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養殖基地。 觀賞魚養殖基地。 鮮活的錦鯉。 村民打撈稻田蝦。 村民采摘花椒。 村民采摘花椒。 農戶挑檢觀賞魚。 近年來,壽橋鎮始終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以“輸血”+“造血”相結合,堅持因地製宜,積極引導各村發展特色產業,精心培育出了一批具有明顯區域特色、較強競爭優勢的特色產業,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蝦稻“聯姻”一田雙收 “尹老板,搞快點喲,十點鍾之前要送到重慶渝北區。” “沒得問題,還有幾箱蝦裝上去就可以出發了。” “這兩天小龍蝦需求量很大,平均每天都是兩車蝦送到周邊地市,我正在裝的這一車就是今天發的第二趟。”蝦農尹經友告訴記者,現在的賣蝦量其實對當地的蝦農來說不算多。 稻在水中長,蝦在稻下遊,鋪陳出田野中最美、最靈動的畫卷——這是壽橋鎮稻蝦生態養殖模式的生動寫照。該鎮有平灘河、觀音河等5條溪流貫穿鎮域全境,形成穀寬坡緩、河田交錯的自然地勢,具有發展生態養殖業的水源和優良地理條件。由於氣候等因素影響,壽橋的小龍蝦上市時間早於湖北,錯峰售賣讓當地的小龍蝦不僅價格賣得俏,而且銷路更是不用愁。 尹經友曾經是貧困戶,一心想脫貧的他在2012年得知壽橋鎮黨委、政府要大力發展稻蝦種養,他毫不猶豫地就發展了15畝,當年收益達16萬元。第二年,嚐到“甜頭”的尹經友將種養殖規模擴大到60畝,年收入超過80萬元。依靠稻蝦種養產業,尹經友現在蓋起了新房子,開起了小轎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眼瞅著尹經友從貧困戶變成富裕戶,當地群眾也“眼紅”起來。由於小龍蝦養殖對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快速發展,大家紛紛把自己的水稻田改成了稻蝦田,搞起了稻蝦種養產業。 不僅個人養殖,村集體也養起了小龍蝦。曾經的貧困村之一的碉樓社區依托小龍蝦的資源優勢,探索“稻蝦種養”這一產業脫貧路子,為群眾“量身打造”增收模式,建立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入股,同時幫助他們就近就業。 “現在小龍蝦養殖已經在壽橋鎮各個村社鋪開,全鎮共有200畝以上的規模養殖企業11家,8個專業合作社,50畝以上的養殖大戶25戶,帶動了60餘戶貧困戶養蝦,小龍蝦養殖已經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好門路。”壽橋鎮鎮長羅紅剛表示,近年來,壽橋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乘勢而為,把小龍蝦產業發展成全鎮特色產業,通過“稻蝦種養”模式,成功實現“一田兩種、一水兩用、一田雙收”,使農田效益倍增。 如今的壽橋鎮,龍蝦嬉食的水田連接成片,托起了群眾的“致富夢”,累計發展了6000多畝小龍蝦,年產蝦900餘噸,產值600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約15%,為群眾致富增收找到正確道路。 魚遊淺底 處處“錦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人喜歡飼養觀賞魚,在水族館、花鳥市場等地,各色各類的觀賞魚比比皆是。觀賞魚養殖也是壽橋鎮的特色產業之一,通過觀賞魚養殖龍頭企業與困難村結對幫扶,為水產養殖戶的增收開辟了新途徑。 當記者走進重慶革文金魚養殖有限公司的觀賞魚基地時,恰逢養殖戶正在把觀賞魚進行分類。在187個整齊劃一的水池裏,一對對紅色、粉色、藍色的觀賞魚愜意地在水中遊動、覓食。基地負責人徐革文一邊貼近魚池仔細觀察,一邊不停地在本上記錄。 徐革文對觀賞魚的養殖效益、市場前景可以說是了然於胸。從最初從事家魚養殖到涉足觀賞魚養殖經營,他看中的就是觀賞魚養殖巨大的利潤空間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在去年,精明果敢的他一下子被壽橋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吸引,果斷決定在染坊社區設觀賞魚養殖基地。 “我們公司在染房社區,流轉土地及河灘地200餘畝,建立起觀賞魚孵化、苗種養殖池150餘畝。目前主養金魚、錦鯉、錦鯽等多個觀賞魚品種,生產苗種700—800萬尾,早在5月份的時候已經開始出售,估計年產值可達500—600萬元。”徐革文告訴記者,他們的技術人員已從事觀賞魚繁養20餘年,養殖經驗豐富,養殖技術過硬。目前采用的是“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農戶可在稻田養殖觀賞魚,畝產值可以達到1.5萬元。 據了解,壽橋鎮從2006年開始發展觀賞魚養殖,目前已經發展到230多畝,在整個西南地區來說也排在前列,定向培育的觀賞魚優良品種在市場上廣受追捧,使基地經濟效益大幅增加。每年產觀賞魚三千多萬尾,收入超400萬元,解決當地就業16人。 椒香四溢 增收有力 山下蝦田成片,山上花椒成林。這是壽橋鎮產業發展的具體思路,今年壽橋鎮花椒喜獲豐收,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花椒樹鬱鬱蔥蔥,綿延在四周的小山坡之間,一粒粒青色花椒早已綴滿枝頭,一陣微風拂過,椒香便撲麵而來。 “我們花椒基地大概是200多畝,都已經掛果了,現在人工采摘的話,大概有四五十個人。”壽橋鎮花鋪村花椒基地負責人尹許,指著不遠處的花椒林對記者說。 在花鋪村的花椒基地裏,工人們三五成群戴著遮陽帽,背著背簍,一邊在地裏聊天,一邊靈活地揮動著手中的剪刀采摘成熟的青花椒。椒葉青青、烈日當頭,隨著“卡擦卡擦”的清脆聲響,一簇簇帶著青花椒的枝丫應聲掉落,村民們背上的背簍很快便裝滿。此時正在花椒地裏務工的建卡貧困戶尹術明勁頭十足,他熟練地剝開 一簇簇花椒枝,隨著雙手起落,花椒也跟著掉進框裏。 “一直都在花椒基地務工,平時剪剪枝修修葉,到了采收的季節就過來采花椒,銷量大的時候過來采收的頻率就要大一些。現在天氣熱了,就是上午過來做一會兒,就能掙五六十塊,這工作幹得有勁。”尹術明一邊繼續采摘,一邊樂嗬嗬地向記者說道,“原來大家都靠做點傳統的農活維持生活,集體經濟成立之後,便和其他附近的村民一道開始在這裏做零工,凡是有活路都優先考慮我們貧困戶,除草、平地、施肥、修枝、采摘,一年四季都有活路做。” 尹術明算了一筆賬,和他一起在這裏參與花椒種植務工貧困戶30餘人,人均年收入都能增加約9000元左右,再加上自己流轉的5畝土地租金,花椒基地為他一家增收近萬元,生活越來越有盼頭。 如今,全鎮種植花椒3000餘畝,主要分布在染房社區、花鋪村和三教村,年產量約720噸,年產值達400餘萬元。通過科學規劃,不定時邀請農技專家指導,逐步淘汰老樹種,不斷引進高產新品種,確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同時,依托致富能人、花椒種植大戶,不斷做優做強花椒產業,加快產業發展升級。(全媒體記者 印茜 王浪)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