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割機正在收割水稻。(資料圖)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近年來,潼南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以農業科技現代化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科技興農、科技強農、科技富農,在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高農民科技素質上下功夫,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潼南有著獨特的區位和交通,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為潼南農業開放發展和農業科技現代化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信息物流條件,成為了全國72個縣(區)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之一。 科技引領產業 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2019年,潼南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檸檬產業被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準建設2020年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創建產業強鎮2個,成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蔬菜)生產優秀示範縣、重慶蔬菜核心基地,已建成全國首批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10餘個國家級產業、科技示範平台,享有“國際檸檬之都”“西部綠色菜都”美譽。 “十三五”期間,潼南保持糧油、生豬傳統優勢產業持續發展的同時,蔬菜、油菜、檸檬、小龍蝦、花椒“五朵金花”特色明顯。以檸檬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紮實推進,建立起包括檸檬優新品種培育、標準化技術示範、精深加工及物流等在內的產業基地,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研發、服務及農旅融合協同發展的檸檬全產業鏈條。培育檸檬新型經營主體340餘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2家,檸檬產業化聯合體1家,形成完備的現代化檸檬產業體係。通過與周邊區縣資源整合,以潼南為核心,更具科技創新能力和區域帶動能力的百億級檸檬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截至2020年,全區農業總產值111.9億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055元、增長8.1%。潼南成為全市蔬菜核心保供基地、檸檬百億級產業鏈核心區,檸檬、油菜、小龍蝦產量全市第一。 科技護航生產 促進產品綠色化發展 近年來,潼南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在保障糧食安全基礎上,大力發展以檸檬為主的綠色高效農業產業,成功構建“兩帶三區”現代農業發展布局。 潼南大力開展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依托食品加工園區,實施精深加工技術350餘項,開發綠色食品、美容護膚品、生物醫藥及保健品三大係列產品共300餘種,產品附加值提升620倍等。積極開展品種資源創新利用,收集整理糧油、蔬菜、檸檬、畜牧、漁業等產業各類品種資源503個。大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廣農業資源高效利用、廢棄物減量化和資源化等農林牧漁循環經濟的共性和關鍵技術,且在全市率先禁售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率先開展新購入投入品二維碼管理試點。 截至目前,潼南擁有認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誌產品162個,培育重慶名牌農產品29個、區域公用品牌3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個。15家企業50餘種優質農產品入駐重慶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潼南綠”、“彙達檸檬”係列產品走向全國。“潼南蘿卜”、“羅盤山生薑”、“潼南檸檬”獲國家地理標誌商標,納入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名錄,“潼南檸檬”認定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獲批全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彙達檸檬、檬泰科技正在創建中國馳名商標。 科技提升經營 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潼南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重點把握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品牌。 作為全市農業現代化排頭兵,潼南始終堅持抓好用大數據智能化為現代農業賦能,強化從種業源頭到精深加工末端的全產業鏈科技支撐體係建設,農業科技現代化取得一定成效。依托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潼南與西南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平台共建。建成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檸檬脫毒種苗繁育中心等現代農業技術研發平台11個,合作研發機構14個。累計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000餘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32家、區級龍頭企業137家,培育產業化聯合體(檸檬、小龍蝦)2家,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120餘家,建有20個鎮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 “到2025年,我們要實現基本建成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係,大幅提升全區農業科技整體實力,建設成渝現代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帶示範區、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引領鄉村振興示範村鎮、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國家火炬重慶潼南檸檬特色產業基地等農業‘大科技’創建格局基本形成,潼南農業產業科技化、人才專業化、生態綠色化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區)。”潼南區農業農村委主任胡廣建說。(全媒體記者 劉莉)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