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貧困戶家中走訪 了解需要解決的困難 
到正在進行D級危房改造的特困戶代家成家看望 
清理路邊溝渠 方便群眾出行 
鍾景勇給村民講解檸檬移栽技術 
認真指導貧困戶栽植檸檬 
到貧困戶張建強的水產養殖場了解情況 
鍾景勇到檸檬基地了解檸檬長勢 
與特困戶廖文光拉家常 
了解危房改造配套設施完善及使用情況 又是周末了,區農業農村委駐村幹部鍾景勇在崇龕鎮石廟村住所剛洗漱完便接到重慶阿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業主黃興勇的電話。“勇哥,我發現有的花椒在落花落果,不曉得是什麼原因,是不是該打藥了?”“你就在那裏等下,我馬上過來看看。”掛斷電話,鍾景勇一麵聯係區農業農村委特經站專家,一麵顧不上吃早飯,便匆匆踏上了新一天的扶貧征程。 石廟村位於崇龕鎮東南部,該村產業發展整體滯後,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後,來村投資的企業少,且發展思路不清、經營管理方式落後,帶動能力不強,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3戶、315人,急需脫貧致富。 披荊斬棘踐行為民服務初心 鍾景勇初到石廟村,看到的是幾乎沒有收入的村集體經濟、薄弱的產業基礎設施,同時麵對農戶季節性缺水、住房不安全等諸多問題。鍾景勇作為工作隊一員,同其他同事並肩戰鬥在脫貧攻堅陣地第一線。鍾景勇說:“工作開展之初最大的困難不在看得到的地方,而是在貧困戶心裏。”石廟村6社村民廖文良家房屋修建於20世紀80年代,經相關部門鑒定是D級危房,需要進行危房改造。廖文良表示自己常年多病,家裏積蓄不多,他不願花錢進行危房改造。“這人就是嗷卵強(固執),不相信別的人,就是有錢也不得拿出來。”了解廖文良的村民對工作隊反映道。摸清情況後,鍾景勇多次上門走訪,出對策、想辦法、做工作,讓廖文良意識到住房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了國家危房改造優惠政策,他逐漸相信了鍾景勇,完成了危房改造。如果說困難是大河奔流不息難以逾越,那麼信任就是一座橋,鍾景勇等駐村工作隊員秉持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一路披荊斬棘。截至目前,在工作隊的幫助引導下,石廟村完成D級危房改造10戶,廁所改造187戶,新建機井6口;建成租賃用的T型架廣告牌兩座,村集體已與彙達檸檬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租賃協議,聯係各部門共計投資570萬元硬化村社道路12千米,全村道路硬化覆蓋率達到80%。 鍥而不舍忘我工作砥礪前行 鍾景勇自2018年10月駐村幫扶以來,除履職盡責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外,還時刻關注貧困戶思想、生活等方方麵麵,力求診斷出貧困“病因”,對症下藥。石廟村11社貧困低保戶張光正,五十出頭,得到了機井、D級危房改造等扶貧政策支持後,張光正逐漸產生一些“等、靠、要”的思想,因為不積極勞動,生活仍然不寬裕。鍾景勇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還需扶誌扶智”,多次到張光正家裏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在推薦村裏公益性清潔工崗位的時候,鼓勵他參加。目前,張光正已到崗工作,明白了“隻有憑自身辛勤工作換來的報酬才是光榮的”道理。 在一年半的時間裏,鍾景勇對不同貧困戶采取有針對性的工作措施,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鍾景勇為此忘我工作,很長時間沒有回過家,吃住都在村上。無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隻要有電話求助,他都是第一時間處理。在忙完一天後,鍾景勇經常感到筋疲力盡,沒時間做飯就吃方便麵湊合,來不及燒水洗澡就倒在床上睡著了。抗擊新冠病毒期間,為照顧好家庭的同時不影響扶貧工作,鍾景勇將兒子接到自己身邊同自己一道駐村扶貧,一麵教育子女齊小家,一麵脫貧攻堅為國家。鍾景勇一時成了當地人人稱道的好幹部、好父親。“這樣忘我工作的扶貧幹部來石廟村真是黨和國家對咱村最大的支持,我們一定要抓住機會,擼起袖子加油幹,鞏固脫貧成果,保證穩定脫貧,實現全麵增收致富奔小康。”石廟村黨支部書記曾義全說。 截至目前,崇龕鎮石廟村93戶貧困戶已經全部脫貧(其中穩定脫貧6戶,正常脫貧87戶),為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鞏固攻堅成果,鍾景勇等駐村工作隊員仍堅守在石廟村脫貧攻堅一線,為全村致富增收繼續努力,砥礪前行!(全媒體記者羅列通訊員王一)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