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工人為貧困戶修理電器。 
電力工人在架設電力設施。 
電力工人在施放導線。 
電力工人對貧困戶進行回訪。 
電力工人在農戶家中查看用電是否安全。 一排排整齊的電杆,一條條銀線飛架,源源不斷的電能保障著全區22個鎮街鄉村群眾的電力供應。 “以前電壓低,家裏的電冰箱、空調都帶不動。現在好了,村裏增加了變壓器,家電同時開幾個都沒問題,電力有了保障,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幸福了。”近日,別口鎮老君村村民熊江告訴記者。 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國網重慶潼南供電公司(以下簡稱供電公司)始終堅持“脫貧攻堅、電力先行”原則,把助力人民群眾脫貧攻堅當作重大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好抓實,充分發揮行業扶貧優勢,用光明照亮群眾致富之路。 “電靚鄉村”工程夯實電力基礎設施 “高一點,再過來一點,穩住……”雙江鎮丁溝村村道旁,在地麵技術人員的指揮下,電力工人正通過吊車安裝一台嶄新的容量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 在施工現場,施工負責人組織召開班前會,進行任務分工,明確告知現場作業危險點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仔細分工後,兩名工人戴著絕緣手套,穿上攀杆裝備,爬上電線杆找準變壓器的安裝位置,配合地麵上的電力工人將嶄新的變壓器順利安裝到位,整個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這是我區正在實施的“電靚鄉村”農村供電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電靚鄉村”農村供電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是今年區委、區政府確定的民生實事“一號工程”,工程通過“全力、全速、全程”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切實解決農村電壓低、用電質量較差的問題,構築安全可靠、質量合格的農村電網,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該工程將於2020年基本完成,2021年全麵掃尾。 “‘電靚鄉村’項目實施以來,我們優先解決貧困村用電問題,全區50個貧困村存在低電壓的台區,一共有138個,現在已全部完成竣工投運,全麵解決了貧困村居民用電問題,讓貧困村居民用上放心電。”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今年,供電公司製定了《“電靚鄉村”農村供電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開展低電壓台區治理工作,目前已投資1.1億元。從工程開始建設以來,共有14家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233人參與“電靚鄉村”項目建設,現已經完成933個配電台區的現場勘察設計和設計成果收集,累計開工建設550個配變台區,竣工投運430個配變台區。 電力添動力 讓產業旺起來 精準扶貧電力先行,電網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電網的升級,也是農村產業興旺的支柱。加大貧困村的配電網建設改造,是供電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舉措。 一條條整齊的電線,順著一幢幢漂亮新房的牆後,整齊排列連接一根根電線杆,嶄新規範的變壓器直立在整潔的村頭……這是米心鎮苦竹村電力改造後的場景。 米心鎮苦竹村,是我區50個貧困村之一。曾經這裏土地貧瘠,交通不便,大部分青壯勞動力都選擇外出就業,是“當之無愧”的“苦”竹村。走過5年脫貧攻堅路,如今的苦竹村種起了花椒,養起了鴕鳥,村民們告別了貧困,逐步奔向了小康。 聊起現在苦竹村的生活,村支書梁平深感欣慰。這幾年,在區人力社保局駐米心鎮苦竹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引進農業企業發展花椒種植。“我們村現在電力充足了,今年又引進了一家花椒深加工企業。”梁平高興地告訴記者,年前,一家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找上了門,想要種植花椒,並配套建立烘幹房,可為村民提供約20個流動就業崗位,能為村民增加不少收入。梁平非常開心,但是當時村裏的電壓質量卻讓他犯了愁。 今年5月,供電公司“電靚鄉村”改造工程在苦竹村開工建設,看著一根根新立的電杆,梁平立馬撥通了企業老板的電話,信心滿滿地說:“王總,您放心,低電壓改造工程已經動工了,用電問題不再是問題。” 截至目前,“電靚鄉村”工程苦竹村的10個台區已成功投運,共改造10千伏線路1.27公裏,0.4千伏線路5公裏,涉及用電客戶240戶,容量達到850千伏安,徹底消除了苦竹村低電壓問題。 鴕鳥養殖在米心鎮苦竹村也是一大特色。李恒貴是苦竹村的鴕鳥養殖大戶,從事鴕鳥養殖12年,2008年在福建鴕鳥養殖場上班,通過不斷的學習,他掌握了過硬的養殖技術。2016年,李恒貴在村委的大力支持下,回鄉創辦了鴕鳥養殖場。 李恒貴介紹,鴕鳥孵化是鴕鳥養殖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孵化過程對孵化箱恒溫要求苛刻,電壓不穩定,低電壓問題突出,導致孵化周期過長,孵化率不高,經濟效率上不去,間接製約了養殖場的發展。 供電公司在得知養殖場用電需求後,主動上門走訪,勘查用電環境,合理規劃布局,實施“三零”服務政策,為鴕鳥養殖場免費架設了800餘米的三相動力電線路。 有了堅強的電力支撐,李恒貴對養殖場的未來發展信心倍增。他告訴記者,接下來,他還要擴大鴕鳥養殖規模,提高孵化率,實現年產值翻番,同時還要幫助周邊村民加入鴕鳥養殖,提供種苗、傳授技術、幫助銷售,和大家共同致富。現在,苦竹村4戶貧困戶發展起了鴕鳥養殖,長大後的鴕鳥一隻售價上萬元。 用上放心電 村民生活質量有保障 “以前到了用電高峰期,電壓低就成了家裏人的一塊心病!現在電壓穩定了,許多大功率的電器都能用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更方便了。”近日,在塘壩鎮封壩村,村民王秀說起這幾年農村用電的變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就像山上盛開的花朵一樣燦爛奪目。當天,供電公司的電力工人前往封壩村,對電力升級後用戶的用電情況進行回訪。 當回訪工作人員問及對電力工人的服務和用電質量是否滿意時,王秀豎起大拇指說:“滿意,很滿意,要是家裏的電出了什麼問題,隻要給供電所打個電話,不一會兒就到家裏來幫忙修理,有的時候就是忙到深夜,也要查出原因,及時給我們通電。很多時候他們還把安全用電、節約用電宣傳資料拿到我們家裏來發,為我們講解安全用電知識,一直把我們的用電問題及用電安全放在心上!” 封壩村位於塘壩鎮東南部,離城區31公裏,全村有876戶、3648人,其中包括60戶貧困戶、339人。該村原有5台總容量共263千伏安變壓器供電,近幾年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村民家中購置了眾多家用電器,用電負荷增加,難以滿足當地村民的生活用電需求。針對這個問題,供電公司立即采取措施,新增7台變壓器,現在用電量達到1130千伏安,解決了當地低電壓問題。 一字排開的電杆又粗又高,布局也更加合理,新裝的變壓器看上去更安全……在封壩村,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記者從他們口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電力升級給他們帶來的便利和好處。 電壓更穩定,確保村民用電無憂。在封壩村2社羅碧群的家裏,記者看到,她家的電視機、冰箱、電飯煲都放在了客廳裏,冰箱用著,電視機開著,電飯煲也正在做飯。羅碧群告訴記者,現在電壓更穩定了,再也不像以前電器同時用多了就要“熄火”,除了客廳裏擺放的電器,她家還有洗衣機、碾米機、空調等用電設備。 近年來,供電公司堅持以民生為本,在農村“低電壓”綜合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積極爭取各項政策,提升居民的用電舒適度。 “今年以來,我們取消收取居民用電入戶安裝費,減少1.2萬戶居民支出240.22萬元,免費為47戶貧困戶危房改造辦理裝表接電。”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我們紮實開展五保戶、低保戶、“三無”人員每月10度電的減免政策,惠及困難家庭17459戶,累計減免電量45.7萬千瓦時,設計電費23.74萬元,切實降低了貧困戶的生活成本。 “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供電公司作為責任央企,堅持‘脫貧攻堅、電力先行’的原則,把助力人民群眾脫貧攻堅當作重大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好抓實,充分發揮行業扶貧優勢,用光明照亮群眾致富之路,真正在公司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該負責人說。(全媒體記者 鄭三清)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