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每年春天,被稱為生長季。對於孩子來說,春天更是長高的黃金時期。那麼,除遺傳因素外,影響身高的因素還有哪些?對家長而言,應該如何判斷自己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呢?究竟如何才能讓孩子科學長高? 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通常,人的身高70%—80%取決於遺傳因素,同一種族、家族,其青春期發育的早晚具有相似性。母親孕期的營養、情緒、子宮及胎盤情況、是否有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先天身高。 除了遺傳之外,還有疾病因素,教育因素,生活中的營養、運動、睡眠、心理以及環境因素,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孩子身高也會存在差異。所以,父母高,孩子未來不一定高,需要做好身高監測。 如何判斷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專業副主任醫師李豫川介紹,0—2歲是嬰幼兒身高增長的第一個高峰期,3歲以後,孩子通常以5—7厘米/年的增長速度長高,直至青春期前。 女孩的青春期開始年齡通常在8歲以後,平均年齡9—10歲。男孩的青春期開始年齡通常在9歲之後,平均年齡11—12歲。整個青春期發育過程約需1.5—6年,平均4年,這一時期孩子身高的增長速度是青春期前期的2倍。 為什麼會有“早長”“晚長”的說法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身高管理專家原春青表示,每個孩子身高停止生長的年齡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能長到十七八歲,有的孩子15歲就不長了。但是所有孩子身高停止生長的骨齡相同。一般情況下,男孩子長到骨齡16歲,女孩子長到骨齡14歲,身高基本就停止生長了。 骨齡和年齡有沒有內在聯係?正常情況下,骨齡與實際年齡的差別應在±1歲之間,若骨齡比生活年齡大1歲以上,為“早長”,反之為“晚長”。如果孩子明顯比同齡人矮,或者比同齡人高出很多,家長應在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狀態的同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拍攝骨齡片,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采取相應幹預措施。 孩子長不高 小心兒童矮小症 很多家長不了解孩子生長發育規律,發現孩子明顯矮於同齡人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認為孩子隻是發育晚,以後能“躥一躥”,其實骨骼已經閉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曹冰燕說,家長及早發現孩子矮小,定期測量身高很重要。一般兩歲以後,如果孩子每年的生長速度小於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長速度小於6厘米,就需要去醫院就診。 小學躥個兒 警惕性早熟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高雪婷表示,性早熟,大部分家長都聽說過,也知道它會給孩子帶來危害。那麼,家長如何早期發現孩子的異常發育呢? 食欲突然變好,身高體重增長加速。大多數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因代謝加快,會出現食欲變好的情況,但如果孩子身高和體重的增長速度明顯比之前快了,衣服褲子很快變小變短了,就要提高警惕了。 父母不高,孩子小學階段長得比較高。這種情況可能是孩子提前發育,等別的孩子進入發育期開始長個時,他卻“長不動”了。這種情況要警惕,等發現孩子不再長高時,已經錯過了最佳幹預時間。 孩子長個子,家庭如何助力? 睡眠 生長激素是促進身高的重要激素,一般在夜間睡眠時迎來分泌高峰。家長要讓孩子在晚上10點前就寢,學齡前兒童則要晚9點前上床休息。此外,腺樣體、扁桃體肥大導致夜間打鼾等,也會影響孩子睡眠質量,遇到此類情況要及時就醫。 飲食 同時,要盡量為孩子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避免高油、高糖、高鹽和暴飲暴食,規律進餐,減緩進食速度。 運動 跳舞、跳繩、遊泳、球類運動等彈跳和伸展運動,以及每天充足的戶外運動,都有助於孩子長高。(綜合科技日報 生命時報) 【采編 鄭強】原標題:科普講堂 關於孩子“長個子” 家長需要了解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