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貧車間的工人正在裝配電子元件。 
開展西式麵點師技能培訓。 
扶貧車間托起致富夢。 
疫情期間送工返崗。 
初級電工培訓。 
扶貧車間複工複產。 “感謝區裏為我們貧困戶舉辦免費培訓班,有了技術,到哪裏都能找到好工作。”近日,柏梓鎮易地搬遷貧困戶王家兵對記者說。 2019年8月,正當王家兵為如何脫貧發愁時,在村幹部的建議下,他參加了由區就業和人才中心主辦的電工初級培訓。通過培訓,王家兵不僅學會了電工技術,還很快就在潼南高新區一家企業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待遇不錯,實現了轉移就業。 近年來,我區把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作為扶貧“造血”的重要途徑,通過落實落細就業扶貧政策、提升就業技能、開發扶貧車間、穩崗就業等措施,讓一批又一批的貧困戶開啟了脫貧增收的幸福生活。 A 技 能 培 訓 增 強 就 業 本 領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為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我區把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作為脫貧攻堅和貧困戶增收的重要抓手,積極開展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家住臥佛鎮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廖紹芬,前幾年因家中3個子女讀書致貧,欠了一大筆債務,生活十分困難。由於自身沒有什麼技能,廖紹芬隻能通過在家務農勉強維持一家的生活。一直以來,她都希望能夠學會一門技能,找份合適的工作,改善家庭狀況。 一次偶然的機會,廖紹芬了解到潼南區電子科技學校正在針對貧困戶免費開展育嬰員中級培訓,她認為這個職業非常適合自己,於是就報名參加了。 “通過13天的培訓,我不僅學到了育嬰技能以及職業道德、文明禮儀等方麵的知識,還順利通過考試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廖紹芬說,培訓結束後,學校還推薦她前往銅梁區婦幼保健院實習,進一步熟悉新生兒的護理與產婦的產後恢複護理等方麵實際操作,成為了一名真正合格的月嫂。 由於廖紹芬表現優異,在實習期結束後,她被調往了豐都縣人民醫院工作,擁有了一份穩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家裏的狀況也得到了改善。 “我是去年4月到豐都上班的,每個月工資有6000元左右,還買了保險,現在我已經順利地脫了貧,日子也越過越幸福了。”言語間,廖紹芬對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充滿了感激。 “目前,我區具備資質並參與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的培訓機構達到了5家,培訓的工種一共有20餘個。貧困勞動力參加職業技能培訓費用全免,培訓後鑒定合格的貧困戶每年有1次交通食宿補貼。同時,我們對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人員進行就業服務跟蹤,為培訓人員推薦就業工作。”區就業和人才中心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相關實用技術的培訓以及全方位的就業服務,不僅提升了貧困戶勞動技能,也大大促進了貧困勞動力就業。 據了解,近年來,我區實施精準技能培訓提升工程,統籌動員全區培訓機構開展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已累計組織23797人次參加育嬰員、電工、農作物植保員等職業技能培訓。 為鞏固脫貧,今年以來,區人力社保局等部門為建卡貧困戶提供精準免費培訓,貧困人員參加培訓1580人次。通過培訓,逐步把扶貧工作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做到活水有源而綿綿不絕,真正實現真脫貧,脫真貧。 B 扶 貧 小 車 間 托 起 脫 貧 大 夢 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興辦扶貧車間目的是扶貧,要堅持扶貧性質,向困難群眾傾斜,多招收困難群眾就業。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雖然收入不比進城務工高,但省去了住宿、夥食、交通等費用,還能照顧家庭,一舉多得。 扶貧車間是解決貧困戶就業,防止貧困戶返貧,增加貧困戶收入的一個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區一批又一批貧困戶進入扶貧車間,當工人、拿工資,小康之路越走越寬廣。 “仔細看看,這樣淺的劃痕,我們可以磨平的,就留下來。那個太深了,就得扔掉。”在重慶市潼南區景裕電子科技公司扶貧車間,一名主管正在培訓工人馮秀英,向她講解如何辨別次品。 村民馮秀英,曾因老人生病、孩子上學而致貧。此前,這家公司準備籌建扶貧車間,經人介紹,馮秀英來到這裏上班。一開始,馮秀英在生產崗位,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鍵盤蓋,操作比較簡單,隻要把鍵盤蓋位置放好,機器加工後再拿出來就行。隨著公司發展,生產規模擴大,車間需要更多檢測人員。 “我們工序很多,這個車間負責第二道工序。如果檢測人員讓次品進入下一個環節,那之後就白幹了。”公司副總經理胡朝溯說,檢測人員是車間的“守門員”,必須把好關。 經過區裏的審批,公司於今年5月正式創建扶貧車間,優先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於是,公司安排馮秀英“轉戰”檢測崗位。公司每月培訓兩次,還安排主管手把手教她檢測,辨別鍵盤蓋劃傷是否能夠修複,在實際操作中提高準確率。 現在,馮秀英已經熟練掌握檢測技能,眼睛一瞟,雙手一摸,她就知道產品是否合格。 經過辛勤付出,馮秀英收獲不少。她每個月收入4000多元,成功摘掉貧困帽,家裏還蓋了兩層小樓,寬敞明亮。 在創建扶貧車間時,公司擴招,馮秀英丈夫也來參加招聘,最終成功入職。“工作不累,賺得不少,公司還經常給我們發福利呢!”馮秀英工作很順心,氣色也越來越好。現在,兩個兒子已經參加工作,她正在籌劃怎麼幫兒子找媳婦及買房結婚的事呢。 不隻是馮秀英夫婦,在公司扶貧車間,現有工人百餘人,其中建卡貧困戶32人,月收入均在4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我區已建成4個扶貧車間,解決了45名貧困戶就業問題。”區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還將新建4個高質量的扶貧車間,吸納更多貧困戶到扶貧車間穩定就業、脫貧致富奔小康。 C 貧 困 戶 穩 崗 就 業 一 個 不 少 今年以來,我區把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響,穩定貧困戶就業當做保障民生的一號工程來抓,不斷出台工作舉措,持續釋放就業紅利,保證貧困勞力就業一個不少。 疫情期間,為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全區扶貧企業和扶貧車間有序推進複工複產,包括貧困群眾在內的企業職工們重新忙碌起來。 戰疫情保複工的同時,精準扶貧不能鬆。今年3月17日,在崇龕鎮柿花村花椒基地裏,10名貧困戶正在給花椒樹噴農藥,人工鋤草。 “我們是3月初複工的,之前工人的工資是50元一天,最近一段時間是60元一天。”重慶阿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就業扶貧車間負責人黃紹軒表示,在複工前,全力做好了各項消毒工作,並且為前來上班的貧困戶發口罩,測量體溫等。 位於五桂鎮東南村的扶貧車間在完善各項複工手續後,率先複工複產,召回了部分當地貧困戶。 “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既照顧了家裏,又可以增加家中的收入,對於我們貧困戶來說是非常方便和樂於接受的。”工人們開心地說,接到企業通知讓回來上班,企業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讓大家在車間工作非常放心。 為幫助貧困戶就近就業,我區還根據實際需求,通過舉辦網絡招聘會、職業技能上線培訓等方式,豐富就業選擇和創業支持渠道,對就業困難人員設立公益性崗位,共安置2124名貧困人口就業。通過采取定製專列等方式,幫助2.41萬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外出務工貧困戶較去年高2個百分點。 針對少數返鄉農民工,我區則采取“以產、以需、以崗”定培等措施切實增強創業就業技能,提供“送政策上門、送崗位到人”服務,確保實現穩崗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其中,保障貧困人員就業是重中之重。”區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戴紅麗表示,將進一步做好秋冬季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全力打好“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守衛戰,開創就業創業工作新局麵。(全媒體記者朱楊)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