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攻堅戰闊步邁小康
——潼南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潼南對標“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發展、政策落地見效,集中精力、持續用力、精準發力,全力以赴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首 頁 | 新 聞 | 鎮 街 | 部 門 | 專 題 | 社 會 | 綜 合 | 求 助 | 小編行 | 潼城故事 | 圖 片 | 視 頻 新聞熱線:023-61268827    網站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7
當前位置:潼南網 > 正文
決勝攻堅戰闊步邁小康
——潼南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2020-10-19 15:11    潼南網

萬畝檸檬基地。

村民在家門就能鍛煉身體。

摩托車在安裝了防護欄的農村公路上行駛。

小龍蝦喜獲豐收。

臥佛鎮橫房村扶貧駐村工作隊走訪貧困戶。

核心提示: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潼南對標“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發展、政策落地見效,集中精力、持續用力、精準發力,全力以赴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脫貧,希望所在;攻堅,力量所在;奔小康,目標所在。麵對複雜嚴峻的脫貧形勢、急難繁重的脫貧任務,潼南始終把脫貧攻堅當作“天大的事”,使出“天大的力”,盡到“天大的責”,全力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數據最具說服力。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085戶48777人,邊緣易致貧戶529戶1352人,脫貧不穩定戶380戶1065人,已納入監測重點關注。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建檔之初的6.1%下降至2019年的0.06%。

抓黨建 脫貧有舵手

修葺一新的文化牆,整齊排列的太陽能路燈,硬化平整的水泥硬化路,文娛設施配齊的廣場,功能室齊全的村部……這要在以前,沒有人會相信龍形鎮這麼美。  

龍形的改變,一切都離不了開動全鎮發展大船的舵手——龍形鎮黨委。

農民要致富,農村要發展,關鍵靠支部。隻有黨建工作紮實了,黨員的思想進步了,脫貧攻堅工作才能及時有效地開展。近年來,龍形鎮以黨建為抓手,積極整合組織資源、凝聚組織力量、發揮組織優勢,探索構建“黨建+”扶貧新模式,多措並舉、持續發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跑出了脫貧攻堅加速度。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龍形鎮嚴格落實脫貧攻堅工作“雙組長責任製”、分管領導駐村責任製、鎮村兩級書記齊抓共管責任製,以村為單位、以社為基礎,以聯係村領導、駐村工作隊、包幫幹部為網格員,建立“一網覆蓋、責任到人、任務明確、一包到底”的網格化責任體係,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精準管理,夯實脫貧攻堅工作基礎。

能否高質量脫貧,關鍵在人。近年來,龍形鎮把加強基層帶頭人隊伍建設、提升村級班子凝聚力、戰鬥力作為黨建促脫貧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氣優化村級帶頭人結構,提高幹部履職水平,凝聚起脫貧工作的強大合力。  

“我們先從調整村級班子入手,挑選了一批能幹事創業,有責任擔當的精兵強將,使適崗幹部的整體年齡趨於年輕化,在調整幹部的過程中進一步厘清責任分工。”龍形鎮黨委書記廖海峰介紹,該鎮配強、配齊各村社區支部書記,為各村社區選配掛職鍛煉本土人才14人,實現了每村一名大學生村幹部。

人才隊伍建設起來了,發揮好作用是關鍵。通過開展黨員義務勞動日、黨員承諾踐諾、黨員結對貧困戶等活動,龍形鎮黨員幹部躬下身子,深入到貧困群眾中去,找準貧困戶致貧的症結所在,對症下藥,精準施策,引導貧困戶完成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從“等靠要”到“內生動力”的轉換,全麵樹立起老百姓脫貧信心。  

龍形鎮通過“黨建+”跑出了脫貧攻堅加速度,這隻是潼南黨建引領脫貧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潼南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係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中央決策部署、市委最新要求,作為區委常委會、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區政府常務會必學篇目,帶動各級中心組開展相關主題學習1900餘場,精心組織理論宣講,組織宣講團、宣傳隊開展線下宣講3100餘場、線上宣講72場,受眾38.4萬餘人,做到及時學、深入學、全麵學。

脫貧攻堅是必須完成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區扶貧辦主任廖世祥介紹,潼南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係,嚴格執行“雙組長製”和“五級書記抓扶貧”機製,遍訪貧困戶實現全覆蓋。落實區級領導、區級部門包幫鎮街和貧困村,全區派出50支駐村工作隊,5283名幹部與貧困戶“一對一”幫扶,形成全方位、多層次扶貧工作體係,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

強產業 脫貧有抓手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根本之策,各鎮街要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業,確保如此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區委書記曾菁華強調。潼南異常重視扶貧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著力將每一個扶貧產業都做深做實、做大做強。  

石梯村位於柏梓鎮東南部,距潼南主城區23公裏,全村幅員麵積4.5平方公裏,屬淺丘地貌,有耕地3004畝,以種植水稻、玉米為主。過去,由於地勢偏遠,交通不便,經濟條件十分落後,2014年被評定為縣級貧困村。現如今,在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積極配合與努力下,全村63戶建卡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原本貧窮落後的小山村煥然一新,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

如今,石梯村在產業方麵多點開花,種植花椒近2000畝,修建烘房,形成產業發展鏈條,不僅解決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而且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收入水平;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全村種植有蓮藕,並順利打開了檸檬、春莧、沃柑等經濟作物的銷售渠道,全麵促進石梯村經濟向好發展。  

這僅僅是潼南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大力推動產業扶貧,出台《潼南區加快貧困村主導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貧困村和重點村年度產業發展任務;鼓勵支持貧困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農業資金項目,優先支持帶貧機製健全、帶貧效果明顯的經營主體;構建財政資金“改補為獎”“改補為貸”“改補為保”“改補為股”“改補為酬”的“五改”工作機製,改進到戶幫扶方式方法,切實提高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績效,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內生動力。

同時,我區還積極建立完善產業發展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製。圍繞七大扶貧主導產業,貧困村和重點村已發展糧油、蔬菜、檸檬、生豬、漁業、特經、中藥材等主導產業10.26萬畝,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的聯結機製作用,90家區級以上龍頭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生產托管、資金入股、產品代銷、股權化改革、人員培訓等方式帶動10000餘戶貧困戶增收收益,投入8000餘萬元實施55個股權化改革項目,帶動2362戶貧困戶持股分紅。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198人、非貧困村致富帶頭人245人,持續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

夯基礎 脫貧有推手

上周,記者在臥佛鎮橫房村采訪時,正巧遇到去臥佛鎮中心衛生院拿藥回家的村民李朝懷。“我患有高血壓、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每周都要去衛生院拿一次藥。如果是過去,這病根本看不起,負擔不起呀!”68歲的李朝懷說,現在有了健康扶貧政策,花費少多了,就拿這次來說,我總共拿了200元的藥,自己隻負擔了20元錢,這多虧了國家健康扶貧好政策。  

橫房村第一書記、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肖洪剛告訴記者,李朝懷家是因病致貧,享受健康脫貧兜底政策和綜合醫療保障政策,有效緩解了他看不起病的問題。“鎮上和村裏每年都會為貧困戶開展免費體檢,村醫也會經常上門為貧困戶服務。特別是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以來,家庭醫生會定期或者不定期巡診,並為貧困戶開設綠色通道,他們住院不需要繳納押金,出院直接結算。”肖洪剛說,橫房村的貧困戶都享受到了健康扶貧政策。

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好貧困群眾“看不起病”的問題是當務之急。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委全麵落實“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機製,貧困戶鄉村醫生簽約服務實現100%、醫保參保率100%,住院救治醫療費用自付比例9.85%,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費用自付比例11.06%,區域內就診率為97.09%。  

醫療隻是“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的一個方麵,我區嚴格對照“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標準,堅持精準方略,逐戶、逐人、逐項反複進行拉網式排查,動態清零“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突出問題。

“不愁吃、不愁穿”方麵。推動貧困人口持續增收,農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10387元提升至2019年的16702元、增長60.8%,貧困群眾可支配收入保持10%以上增速。注重“兜底保障”與“精準扶貧”兩項製度有機銜接,累計實施低保兜底扶貧2614戶5077人,臨時救助困難群眾2.13萬人次,救助金額2839.3萬元。今年疫情期間,全區臨時救助建卡貧困戶331人次,發放資金39.6萬元。  

義務教育保障方麵。全麵落實各項教育扶貧政策,投入4.99億元資助83.88萬人次貧困學生,做到不重不漏、應助盡助。加大控輟保學力度,全區建卡適齡兒童全部接受或完成義務教育,無一人失學輟學。

住房安全保障方麵。嚴格落實“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要求,實施農村CD級危房改造10468戶,落實補助資金2.1億元,解決近3萬農村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問題。  

飲水安全保障方麵。嚴格對照水量、水質、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4項指標,組織鎮街、村社逐村逐戶核查,累計投入資金6700餘萬元,整治山坪塘4333口,實施小型集中供水工程6處、分散式打井817處,有效解決912戶3250人建卡貧困戶飲水問題,全區建卡貧困戶飲水安全得到全麵保障。  

決勝之年不鬆懈,慎終如始戰猶酣。聚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目標,潼南將高質量完成脫貧任務,不斷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努力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曆史交彙點上展現新作為、幹出新氣象,譜寫新時代潼南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全媒體記者李揚)

【責任編輯 鄭強】

相關新聞:
秋收忙
壽橋: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增 ...
39.3萬畝水稻開鐮
潼南“內外兼修”繪就鄉村 ...
微發布
手機台
新潼南
潼南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潼南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潼南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潼南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本網聯係。
媒體推廣
  • 潼南數字報
    潼南數字報是潼南報社承辦的潼南報網,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點擊進入】
  • 重慶潼南
    手機報
    手機報是服務大眾的“掌上黨報”。工作日17:30發送,方便實用。
    【點擊進入】
  • 看潼南APP新聞客戶端
    《看潼南》APP全麵升級 全新體驗!愛潼南,就請關注《看潼南》!給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資訊!
    【點擊進入】
潼網小編行
直播回顧|“媒體+電商”潼掌櫃消費扶貧 ...
買對不買貴,看我潼掌櫃!我是潼掌櫃第一人氣主播鄒兵!相信大家前幾天看到咱們新媒體發出了這樣一條新聞,潼 ...[詳細]
潼城故事
黎紅兵:返鄉創業天地寬
10月8日上午,古溪鎮千佛村一組,蔥鬱的山林下,有大大小小10多個魚塘;山坡上一群小鴨上躥下跳,四處覓 ...[詳細]
新聞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敬請聯係我們,我們將幫您出謀劃策或協調相關部門幫您解決。
·提升思維能力,決戰脫貧攻堅
·時刻繃緊森林防火這根弦
·選好基層“帶頭人”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高質量發展應有高質量服務
·實現安全生產要緊繃三根弦
·小康成色映照初心底色
樂享生活
·腸癌早期診斷很重要 有這四個症狀快就 ...
·秋天愛奶茶,如何喝既健康又美味?
·運動能強體抗病 五種運動既瘦身又鍛煉 ...
·早餐重能量午餐少油鹽 一日三餐吃出健 ...
·直播|上古鹽都 心旅巫溪
·秋冬季,流感疫苗應該怎樣接種
·警惕食物中的"藏鹽大戶",家庭減鹽這 ...
秋季為何易咽喉不適 ... 秋吃蘿卜賽人參!咋 ...
國慶節後綜合征怎麼 ... 你知道該如何保護好 ...
薯片吃了刹不住?警 ... 別等牙變黃才想起潔 ...
潼南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 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法律顧問:董俊中 律師 潼南區整治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2
主辦:中共潼南區委、潼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潼南區委宣傳部、潼南區新聞中心(潼南報社)
地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辦事處興潼大道82號 郵編:402660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渝ICP備12005370號   渝公網安備 50022302000101號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業務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不良信息舉報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