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潼南區婦聯宣傳隊送十九大精神進基層。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任然 □譚春蘭 近年來,重慶市潼南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論述,把弘揚闇公精神和楊氏“清白家風”作為重點,深挖當地紅色資源,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讓紅色家風文化潤澤千家萬戶,有力地促進了當地民風淳、政風清、黨風正。 挖掘紅色的“根”打造家風教育基地 “歡迎來到重慶市首個家風教育基地,這裏是共和國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的出生地‘四知堂大院’。大院取名‘四知堂’,源於楊氏先祖楊震‘四知拒金’的故事。”近日,在潼南區雙江鎮家風教育基地的“四知堂”外,講解員正在為山西遊客周敏一家講解“四知堂”的來曆。為遊客介紹楊尚昆就是從小受到“清白家風”的影響,遵循“四知精神”的祖訓,養成了正直、廉潔的好品性。 周敏聆聽講解後說,這是她第一次到潼南旅遊,“四知堂”是第一站。她說,潼南是一座英雄之城,走出了第四任國家主席楊尚昆和革命先烈楊闇公,是自己向往已久的紅色旅遊地。走進“四知堂”,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也仿佛穿越了曆史,置身百年前的時光。隻見堂屋正上方“清白傳家”的匾額高懸,正堂壁兩側掛有“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心田留半畝子種孫耕”楹聯,字字珠璣,充滿著對後世子孫的真誠勉勵和深情關懷。 周敏說,參觀後,她最大的感受就是懂得了家風的重要性,家風就是指引後人前行的指揮棒。楊尚昆的父親楊淮清思想開明,為籌集經費、支持革命,他舍小家、顧大家,不惜典賣家產、散盡千金。楊尚昆的四哥楊闇公被敵人剜眼、割舌也寧死不屈,信守“人生如馬掌鐵,磨滅方休”的人生誓言。在民主革命時期,楊家就走出了6位共產黨員,這都源於長輩的以身作則,“清白家風”的深遠影響。 潼南是灑滿烈士鮮血的熱土,浸潤著紅色的血脈。近年來,潼南充分挖掘地方紅色資源,投入項目資金1.2億元,將原12.5畝的楊闇公烈士陵園擴建至50.5畝,新建紅旗大門、楊闇公塑像、浮雕牆,增設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走廊,增添實物,重新布展陳列館。完善修建了家風館、家風主題公園、楊尚昆主席故居、楊闇公舊居等。2016年,潼南就依托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慶市廉政教育基地楊尚昆故裏,建成重慶市首個家風教育基地。截至2020年年底,該家風教育基地年均接待專題參觀團體3000餘起,社會各界群眾100多萬人次。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每天到潼南楊闇公楊尚昆景區接受紅色教育的黨員群眾都在一萬人以上,成為遊客了解曆史、緬懷先烈、堅定文化自信的所在地。 突出紅色的“流”千家萬戶崇善向上 “楊闇公被敵人剜眼、割舌也寧死不屈,我們一定牢記先輩們的遺誌,傳承偉大的革命精神,弘揚不朽的民族魂。”潼南區實驗小學少先隊員陳官琳在參加清明祭掃活動後深情地說。 在潼南,每年參加紀念“三三一”,清明“追思先輩”、“9·30”烈士紀念日等活動的人很多,累計達數千萬人次。緬懷革命先烈遺誌,傳承偉大革命精神,已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動。學校和廣大家庭都把傳承闇公精神、楊氏家風等紅色文化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涵養孩子們的家國情懷。 “這是我第二次帶孩子來這裏參觀學習了,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雙江鎮雙江社區的全紅萍說,好的家風確實很重要,革命先烈的事跡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她也結合自身實際,立了家訓教育全家,力爭做到“贍養父母、誠實守信、夫妻和睦、樂於助人”,讓好的家風一代代傳下去。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良好的家風家訓是培育向善廉潔的孵化器,也是優化基層社會治理、提升百姓道德素養的助推器。楊氏家風如同絲絲春雨,悄然無聲地影響著潼南的千家萬戶。如今,“立家訓、傳家風”在潼南已蔚然成風,僅在雙江鎮,就陸續湧現出了重慶市慈孝村居1個、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市區鎮級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近200戶。 雙江鎮龍門村三組農民趙長純,一人承擔起夫妻雙方父母的贍養,老人相繼離世後,又義務照顧一位孤寡老人和一位空巢老人十多年。他家先後被評為潼南五好文明家庭、重慶市最美家庭、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等,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趙長純一家的故事和照片與許多革命先賢、道德模範的事跡一起在家風館展示,為更多人所熟悉。 “為了激勵大家傳承紅色文化,踐行好家訓好家風,潼南區創新傳播形式。”潼南區婦聯主席萬宏霞介紹,區婦聯以“家風潤萬家”為抓手,牽頭創作三句半《同心唱響新潼南》、小品《家和萬事興》等家風文藝作品50餘件,納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內容,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家風。並在全區常態化開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婦、好鄰居等特色家庭評選活動,培樹區級以上最美家庭61戶、五好文明家庭70戶,星級文明戶2100餘戶,讓家風建設不僅成為群眾關注的焦點和熱點,也成為其自覺踐行好家風的催化劑。 築牢紅色的“魂”好家風促風清氣正 家風正,政風清。如何用好紅色資源,引導廣大幹部守好家庭廉關,約束黨員幹部“8小時外”的言行,這是潼南區一直著力做的事。 “今天的參觀讓我親身感受了楊家‘清白傳家’的家風,我們將以此為標杆,做一名清正廉潔的黨員幹部。”近日,區委黨校幹部培訓班50多名黨員前往雙江鎮參觀家風教育基地,黨員幹部紛紛表示,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搞好家庭建設,積極投身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在紅色家風建設中,潼南區始終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讓領導幹部和黨員帶頭學好的家風。該區充分利用家風教育基地、黨員活動中心等陣地,利用“奮進大講壇”、中心組學習、幹部培訓班等平台,常設家風家教品牌課程,開展“樹廉潔家風建和美潼南”“傳承優良家風培育崇高品格”等主題活動,使廣大黨員幹部成為好家風的宣傳者、傳遞者。 楊雪蘭是潼南楊尚昆故裏管理處的一名講解員,也是全區“幹部名嘴傳家風”活動的一員。她為全區黨員幹部講楊氏紅色家風故事年均500餘場。楊雪蘭說,每講一次楊氏家族的故事,她都會受到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作為黨員的她已把“清白傳家”的楊氏家風和“仁義禮智信”等傳統核心價值觀記於心化為行,作為自己家庭文明建設的核心。 此外,潼南區還通過在村社開展“幹部名嘴傳家風”“領導幹部談家風”“社區院壩講家風”、家風故事分享會等活動,推動全社會培育和涵養良好時代家風。針對不同類型的宣教對象,還分類分層推出網上家風館、廉政公益微視頻、幹部家屬一句話助廉等,帶動更多幹部和家庭成為家風建設的支持者和踐行者,實現了家風興、黨風清、民風淳、社風正的良好成效。 【采編 鄭強】原標題:重慶潼南:用紅色家風沁潤千家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