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醫生”奔走鄉間
記者來到龍形鎮水口村衛生室,發現小小的衛生室裏擠滿了人。身穿白大褂的譚繼生和兒子譚世福正忙碌著為病人接診、開藥……今年70歲的譚繼生雖兩鬢已經發白,但看上去身子骨十分硬朗。隻見他正襟危坐,氣定神閑地為病人把脈,在一旁的兒子正在寫藥方。
半個鍾頭下來,父子倆的額頭上露出細小的汗珠。譚世福遞給父親一根毛巾,譚繼生摘下老花眼鏡,用毛巾擦了擦。隨即翻開一本厚厚的醫書,兩人開始討論起來。
分別有著50年、24年從醫經驗的父子倆,從擠在農戶家中,在僅有十幾平方米的農房裏抓中藥看診,到搬遷至占地近100平方米,寬敞明亮、環境舒適的村衛生室,再到成為農村群眾的簽約“家庭醫生”,他們的經曆正是我區農村基層醫療衛生發展變化的縮影。
1968年9月,《紅旗》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隨後《人民日報》刊載,第一次把農村半醫半農的衛生員正式稱為“赤腳醫生”。隨即毛澤東同誌做出批示:“‘赤腳醫生’就是好”。此後不久,《文彙報》等各大報刊紛紛轉載,於是“赤腳醫生”的名稱走向了全國,成了農村村醫的代名詞。
1965年,16歲的譚繼生拜師學藝,學習中醫的把脈和“望聞問切”。隨後不久,譚繼生便背著師傅送給他的一個木質醫藥箱開始下鄉行醫。“剛開始當醫生的時候,醫療條件十分簡陋,靠的都是我們中醫把脈,村裏人有什麼頭疼腦熱、肚子疼的,隻有開些中藥吃。”回憶起早年的看病經曆,譚繼生僅用一個詞形容:簡陋。
背著藥箱走家串戶,風雨無阻地行走鄉間,在當時的“赤腳醫生”譚繼生眼裏,這都是“家常便飯”。他說,那時候每天“24小時營業”,晚上時常會有來看病的人。隻要一敲門,就得起床,很少能安安心心睡個好覺。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公路都是泥石路,免不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況。為了方便給病人治病,譚繼生想了個辦法:騎馬下鄉。
“路都是坑坑窪窪的,騎自行車行不通。我試過走路下鄉,但是路程太遠,腳受不了。”譚繼生說,當時方圓幾十裏的病人都找過他,治療過最遠的病人住在距離自己50裏遠的地方,騎馬來回要走上一天。
38年來,譚繼生換了4匹馬,4個醫藥箱。不知道摔過多少跟頭,穿壞過多少雙“穀草鞋”“平膠鞋”,而換來的是當時1毛5的把脈和處方費,但譚繼生就覺得值。“那個時候,好幾個村隻有一兩個醫生,像我們這種鄉村醫生就是村裏的‘守護神’了,我們還是很驕傲的。
“家庭醫生”覆蓋城鄉
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
1985年2月,《衛生部關於全國衛生廳局長會議情況的報告》出台,廢除“赤腳醫生”這個名稱,此後,凡經過考核達到中專水平的,稱為鄉村醫生;未達到中專水平的,改稱衛生員。
2004年1月1日起《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施行,鄉村醫生管理從此走上了法製化、規範化道路。
據譚世福介紹,他15歲開始跟父親譚繼生學習中醫,1994年又進修了西醫,隨後便留在龍形鎮水口村代替父親下鄉治病,成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鄉村醫生。“那時候我們的醫療器械隻有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等,醫療箱裏時不時還會備上一些西藥,比如青黴素、四環素等等。”譚世福說,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鄉村醫生能治的疑難雜症也慢慢多了起來。
近年來,隨著基礎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完善,一大批接受過專業培訓、取得專業資質的鄉村醫生承擔起了服務基層群眾的職能,並開始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模式,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實施城鄉分級診療,農村群眾享受到了更加全麵、及時、個性化的醫療保健服務。
“2013年,我們村也開始推行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我成為了一名家庭醫生。目前,我們已和468名建卡貧困戶進行了簽約。”譚世福說,現在,他還給村民們留下了電話和微信號,時時聯係,詢問病情,和村民們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誼。
“村民若出現感冒的症狀,隻要打電話谘詢我,我告訴他們保健和預防方法即可。這大大降低了就診率,將村民的病症控製在萌芽狀態。而且有了醫保後,村民看病拿藥的報銷比例大大提高,看不起病的現象也越來越少了。”譚世福說。
據了解,目前我區鄉村醫生總數990餘人,組建了165個家庭醫療簽約團隊。共簽約常住人口21萬餘人,常住人口簽約率保持在30%以上,實現了在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全覆蓋。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打造精品家庭醫療簽約團隊,重點為殘疾人、嚴重精神障礙疾病患者、肺結核患者等重點人群進行簽約和履約,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歲月更迭,陽光普惠,70年來,我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優質基層衛生服務正悄然來到百姓身邊,隨著服務水平的提升,百姓還將享受到更多紅利……
記者手記:
民之所望,政之所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回顧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曆程,從最初看病依賴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的“老三樣”,到使用螺旋CT、核磁共振等先進醫療設備;從活躍在鄉村的“赤腳醫生”,到如今簽約家庭醫生享受上門服務;從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到推進分級分區診療製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全麵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美好願景,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
【責任編輯 鄭強】
本期主持
赤腳醫生,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在大多數的60、70後眼裏,“赤腳醫生”是一個非常溫暖的字眼。一個藥箱、一盞煤油燈、一根體溫計、一支注射器,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走鄉串戶,為無數人驅逐病魔。20世紀年代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的建立,讓赤腳醫生逐漸淡出了曆史舞台。隨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提高,家庭醫生閃亮登場。近日,記者走進龍形鎮水口村,傾聽老中醫譚繼生、譚世福父子倆從“赤腳醫生”成為“家庭醫生”的故事。
聯係我們
- 1. 郵件報料:發送郵件至tnxwzx@cqtn.com
- 2.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版權聲明
- 潼南網原創策劃出品,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