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養花之道育人
尤小燕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首先要對孩子們做個大概的分類:哪些孩子性格外向開朗,哪些孩子性格內向,哪些孩子活潑愛開朗,哪些孩子思維敏捷,哪些孩子不善言辭。
“作為老師必須對每個學生的情況了然於胸,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尤小燕說。
花草要想長得好,裝盆時的底肥很重要。“教育孩子也是這樣,基礎知識得牢牢掌握,但教學中不能為了打好基礎,就幾本練習作業輪番上陣,占用學生大量的課餘時間。”尤小燕坦言,這樣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反而得不償失。
“一盆花草,在生長過程中往往會生病長蟲,如果疏於管理,株型就會長得不好看,失去觀賞價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正處於養成的階段。”尤小燕表示,當老師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時,就得及時進行幹預,采取恰當的措施,引導孩子們向好的方向發展。
尤小燕常說:“我愛養花,更愛培育祖國的未來之花!”針對班級裏的潛力生,尤小燕正視他們的普遍問題:潛力生進步猶如蝸牛行走,緩慢至極,往往是今天變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複複,難以鞏固。尤小燕善於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通過多談心、多幫助、多鼓勵,督促其發光發亮,在日常陪伴中樹立他們的學習自信,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尤小燕的數學課也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尤老師的數學課特別有趣,一點也不枯燥,我很愛聽。”人民小學六年級3班學生王郡告訴記者。
16年來,尤小燕所教班級的成績,在同級中總是名列前茅。說起尤小燕的教學水平,學校的老師、領導都對她讚不絕口。
“尤小燕老師對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在教育教學方麵有自己獨特的理念。在我們學校起到了極大的引領和示範作用。”人民小學副校長米永忠表示。
用心關愛後進生
轉化後進生,是每個教師所麵臨的一項艱苦而複雜的任務,常常付出很多,卻收效甚微。
尤小燕班上曾經有個學生叫李家友(化名)。她剛接到這個班時,見李家友上課無精打采,要麼搞小動作,要麼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是胡亂寫的,隻要見空就填,不管對不對,而且書寫很潦草……班上第一次考試,李家友語文、數學都不及格。
為了了解情況,尤小燕多次家訪得知,李家友的父母已於年前離婚,他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而且奶奶也在外打工,爺爺又忙著在城郊管理魚塘,沒時間管他。於是,尤小燕找李家友談話,希望李家友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製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爭取做一個他人認可、老師喜歡的好孩子。
李家友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破罐子破摔的樣子,後來口頭上答應了。可在行動上,李家友仍一如往常般,毫無長進。此時尤小燕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但又覺得自己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
為了提高李家友的學習成績,尤小燕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還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的女同學坐在他旁邊,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來帶動他。同時,尤小燕上課會時常抽他起來回答問題,答對了,就帶領學生給予其熱烈的掌聲。隻要有時間,尤小燕就單獨給他輔導,讓他感受到,老師是愛他的,同學和老師並沒有拋棄他。
慢慢地,尤小燕覺得他有了些進步,作業能對幾個鉤了,練習偶爾也能及格了。李家友性格也開朗了,學習也積極了,在後來的考試中,100分的數學題,他總能得90多分。
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小學畢業時,李家友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潼南中學。
“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尤小燕說,對於像李家友這樣特殊的後進生,她要敞開心扉去親近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師愛去溫暖他,用熱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認識並改正錯誤,成為一名奮發向上的好學生。
從教16年來,尤小燕感化過的後進生不計其數。不少後進生轉化為優等生後,考入省(市)級重點中學、重點大學。這些學生每逢教師節、春節等節日時,仍然不忘師恩,不忘向尤小燕送上祝福。
和風細雨帶新人
在區教委培養年輕後備人才的目標引領下,尤小燕積極參與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為培養和壯大教師隊伍發揮好“傳幫帶”作用,並結合學校“青年教師成長計劃”實施項目,積極投入各種培養青年教師活動,發揮了骨幹力量帶動青年教師成長的作用。
2018年8月,她承擔學校新入職教師成長任務——學科教學講座。以區級優質課競賽的磨課曆程,感染青年教師,讓他們明白,一線教師都應該努力上好課,多反思和總結課堂教學,多分析案例,多撰寫論文,多記錄教研日記……
尤小燕認為,每位教師都要在孩子們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並讓孩子喜歡上這個教師,從而喜歡上這個教師所教的學科。
近兩年,尤小燕先後承擔起6名全科師範生的實習指導任務。她嚴格要求自己,對實習生教學能力的提升更是常抓不懈。
2019年3月,全科實習生祁業文被分派到她班上實習。尤小燕從帶領實習老師進教室的那一刻起,就時常維護實習老師的好形象,一步步帶領實習老師與學生增進感情。在學科教學上,她從鑽研教材、了解學生、整合資源等幾個方向提前要求實習老師準備,初聽教學設想,然後根據祁業文善於觀察、操作的個性特點,安排了五年級下冊《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的教學任務。
在尤小燕上示範課的那段忙碌時間裏,她隻能利用晚間休息時間與本校幾名實習老師在QQ群裏探討,及時修改祁業文的備課初稿,還鼓勵他大膽試講。
可祁業文的第一次試講並不成功,甚至沒能完成教學任務。
尤小燕不慌不忙,下課後,她用現有素材,向祁業文展示引導,自然、順暢地授予突破重難點的妙招,讓祁業文恍然大悟。
接下來,尤小燕召集聽課的實習生們,一起分析教學設計,規範教學語言,示範教學行為,從細微處體現她對學科教學的嚴謹態度和鑽研精神。
緊接著,她又聯係同年級組其它班級,讓祁業文繼續試教,一個班、兩個班……一次、兩次……那一批次的實習老師總共上了9節新課,每節課都是這樣循環往複,哪怕自己有教學任務,她都多方協調,一整天下來,她不是上課,就是聽課、探討課,就連吃午飯都是小跑著去吃……
尤小燕還承接了“2019新入職研究生教師輔導培訓”任務,又多次參與潼南區國培項目和暑期培訓跟蹤指導工作。從思想交流、學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學過程設計,課後反思......她都周密安排,做到與培訓對象隨時對話、跟蹤聽課。重點強化示範課、隨堂課、診斷課的有效開展,讓培養對象先定格,再入格,直至跳出“模式”,逐漸形成自身的教學特色和風格。
餘宛真是華南師範大學畢業的研究生老師,現於人民小學任教。她深有感觸地說:“尤老師專業能力很強,經常在工作之餘,抽出時間來幫助我們新老師成長,陪著我們備課、上課、磨課、研課,毫無保留地給予幫助。在生活上她又像大姐姐一樣照顧和關心我們,是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好老師。”
尤小燕從不吝惜自己的寶貴經驗,常與人分享優質資源和經驗,把一腔熱情奉獻給她深愛的教育事業,在愛的田野裏,她辛勤地耕耘著,幸福地前進著。
【責任編輯 鄭強】
本期主持
尤小燕深知,獲得的一張張證書是對她工作的肯定與鞭策,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除了要時刻記住自己的追求和目標外,更要以身作則,虛心學習,將自己的激情和活力,紮紮實實、無怨無悔地投入到工作中,讓青春在教育事業中盡情燃燒,綻放光彩。
聯係我們
- 1. 郵件報料:發送郵件至tnxwzx@cqtn.com
- 2.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版權聲明
- 潼南網原創策劃出品,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