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秀美的涪江、瓊江從重慶市潼南區穿流而過。江岸兩側,青翠欲滴的青菜、清香撲鼻的檸檬樹、依次排開的蝦田,令人目不暇接。 潼南檸檬基地。 2016年,潼南獲批退出市級扶貧開發重點縣。 站在新的起點上,潼南區委、區政府將產業振興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工作之一,總結過往脫貧攻堅經驗,改進完善產業發展各項政策,不斷探索產業興旺的發展之路,打造出一批頗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 政策引導 推進農業 產業規模化、特色化、現代化 沿瓊江而下,柏梓鎮小嶺村平坦肥沃的土地上是一望無際的檸檬樹。 “現在村裏幾乎所有勞動力都在檸檬基地務工,每人每年能增收1萬多元,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小嶺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劉文明興奮地說。 2016年,小嶺村人均年收入隻有4000元左右。雖然已經脫貧,但產業發展不成規模,農產品品質差、產量低,許多村民仍麵臨返貧風險。 為了化解返貧風險,潼南出台相關政策,分片區推進主導產業規模化,促進產業特色化、現代化。 很快,檸檬產業被重點布局在瓊江流域,柏梓鎮正處於這一範圍內。 隨著主導產業布局的優化,潼南進一步完善了各項產業支持政策。在檸檬產業發展方麵,潼南不僅提供檸檬技術指導、宣傳支持,還改進到戶幫扶方式,從脫貧攻堅時期的直接補貼,轉變為“以獎代補”,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及相關企業申報農業資金項目。 這些政策的完善,使劉文明意識到,這是一個不但能鞏固脫貧成果,還能持續提高村民收入的好機會。於是,村“兩委”聯合種植大戶和企業,將村裏的土地進行集中流轉,建起數個成規模的檸檬基地。 “從基地道路、溝渠整治,到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設備建設,每項工程結束後,我們都能拿到項目補貼,前後已有數百萬元。”劉文明說。 很快,小嶺村就享受到產業規模化發展帶來的好處:政府統一提供生產物資設備、統一籌劃柏梓檸檬小鎮品牌和“中國·重慶潼南國際檸檬節”,這為基地業主節省了一大筆采購、宣傳費用。 “在發展扶貧產業初期,很難對產業進行宏觀統籌,有了一定的基礎後,便可引導產業往規模化、特色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同時,還可將技術、資金等資源集中,有效提高產品品質,擴大產品知名度和銷量。”潼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負責人說。 在一係列政策的引導下,柏梓鎮檸檬種植麵積達到4萬畝,成為潼南檸檬產業發展的核心區。 如今,潼南形成了糧油、蔬菜、檸檬、生豬、漁業、特色經果和中藥材七大特色產業,建立主導產業和增收產業基地300餘個。“潼南綠”、“潼南檸檬”、“潼南花椒”等集體注冊商標成為潼南的一張張新名片。 轉移補貼重點 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等今年深加工廠修好了,我們要打個翻身仗。”潼南區花椒協會會長鮮華科對2021年的發展充滿期待。 2016年,鮮華科回到家鄉群力鎮牽牛村,發展了6000餘畝花椒基地。但讓他沒想到的是,2019年和2020年花椒價格大跌,隻有往年的30%左右。 雖然潼南近些年與金融機構、保險機構聯合,設立了不少農業專項貸款和保險項目,但對種植大戶和企業來說,這隻能解一時所需。 “貸款總要還,保險隻能保命。如果完全依靠政府補貼,不但政府財政無法支持,企業也沒有辦法真正渡過難關。”鮮華科眉頭微皺,“2020年,不少花椒種植大戶因為資金鏈斷裂,已被迫轉行。” 農村產業的發展要麵臨千變萬化的市場,如何才能改變被動局麵、降低產業風險呢? 對此,潼南區特色經濟發展站站長郭湘掰著手指頭給筆者算了一筆賬:1公斤鮮花椒,2020年的直接銷售價為8元左右,並且隻能保存幾天。但將鮮花椒冰凍或者烘幹後就能長期保存,可遠程運輸、錯時售出,如果再加工成花椒油、花椒精油,收益則成倍增長。 “延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根據市場情況擴充產品品類,是促進產業興旺的關鍵,也是我們目前農業發展政策中的支持重點。這就要將產業補貼重點從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到加工環節。”潼南區鄉村振興辦負責人劉樵說。 2019年以來,潼南大力優化農業結構,設立支持建設分選線、烘幹基地、凍庫等粗加工農業設施的項目獎勵補貼,潼南區農業農村委還專門設立農業企業服務中心,引進農業精深加工企業,為農業企業服務,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加產業縱深力。 如今,潼南全區已建成或在建烘幹基地、凍庫70餘個;花椒類深加工企業5家;檸檬類初加工、精深加工企業23家。 改“補”為“股” 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一葉小舟上,一位老者哼著歌,用一根細細的長竹竿,慢悠悠地撐著船。在漾出的漣漪裏,魚兒若隱若現。 這不是畫中的場景,而是潼南區塘壩鎮天印村60多歲的村民何福生,正在管理村裏200多畝魚塘。 天印村養魚曆史悠久,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魚的傳統。不過,村民的魚塘小、產值低,魚的品質也不好。 為了發展和壯大本村已有的魚類產業,2018年,天印村成立天印村經濟聯合社。村黨支部書記兼村民委員會主任何長春說服村民,將各自的魚塘、土地以每年每畝500元折算,入股到聯合社。 “我們把魚塘擴充到230畝,不但養常見的鯽魚、草魚,還養觀賞魚,培育魚苗。”何長春自豪地說。 “在過去,我們兩口子每天起早貪黑地幹活,一年也就掙1萬多元,如今靠著在魚塘打工、收土地租金、領分紅,一年在家門口就能掙近5萬元。”何福生咧嘴笑道。 這個笑容背後是天印村村民對村級集體經濟的認可,也是潼南近年來大力實施改“補”為“股”的股權化改革,探索構建多種利益聯結模式所帶來的成效。 “以前,村級集體經濟帶來的收益有限,現在,潼南不少村依靠一批踏實能幹的‘三農’幹部,紮實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探索實施了資產收益、務工就業、產品代銷、生產托管等利益聯結模式,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潼南區農業農村委發展改革科科長徐東升說。 這種轉變,正在潼南許多地方上演。 在寶龍鎮嚴寨村,“90後”村黨支部書記歐敏采取“經濟聯合社+農戶+市場”模式,由村集體提供種植技術服務、品牌和市場銷售,對接聯係收購商保底收購,村民成為工人。2019年,直接帶動參與農戶年增收1500元以上 在雙江鎮五裏社區,當地通過創辦集體公司,承接建築建設、產品代銷等項目。一年內,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0萬元。 “如今,在村級集體經濟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戴上了‘富帽’,日子越來越好。”劉樵說。 【采編 鄭強】原標題:重慶潼南:用好用活政策 四兩撥千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