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很多人都覺得,飯菜如果沒鹽就會“食之無味”。而美味的菜肴,難免就會“重口”一些。鹽,作為百味之首,一直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品,也是多種調味料的組成部分。可是高“鹽”值,除了給我們的味蕾以美味的享受,也會帶來一些健康的煩惱! 據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紹,食鹽的重要組成是氯化鈉(NaCl),鈉是保持血漿容量、酸堿平衡、神經脈衝傳導和正常細胞功能的必要營養素。然而,食鹽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風險,而降低食鹽攝入量則可降低血壓水平。食鹽攝入過多也會增加心髒病、腦卒中、胃癌等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對於兒童,食鹽攝入過多同樣具有危害,且年齡越小,傷害越大。高鹽飲食會導致兒童發生心血管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鋅缺乏症的風險增加。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低於5克,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患心血管疾病、腦卒中和冠心病的風險。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減鹽,可以這樣入手 1、選擇新鮮食材,保留食物本味 盡量購買新鮮的食材,烹調時盡可能保留食物的天然味道,不需要加入過多的食鹽和其他調味品。少吃如鹹菜、加工熟食肉類和罐頭等食品。 2、正確用鹽勺,掌握食鹽用量 要做好量的估計,可以借助限鹽勺。我們常用鹽勺的規格是一勺2克食鹽,注意是一平勺,不能冒尖兒。因為其他食物和調味品中也含有鹽,所以一個人一天的食鹽量應少於3勺。 3、做菜少放鹽,出鍋再放鹽 做菜的時候盡量少放鹽,少用醬油、味精、雞精、豆瓣醬等含鹽量高的調味品。烹飪時可以多利用食物如香菇、海米、紫菜等本身的鮮香味,還可以用酸甜味來代替鹹味。 炒菜時臨出鍋了再放鹽,這樣鹽附著在食材的表麵,而吸附進食材內部的鹽不多,口感鹹味兒足,減鹽不減味。 必要時對兒童吃的食物進行單獨烹調,幫助兒童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 4、在外就餐,主動提出要少鹽 餐館菜品通常比家庭自製的菜品口味更重。因此,減少外出就餐和吃外賣的次數,盡量選擇在家就餐,是減鹽的好途徑。必須在外就餐時,可以主動提出低鹽、少油的要求,主動選擇低鹽菜品。 5、警惕“藏起來”的鹽 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雖然嚐起來感覺不到鹹味,但都含有較多的不可見鹽,如方便麵、掛麵、堅果、麵包、餅幹、冰激淩等,建議購買食品時,仔細閱讀營養成分表,盡可能選擇鈉鹽含量低的食品。 6、購買預包裝食品,仔細閱讀營養成分表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上的鈉(Na)就表示含鹽量的高低。購買時,要注意盡可能選擇鈉鹽含量低的食品。 【采編 鄭強】原標題:警惕食物中的"藏鹽大戶",家庭減鹽這樣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