訴求較大的村社,特事特辦、一事一議,動態調整後納入“電靚鄉村”改造計劃。 “區委、區政府將項目牽頭責任交給我們,就必須按時間和質量要求,把好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區經濟信息委主任程偉介紹,在工作中,他們加強了溝通協調,全麵實行“三層級”協調機製。一旦遇到工程受阻時,施工隊及時向屬地供電所反饋,供電所協同當地村委會協調,如村委會協調無果就將施工受阻情況上報區經濟信息委,由區經濟信息委會同相關鎮街進行協調處理並回複處理結果,切實營造出了“鎮街支持、百姓互動”的良好氛圍,推動整個項目得以圓滿超額完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麵實施鄉村振興創造了良好條件。(全媒體記者 陳靖)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