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安倍晉三宣布辭去日本首相職務,理由是潰瘍性結腸炎(以下簡稱“潰結”)複發。這是一種什麼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有哪些?哪些不良習慣可能誘發該病?出現哪些症狀要到醫院就診?為這一係列問題,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中心主任醫師宗曄。 宗曄介紹,潰結是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症性疾病中的一種,其主要表現就是腹痛腹瀉、黏液血便。潰結主要累及結腸,同時還可能會有一些結腸外的表現,比如有皮膚的結節紅斑、關節疼痛、眼部虹膜炎等,還可能合並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肝膽病變。 “大多數潰結患者都是青壯年人。在我國,一般發病高峰是20-49歲人群,老年人在60-70歲可能也有一個發病小高峰,男女沒有明顯的差異性。”宗曄說,“潰結的診斷沒有金標準,不是簡單的抽血、做腸鏡就能夠診斷的,需要結合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影像檢查、結腸鏡檢查及病理檢查等綜合判斷。” 潰結在國外特別是歐美國家相對常見,在我國,近20年來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宗曄說,可能是由於我們生活習慣的西化,或者是飲食結構發生改變等所導致。“潰結的病因及發病機製不是非常明確,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腸道的免疫失衡,最後發病。比如感染了某種細菌,進食了過多含有食品添加劑、甜味劑等不合適的食物,也可能跟精神高度緊張等有關,比如一些人因為升學、就業或者孩子生病而變得特別緊張而發病”。 宗曄接診過一個在IT行業工作的年輕人,平時工作比較忙,經常點外賣。有一次,他連續一周天天進食辛辣外賣後出現腹瀉,一開始腹瀉不重,他就去藥店買了點藥,服用過後情況並沒好轉,並出現發熱、腹瀉伴大便帶血,此時他才到醫院就診。醫務人員首先考慮的是感染性疾病,使用了抗生素治療,但效果不好,患者還是發高燒、拉肚子、肚子脹得厲害,便血很重,內鏡檢查發現患者直腸乙狀結腸彌漫性糜爛及潰瘍。在充分地抗感染,排除了其他病原體及血管免疫源性疾病的情況下,最終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所以給予了糖皮質激素治療,患者發熱、腹瀉情況才得以緩解。即使激素減量及停用,患者還需一直堅持服用美沙拉嗪治療。還是這位患者,又有一次吃了不潔的東西出現血便。“後來他才開始注意飲食等,到現在過了兩年多,情況比較穩定,但藥物一直在使用”。 “不是得了潰結就一定會危及生命。”宗曄介紹,潰結在臨床中可分為輕中重三種類型,需要通過臨床表現,如排便次數、便血次數、實驗室檢查、內鏡下表現等綜合判斷患者所屬類型。重症患者往往都是排便特別多,便血嚴重,發燒,化驗可以看到有明顯的貧血,還有一些表示炎症的指標,比如紅細胞沉積率明顯增高。輕度患者一天的大便次數小於4次,有人便血,也有人沒有便血。中度患者介於輕、重兩者之間。 “最害怕的是急性危重患者出現一些嚴重的並發症,比如中毒性巨結腸、消化道大出血或者腸穿孔等。便血特別多的時候也可能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宗曄說。 潰結發病根據病變分布的部位分為直腸型、左半結腸型和全結腸型。其中,全結腸型的癌變率相對高一些,合並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的患者癌變率也比較高。宗曄建議,全結腸型、病史超過10年的患者需定期做腸鏡,監測是否癌變。一開始就合並有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的患者,每年都要做腸鏡。 “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很好地緩解。”宗曄說,大家覺得沒有症狀了就是康複了,其實不然。症狀沒有了,有可能內鏡下看黏膜並沒有完全愈合,有的時候內鏡檢查都變好了,組織病理學還沒好,所以維持藥物治療至關重要,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係統治療,定期複查。 “潰結患者需要注意,這是慢性、反複發作的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和監測。在急性期,便血、腹瀉特別嚴重的時候,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手術幹預。治療後就算大便正常了也不能隨便停藥。輕度的初次患病者,可能有停藥的機會,但也要用藥3-5年。重度或反複發作的人可能要終生服藥。不規律用藥,就特別容易複發。”宗曄介紹,對於輕度的患者,服用美沙拉嗪就有可能控製住。重度的患者在急性期需要用糖皮質激素、生物製劑或者免疫抑製劑,甚至需要手術幹預,隨後還要用美沙拉嗪或者免疫抑製劑長期維持治療。 宗曄提醒大家,潰結可能跟飲食、感染、精神過度緊張等有關。“年輕人如果反複出現大便有黏液膿血,不要以為就是得了痔瘡或者吃壞東西了,反複發作要及時就診。另外,要規律生活,正常的飲食結構是非常必要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 【采編 鄭強】原標題:患潰瘍性結腸炎的多數是青壯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