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春節即將來臨,家家戶戶已經進入采購美食準備團年大餐的喜悅之中,在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下,重慶市健康教育所聯合華龍網發布“健康中國巴渝行——健康生活賀新春”係列科普。特邀各界專家指導大家合理飲食,安全購物,健健康康過新年。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18日6時訊 寒假裏的春節,“神獸”出籠更“猖狂”;同時為了疫情防控,孩子們的活動範圍收到一定程度的限製,生活節奏的打亂也給孩子的健康帶來不少隱患。 “每逢佳節胖三斤”,春節期間如何管住孩子的嘴? “一年之際在於春”,如何邁開孩子的腿? “早睡早起,賽過人參補身體”,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 1、飲食 呆在家裏的時間容易嘴巴閑不住,尤其是看電視的時候,吃零食成了大人和孩子們共同的愛好,不知不覺中就會攝入過多的能量,而且也容易打亂正餐的節奏,一旦養成習慣會影響深遠。尤其是3-15歲學齡期的孩子,飲食不但決定了營養的攝入情況,也關係著孩子的體重、身高、性發育等生長發育質量。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保證孩子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避免不規律飲食,在這個基礎上計算能量控製孩子的零食,可將一天的零食定量安排好,避免多吃、亂吃。同時要注意孩子飲食的均衡搭配,保證蛋白質、維生素、鈣和各種微量元素的均衡攝入,建議每天攝入1-2個雞蛋、500ml牛奶和適量的豆類等食物。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盡量督促孩子少喝碳酸飲料,少吃油炸食品和高糖、高脂、高鹽食品等。 2、運動 科學合理的運動不但可以促進情緒愉悅和身體健康,改善疫情期的生活狀態,也能影響一生的生活質量。比如,一直全社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鍾南山院士,因為長期堅持運動健身的習慣,84歲了還擁有充沛的精力和強健的體魄。運動也能有效刺激兒童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增加骨鈣的沉積,使長骨骨骺軟骨細胞增殖,有助於兒童身高的增長,甚至可能幫助孩子突破遺傳的限製而獲得較為理想的身高。著名NBA球星林書豪身高1.91米,但是他的父母身高平均身高隻有1.68米,正是因為從小酷愛籃球運動、長期堅持鍛煉而讓他顯著的突破了遺傳身高。 彈跳類運動更能有效幫助孩子長高。疫情期間因為需要控製外出,運動的形式受到限製,可以在小區裏讓孩子上午和下午各跳繩≥10分鍾,既簡單方便也擁有較好的促長高效果,還可以讓孩子的骨骼發育更勻稱、反應更靈活。 另外,今年春節陽光不錯,盡量讓孩子們多多沐浴陽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睡眠 人的一生睡眠將占去三分之一的時間,睡眠尤其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學生更有重要意義。疫情期間長時間封閉在家會打亂孩子的睡眠規律,過度看動畫、玩遊戲等使用電子產品也容易使孩子熬夜,導致睡眠不足、睡眠質量差等等,會讓孩子產生過度的壓力反應,容易急躁、發脾氣等。 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熬夜同樣會影響孩子的長高。生長激素是影響3歲後的兒童青少年時期長高的核心因素,夜間10點至淩晨1點、清晨5點至7點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可達全天分泌量的50%以上。如孩子在中小學階段經常熬夜或睡眠質量差,將直接影響生長激素分泌而降低長高速率,可能導致終身高偏矮甚至矮小。 除了保證4~7歲的兒童每天睡10-11小時、 7 ~15歲的兒童每天睡9~10小時之外,給孩子營造一個幹淨、通風、沒有光汙染、寢具合適的睡眠環境也非常重要,另外就是避免睡前半小時劇烈運動和情緒受到刺激。 4、心理 專家研究發現,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不正常的家庭結構或關係緊張的家庭環境中,如父母經常性吵架,以及長期遭受批評、否定、嘲笑、歧視等“心理暴力”,其體內的生長激素分泌量就會明顯減少,他們的身高就會比在和諧環境中得到多方關愛的孩子矮。國外學者把因為缺乏愛撫和關心而停止發育、身高增長緩慢、最終身材矮小的現象,稱為“社會心理型矮小症”。 蔣誌陽醫生建議,家長們要在心理上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愉悅、輕鬆的家庭環境,不要在孩子麵前爭吵,不要在飯前和睡前批評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認可和鼓勵。疫情期間注意觀察和引導孩子的情緒,可以多開展一些閱讀、繪本、音樂、下棋和趣味親子活動,創造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 最後提醒,一年之計在於春,影響孩子長高的關鍵物質--垂體生長激素(GH)的分泌峰值在春季,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會有更好的長高效果。同時,3-10歲是兒童身高幹預的最佳窗口期,提倡開展兒童生長發育監測評估,尤其是矮身材的孩子應該及早到醫院就診,切不可盲目等待。 >>醫生簡介 
蔣誌陽,副主任醫師/講師,1994年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主要研究方向兒童營養與喂養,兒童生長發育,擅長兒童營養與喂養指導,兒童生長發育常見問題診治。 (文/吳瑞雪) 【采編 鄭強】原標題:【健康中國巴渝行10】春節如何嗬護孩子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