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橋頭堡,爭上主戰場。 近來,重慶部分區縣陸續召開兩會。兩江君注意到,在重慶“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新格局中,定位於主城都市區橋頭堡城市的榮昌區、銅梁區、大足區、潼南區交出亮麗成績單:2020年,4個區的GDP增速均居全市各區縣前列,固定資產投資呈兩位數增長,工業經濟增長強勁…… 為什麼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績?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是關鍵。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麵前,4個區主動作為、積極進取,凝心聚力、真抓實幹,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打了一場漂亮仗。 
▲成渝高速榮昌互通和榮昌城區。 圖源榮昌區委宣傳部 去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處在成渝地區“黃金地帶”的榮昌、銅梁、大足、潼南迎來重大曆史性機遇。同年5月,這4個區又被列為重慶主城都市區的橋頭堡城市,被賦予當好新型工業化主戰場、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係的重任。 重任在肩,唯有奮鬥。一年來,4個橋頭堡城市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呈現百舸爭流、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以數據說話—— 首先是經濟總量增長“跑得快”。2020年,榮昌GDP預計增長4.9%,銅梁GDP增長4.4%,大足GDP預計增長5%左右,潼南GDP增長4.3%。如此看來,去年4個橋頭堡城市的GDP增速,均高於全市3.9%的增速。 其次是在主戰場“跑得穩”。2020年,4個區都在主戰場打了一場漂亮仗:榮昌工業增加值增長6.7%,銅梁工業增加值增長5.3%,大足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7%,潼南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 還有,其他數據既有共性、也有特色。比如榮昌,2020年人均GDP達到9.8萬元,居渝西第一,引進項目186個,合同額超過500億元;銅梁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6%;大足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7.7億元,增長11%,市場主體新增17.7%;潼南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4%。以投資為例,4個橋頭堡城市的投資增長均在兩位數以上,經濟活力十足。 一個個飄紅的數據來之不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效顯現,釋放出強勁的動力與活力,有力助推4個橋頭堡城市起勢騰飛。 
▲銅梁新地標——龍城天街商圈。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需要有新的發展目標來指引。 2021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構建“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格局,著力提升主城都市區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梯次推動主城新區和中心城區功能互補、同城化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要推進榮昌、銅梁、大足、潼南等橋頭堡城市特色發展。 把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落細落實,4個橋頭堡城市在對標對表的基礎上,在各自的區政府工作報告中“錨定”一係列頗具特色的發展目標—— 比如榮昌區,在持續推進國家高新區、國家級生豬大數據中心、榮昌貨運機場“三件大事”的基礎上,將著力建好國家畜牧科技城、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西部樣板區、川南渝西融合發展先行區,著力打造創新發展新平台、產業經濟新高地、開放融合新格局、綠色宜居新家園,全麵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對銅梁來說,則要在加快建設先進製造示範區、創新生態示範區、城鄉融合示範區、營商環境示範區上發力,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國際大都市後花園。 大足的發展目標重點,可以概括為兩個“六”:著力“擦亮六個特色品牌,打造六個區域中心”。即擦亮大足石刻品牌,打造區域文化旅遊休閑中心;擦亮工業優勢品牌,打造區域特色產業中心;擦亮“大足硒鍶”品牌,打造區域特色農產品供應中心;擦亮生態環境品牌,打造區域高品質生活中心;擦亮區位優勢品牌,打造區域交通樞紐中心;擦亮職業教育和醫療衛生品牌,打造區域職業教育和醫療康養中心。 潼南的發展目標是,加快建設“兩城”(產城景融合發展“雙百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樞紐城市)“兩都”(國際檸檬之都、中國西部綠色菜都)“兩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涪江休閑旅遊度假區)“兩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天然氣綜合利用及新材料基地),全力打造成渝中部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4個橋頭堡城市的發展目標,均根據自身實際,表述略有不同。但兩江君分析發現,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共性:因為4個城市在地理上與四川毗鄰,產業布局上“互為配套”由來已久、基礎紮實,所以其發展目標均打上了比其他區域更濃烈的“成渝印記”。 
▲陳摶故裏景區俯瞰圖。 圖源潼南區文旅委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入全麵鋪開、縱深推進階段。可以預見,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重慶“一區兩群”協作發展的大背景下,作為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腹地”的橋頭堡城市必將發揮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繼續發揮優勢、充分挖掘潛力。4個橋頭堡城市將一步步鍛長板、補短板,進一步激發城市發展的新動能。 繼續做大經濟體量。打造雙城經濟圈“中部崛起”增長極,必須立足門戶優勢和產業特色,全力以赴做大城市經濟體量。榮昌、銅梁、大足、潼南分別定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8.5%、7.5%以上、8%以上、8%左右,均高於全市同期增長6%以上的目標,彰顯其決心大、信心足。 繼續做強城市功能。成都向東、重慶向西,兩個國家級中心城市相向發展,位於雙城之間的橋頭堡城市的區位優勢盡顯無遺。要立足橋頭堡城市功能定位,進一步優化功能布局和平台建設,充分發揮內陸開放區域門戶、優化資源配置等作用。 繼續做優公共設施配置。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築牢基本民生底板,進一步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優化教育、文化、體育、公共衛生和醫療養老等公共設施配置,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環境,創造高品質生活,提升城市的人氣與活力,吸引人口產業加快集聚,為增強城市的輻射力、影響力提供基礎支撐。 發展目標明確,“施工”路徑清晰。4個橋頭堡城市要在打出漂亮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在“十四五”新征程中展現更大的作為,在全市發展大局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采編 鄭強】原標題:重慶4個橋頭堡 緣何打出漂亮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