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摶故裏景區油菜花海成為春季市民打卡首選地。 “文化下基層”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 特色民俗活動吸引眾多遊客暢遊雙江古鎮。 “十三五”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遊工作,全區文化和旅遊係統牢記初心使命,奮力開拓創新,深入推進文旅融合,文化服務體係日益完善、文化設施提標升級、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紅色旅遊、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文化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基層群眾,文化旅遊產業令潼南這片土地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潼南旅行有了更多選擇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久居城市,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閑暇之餘出去走走,放鬆一下身心。潼南既可以看到山的秀美,也能體驗到水的柔情,特色風景線路越來越多,景色也越來越美。每逢假期,雙江古鎮遊客爆滿,大佛寺人山人海,民宿人氣爆棚……趁著周末全家自駕遊到潼南周邊看看,成為更多遊客出行的首選。 “白天看大佛、逛古鎮,晚上坐著遊船欣賞潼南的沿江美景,真的別有一番風味。”來自成都的張女士,每年都會帶著家人來到潼南旅遊,她告訴記者,如今潼南旅遊選擇很多,硬件建設和軟件服務完善,每次來潼南都是滿意而歸。 “十三五”期間,我區緊緊圍繞“做大做強做活旅遊產業”定位,堅持“旅遊+”導向發展戰略,立足資源優勢,以打造景區景點為抓手,以舉辦節會為帶動,突出地方特色,不斷加快發展步伐,旅遊知名度、美譽度、關注度明顯提升,正努力朝著高品質、高質量的方向邁進。圍繞全域旅遊發展思路,我區因地製宜、因勢利導,圍繞打造三個核心景區,開發推出“賞花遊”“古鎮遊”“紅色遊”“禮佛遊”“養生遊”5大精品線路,開通“涪江風情遊”並獲評市級體育旅遊精品線路,一個個景點精心設計、一個個景區精心打造,發揮帶動效應,把招牌立起來,把產品做出來,把知名度傳出去。 目前,我區已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處,AAA級旅遊景區1處,市級旅遊度假區1處,區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點116處。建成崇龕鎮葫蘆壩首個文創基地;香水百荷田園綜合體成功創建為“市級鄉村文化樂園”,太安休閑農業旅遊度假區創建為“市級旅遊度假區”。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大力打造大佛寺—雙江古鎮景區,規劃建設國家級涪江休閑旅遊度假區。相繼取得了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全國十佳生態休閑旅遊城市、一帶一路·休閑度假旅遊名城、重慶最美生態旅遊區、重慶市賞花勝地、“2019文化軟實力提升優秀城市”“2019文旅融合發展優秀城市”等榮譽稱號。 “‘十三五’期間,我區接待海內外遊客達到4000萬餘人次、綜合收入達到213億元。未來,我區將持續提升旅遊景區品質,加快旅遊智慧平台建設,大力開發旅遊精品線路,積極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圍繞涪江50公裏親水岸線建設‘最美環江路’,加快建設大佛寺人文生態康養社區等,讓遊客在潼南旅遊有更多選擇。”區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市民文體生活日漸豐富 “‘傾心寶玉無由見’,猜一個字,大家有知道的嗎?知道的可以到這邊來解答,答對了還有小獎勵喲!”當天上午9點,塘壩鎮天印村何家坪人頭攢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正在這裏如火如荼的舉行。 在活動現場,熱情的舞蹈、美妙的歌聲、書法家手寫對聯、攝影家創作“全家福”立等可取、剪紙藝術家創作的精美剪紙……冬日的嚴寒,擋不住高水準“文化大餐”的吸引力,過往的群眾、周邊的村民,為意外收獲的“文化大禮包”欣喜不已,對藝術家讚不絕口。 “像我們老年人,有這樣的表演看肯定比平時和幾個老人擺家長裏短要歡喜得多。你看嘛,好鬧熱嘛!”何百順是天印村的居民,他告訴記者,每次知道村裏有表演,自己絕對是第一個捧場的。 據了解,為了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我區大力實施公共文化服務“1+4”國家示範項目,送村級演出服務5000餘場,“藝術培訓公益服務”“網吧公益服務”“品牌文化活動服務”“傳統文化服務”年惠及160萬人次。“我們的節日”“百姓廣場舞”“闇公杯”“文化下基層”等品牌活動影響力持續提升,每年組織群眾文體活動5000餘場次。升級改造區、鎮、村三級文化設施,建成鎮街文化服務中心22個、文化中心戶131個、農家書屋281個,文化館、圖書館分館覆蓋22個鎮街,免費開放區、鎮、村三級公共文化設施,年服務人口達300餘萬人次。 “十三五”期間,我區文化設施提檔升級,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建成潼南全民健身中心、10個社會足球場、6條登山步道和4個鎮健身廣場、40個行政村“農體工程”、24個社區健身點、22個基層體育服務站點,配套建成籃球館、射箭場、射擊館、摔跤館、舉重室等功能場館和汽車拉力賽道、籃球場、籠式足球場、羽毛球場等健身場地。新建體育場地麵積32.5萬平方米,人均體育活動場地麵積預計可達到1.65平方米。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繼續推動潼南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建成可容納5000人以上的群眾文化體育中心,提檔升級圖書館、文化館,加快城市或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城市社區健身點、行政村農體工程實現升級改造並全覆蓋,區、鎮、村三級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網絡‘15分鍾健身圈’基本形成,實現體育場地人均麵積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區文化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放眼“十四五”,全區文化和旅遊係統將持續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公共服務體係,推動文物保護利用,推進非遺傳承保護,基本形成文化和旅遊產業全方位、深層次的融合發展格局,建成一批特色文化旅遊項目,培育一批在區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文化旅遊企業,形成一批知名文化旅遊品牌,讓文化更有活力、旅遊更有魅力。到2025年,努力實現全區年接待旅遊人次突破1500萬,旅遊收入100億元總體目標。(全媒體記者 王浪) (圖片由區文化旅遊委提供)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